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美丽的马来西亚小岛兰卡威,NetEvents 2011亚太媒体高峰会在此举行。惠普、思科、阿尔卡特朗讯、Brocade等供应商巨头,英国电信、塔塔通信等国际运营商和IDG、Yankee Group等知名研究机构的代表共聚一堂,围绕云计算这一话题,进行激烈的思想碰撞。
《科学时报》记者与来自日本、韩国、印度、马来西亚、澳大利亚等亚太国家的记者一同见证了这一盛会。
自2006年云计算概念提出以来,在供应商们不遗余力地炒作下,云计算的热度一再攀升,恍然给人以“飞入寻常百姓家”的感觉。
然而,在此次会议上记者了解到,虽然发展云计算已成为全球共识,但目前它却仍站在起点上,产业链各方的主要任务是“教育市场”。未来,云计算很有可能引发深刻的产业模式革命,但在此之前,它还必须攻克技术、安全和标准等难关。
“我们现在还只是站在云计算的起点上,未来如何尚难以判断。”当云计算在全球一再升温之时,惠普公司副总裁Steve Dietch的这番话无疑是一副清醒剂。
瘦客户端、网络计算、软件即服务(SaaS)……在云计算之前,这些概念同样被热炒过,结果却是“雷声大,雨点小”。至今尚游走在概念与现实边缘的云计算,是否会步其后尘?
在日前于马来西亚举行的NetEvents 2011亚太媒体高峰会上,围绕这一话题,来自欧美和亚太地区的知名厂商、运营商及研究机构的代表,对云计算的未来作出了自己的判断。
产业模式的革命
自2006年8月谷歌首席执行官埃里克·施密特首次提出云计算以来,供应商们就在不遗余力地炒作云计算概念,以推动这一市场的发展。然而,在BROCADE公司首席营销官John McHugh看来,这种做法是错误的。
“现在信息技术产业确实是在发生根本性的变革,然而促成这一变化的动力不是技术,而是用户和商业的内在需求。”
John McHugh对《科学时报》记者表示:“我认为选择性和灵活性这两大因素是驱动新一轮转型的内在力量,而并非更新的技术、更快的性能等等。”
为了降低运营成本,减少资本支出,他认为绝大多数用户未来都会选择到互联网上寻找闲置资源,以合适的价格购买他们所需的数据处理、存储和网络传输能力。
“随着竞争环境的快速变化,首席信息官和信息技术专家们需要将更多的精力放在‘IT’的‘I’(信息)上,而不是‘T’(技术)上。他们需要更加关注信息。”John McHugh说,这是云计算的根本价值所在。
在他看来,云计算技术和此前的网络计算、网格计算都不一样。它所引发的变革将会十分深刻。
上世纪80年代末,“合同制造”这一电子信息领域的产业模式革命初显端倪。随后,越来越多的公司,特别是那些拥有名牌商标的公司,不再在生产过程中扮演过多角色。它们将自己的资源专注在产品的开发和设计、更新换代以及产品的销售上,而将生产及生产过程的相关研究交给合同制造生产商管理。富士康等一大批企业由此发展壮大。
“现在的信息产业,正在发生和那时同样深刻的变化。”John McHugh认为。
佐证这一观点的是Steve Dietch所提供的数据,到2012年,20%的企业将不再拥有资产,其IT服务将全部从云中获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