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狐浏览器的一大特点就是为用户提供了一个开源的平台,让用户添加自己需要的插件,让有开发兴趣的用户实现自己想要的功能。火狐并不限于Mozilla给你的样子,而在于用户自己的DIY。在火狐中国的官方网站上可以看到一个“火狐DIY”的频道,火狐的用户在这里分享他们自己定制的浏览器方案,一个个方案像一件件作品,带有用户个人的兴趣取向和功能特点。 一个名叫小螃蟹的社区用户就上传了自己的定制方案,标题就叫“只适合我自己的浏览器”。点开标题,清楚地说明了小螃蟹为自己的火狐所选择的主题、皮肤,以及安装的各种插件。通过浏览这些用户的定制方案,你可以了解到目前使用最普遍的插件都有哪些,社区成员的选择是否适合你自己,或者你正使用中的插件其实还有更好的替代方案。 一个火狐社区成员总结了自己使用火狐的历程,发表在社区中。他把自己的使用分为求快、求简、求用三个阶段。求快——刚开始接触时,只简单的学会了 用ADP过滤广告/下载视频/截屏/调大小等几个简单功能,还用了一段时间中国版原配的火狐魔镜觉得挺稀奇。虽说魔镜早早弃之不用了,但它让人意识到,原来浏览器还可以这样用,它可以由着我的意志去改变,而不是我去顺从适应它。 求简——刚开始觉得新奇好玩,扩展插件挨个装,但是慢慢地开始追求速度了。因为一个看似不大的插件其实对浏览器的启动速度有很大的影响。话说装了多少扩展已经数不过来了,这时才开始审视哪些是真正需要的。在删了一大堆不必要的插件以后,火狐重新干净清爽了。 求用——其实每个人需要的常用插件就那么几个,使用习惯已经定型不会有太大的变化。到了最后这个阶段,用户已经对自己的需求越来越明确,基本的使用格局已经确定下来。 以上可以说是多数火狐用户的使用心得,而还有一类用户并不满足于选择现有的插件,他们在自我需求的基础上开始涉足插件开发。“比如我现在还在用的一个插件Sinafox就是由我们国内的社区成员开发的。这个插件可以让你在浏览网页的过程中,以MSN的方式使用新浪微博,非常方便。我还跟插件的开发者讨论过,给他提一些美化和功能方面的建议。” 过元铮说。 在Sinafox开发者的博客上也记录下了插件开发的原因。“Sinafox(浪狐)是我近来开发的一个Firefox扩展,打开Firefox浏览器就可以随时快速接收或更新新浪微博。开发这个扩展一来是因为在这个微博风行年头,作为一个程序员,不掺一脚进去怎么行?二来我一直好奇Firefox扩展的强大功能是何处得来的,所以就一不做二不休,找个比较有名的微博网站开发个微博的扩展。” 在火狐全球社区这样的开发者还有很多,像苹果为App开发者提供SDK一样,火狐也为这些插件开发者提供了开发套件,便于他们把自己的创意变成所有火狐使用者都可以享受到的便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