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革命
否极泰来,在摩托罗拉即将彻底沉沦被人遗忘的时候,2008年底,来自高通的印度裔工程师桑杰·贾出任摩托罗拉联席CEO,悄然开始了疗伤之路。
2008年10月,在经过多次会诊之后,桑杰·贾正式向投资界宣布,摩托罗拉将只支持Android和Windows Phone操作系统。随后,当微软推迟WP7的发布后,桑杰·贾进一步决定不再和微软合作,专注于Android平台。
对手机企业来说,常态的做法都是开发几个平台上的手机产品,以分散风险,并做大多个市场。而像摩托罗拉这种“把鸡蛋放进一个篮子里”的做法,对一家巨头级企业来说,有点太过冒险。
看似疯狂,却已是摩托罗拉最后的机会。
此时的摩托罗拉已非常态下的企业,它要做的是自救,需要的是壮士断腕式的自我革命。专注于开放的、蒸蒸日上的Android平台,对手机企业来说,是前所未有的举动,某种意义上,也是孤注一掷的冒险。但相比同时进行20多个平台研发、成本过高、人员过于分散、机构臃肿的摩托罗拉来说,这是一剂良药。
事实上,做减法往往比做加法更容易获得成功,专注才更有机会成为细分领域的领先者,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较强的竞争优势。
桑杰·贾到来8个月后,疗伤成果开始显现。2009年11月7日,摩托罗拉的Droid手机产品在美国上市,这是摩托罗拉的第一款基于Android平台的手机产品。随后,摩托罗拉一系列Milestone(里程碑)产品相继问世,仅2010年就发布了近20款新智能手机,成为Android阵营里的绝对主力。而在中国的Android手机领域,摩托罗拉全球资深副总裁兼大中华区总裁孟樸表示摩托罗拉的市场占有率已经达到50%。气势如虹的还有Android平台,2010年,Android在全球智能手机市场的地位急速跃升。
由此,很多人把摩托罗拉的复苏,归结为Android的功劳。
但情况并非如此。Android的免费和开源,意味着其对手机厂商、开发者等而言都是一视同仁的,并非只属于摩托罗拉。只不过,两年前摩托罗拉绝境之时,正是移动互联网兴起之始,然后它机缘巧合地遇到了这个革命性的开放平台,又幸运地发现在Android平台上,只有它自己和尚未进入中国大陆市场的HTC。
这一切都给了摩托罗拉喘息之机。此外,摩托罗拉在制造工艺、手机技术上的优势仍然是业界翘楚。Droid的全球热销,印证了摩托罗拉强大的技术实力正在发挥作用;Xoom平板和Atrix 4G手机惊艳亮相CES,则印证了摩托罗拉的创新活力在复苏;多款Android手机陆续上市,则说明摩托罗拉的效率在提高。这也从侧面证明了新摩托罗拉似乎不再是那个无法奔跑的大象,而是步伐矫健的羚羊。实际上,借助Android回归创新之路,才是摩托罗拉真正的转折。
与此同时,以技术为导向的摩托罗拉,也开始以消费者、用户为中心。
“我觉得对很多市场,特别是在亚洲国家,消费者对各种各样的工业设计、时尚元素的追求,超过北美的消费者。” 孟樸话语间已经有了“把握消费者需求”之后的一些自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