自主产品有待整体突破 在智能手机市场竞争中,争夺的焦点已从硬件转向操作系统。目前,国外公司基本上主导了智能终端操作系统的发展,谷歌、苹果以及微软三家美国公司已占据了先发优势和规模优势。对此,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联通科技委主任刘韵洁指出,智能终端操作系统一旦完全被国外企业垄断,将使我国移动互联网发展面临信息安全和经济安全等诸多问题。 “应该充分意识到,谷歌、苹果以及微软三家美国公司已占据了先发优势和规模优势,在这种竞争环境下,如果仅靠国内现有企业分别发展各自的操作系统,很难成功。”刘韵洁呼吁,“我国只有集举国之力,由政府和运营商来主导一套自主智能终端操作系统,才有可能取得成功。”刘韵洁透露,目前,工业和信息化部正在动员三大运营商共推自主智能终端操作系统。一旦成功,将为我国信息产业发展作出巨大贡献,使我国移动互联网产业发展迈向一个新的高度。 据悉,早在2000年,我国企业就开始在开发智能终端操作系统,但由于技术储备和人力资源分散,进展不顺。那时中国企业走了一条国外智能终端操作系统汉化之路,虽然培养了一批技术人才,但没有形成自主的产业链。 自2004年起,大批国内手机厂商和设计公司以Linux内核+QT开源代码开发智能终端操作系统,仍然没有成功。2007年后,随着iPhoneOS和Android的发布,国内开发团队全部解散。之后,多家企业在Android开源代码基础上进行二次开发,但产品版本落后国外品牌手机一年,缺乏市场竞争力,业务成果也令人大失所望。相比几大国际知名操作系统垄断市场的实力,在国内,目前仅有的两大自主操作系统中国移动OPhone和中国联通沃Phone表现平平,在市场上发展并不如意。 对此,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奚国华认为,中国移动OPhone和中国联通沃Phone的推出,对我国移动互联网产业从终端到软件系统底层建立信息安全机制,主动、有效地确保移动互联网体系与用户信息的安全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他强调,智能手机及智能手机操作系统单点不可能突破,应该寻求产业链上的整体突破,要营造良好的智能手机及操作系统生态环境来加以实现。 对于我国智能手机操作系统的发展,奚国华给出了四点建议:第一,加强政策和规划制定,引导智能终端产业健康发展;第二,积极推进技术创新和产业化,培育良好的移动互联网生态环境;第三,加强标准制定,规范智能终端产业发展,进一步加大移动互联网业务和智能终端相关标准化;第四,重视移动互联网的安全,满足用户安全需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