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LUPA开源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文章 帖子 博客
LUPA开源社区 首页 IT综合资讯 查看内容

百年IBM的存储新革命打造新流行趋势

2011-8-2 09:50| 发布者: joejoe0332| 查看: 5596| 评论: 1|原作者: 第一财经周刊|来自: 第一财经周刊

摘要:   我们的存储装置已经在过去的80年中经历了异常激烈的变化,它们变得越来越难以理解和难以直接读出,但也变得更小、更快、更稳定。但是这并不够,因 为人们对于效率的追求永无止境。现在,一种低耗能、高速度、全 ...
  我们的存储装置已经在过去的80年中经历了异常激烈的变化,它们变得越来越难以理解和难以直接读出,但也变得更小、更快、更稳定。但是这并不够,因 为人们对于效率的追求永无止境。现在,一种低耗能、高速度、全固态的存储设备也许会成为新的流行,而IBM所做出的努力也许能让这种叫做“相变存储装置” (Phase Change Memory,简为PCM)的设备更快地普及开来。

  “相”是指物质的状态,准确地说,是物质系统中具有相同物理性质的均匀物质部分。同属固态,但是碳有金刚石和石墨两种相,铁则有四种,其间的区 别在于原子构成的不同结构。不同结构就会导致不同的物理性质,就像金刚石是世界上最坚硬的物质,而石墨却很软一样。人们尝试利用不同的相所表现出来的不同 物理性质来分别代表0和1,这种存储方式就被称做“相变存储”。

  1960年,美国发明家Stanford Ovshinsky博士发现了一些玻璃在相变时电阻也会发生变化,而这种电阻变化是可逆的;几年后,他又发现一些材料在表现为不同的相时,对激光的反射率 也有不同。这些发现意味着人们可以通过电流或者激光来测出物质的相,也带来了存储设备开发的新思路。Ovshinsky创立了“能量转换装置”公司,并且 和Intel的创始人之一、提出了著名的“摩尔定律”的Gordon Moore合作,在1970年制造出第一块半导体相变存储器。

  当时是晶体管的黄金时代,相变存储器的时机尚未到来。1980年代,出于对可擦写CD的需求,相变存储装置迅速变成了大型产业—在不同的相中, 材料的反射率不同,光驱的读取头便可以分辨出在当前激光扫描到的区域上存储的数据。后来,这种技术也同样被用在了可擦写DVD上。

  用于可擦写CD的相变材料能够在晶体和非晶体状态之间转化。当对非晶态的相变材料缓慢加热时,材料会慢慢变成晶体状态,呈现出一种反射特征;而如果对晶态的相变材料加热到熔点以上并且迅速降温的话,它就会凝结成非晶体,呈现出另一种反射特征。

  当然,要加热相变材料,并不只有激光一种方式,电也是一个好选择。半导体相变存储器件就是用电流加热相变材料,其过程和可擦写CD十分相似,但 是使用的材料却大有不同。今天广泛使用的是一种简称为GST的材料,它由锗锑碲混合而成,三种元素的原子数量比是2:2:5。GST的特征是在不同的相 时,电阻率会有明显的变化,通过测量流过GST的电流强度,就可以判断出当前存储的是0还是1。这是一种通过操纵原子排列而实现存储的设备。

  现在相变存储器的通用设计是把一层GST夹在顶端电极与底端电极之间,并且由底端电极延伸出的加热电阻接触GST层。电流注入加热电阻与GST的连接点时,产生的热量会引起相变,相变后的材料性质由电流、电压和时间决定,可以用较强的电流写入,用较弱的电流读取。

  这种存储装置有许多优势。它的使用寿命达到1000万次写入周期,远远高于企业级闪存芯片的3万次;它可以存储的最小单位是1位,这也是人们用 来计量数据的最小单位。它不像内存那样需要持续的电流供应才不会丢失数据,读取和写入的速度远远超过闪存,而带宽却能够与内存媲美。无论怎么看,它都像是 人们想要的那种存储设备。

酷毙
1

雷人

鲜花

鸡蛋

漂亮

刚表态过的朋友 (1 人)

  • 快毕业了,没工作经验,
    找份工作好难啊?
    赶紧去人才芯片公司磨练吧!!

最新评论

关于LUPA|人才芯片工程|人才招聘|LUPA认证|LUPA教育|LUPA开源社区 ( 浙B2-20090187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06705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