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CES大展上,摩托罗拉推出的平板电脑Xoom和Atrix 4G手机惊艳全场。摩托罗拉被称为CES上的最大赢家,《巴伦周刊》甚至撰文称其“将成为苹果市场地位的挑战者”。而两年多前的摩托罗拉,居然曾准备要卖掉手机业务。
两年之间,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010年第三季财报显示,摩托罗拉手机业务营收达20亿美元,同比增长20%,盈利为300万美元。这竟然是摩托罗拉手机部门自2006年以来的首次盈利。
堕入谷底
辉煌史自不必提,二十年前,中国人认识通信产品就是从摩托罗拉开始的。
过去,强大的领先优势,让摩托罗拉总能够从容应对失误。但从2006年开始的这一次走低,却因为对手们的成熟和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摩托罗拉几乎遭遇灭顶之灾。
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对摩托罗拉来说,V3就是这个“萧何”。
2004年,摩托罗拉推出的V3手机,几乎成为一个时代的标杆。从上市伊始就成为席卷市场的明星产品,超薄的金属机身颠覆了当时人们对于折叠机的观念和看法。
然而,塞翁失马,焉知祸福。一方面,V3的过度成功让摩托罗拉过上了“衣食无忧”的日子,不仅没再进一步创新,而后更变得没有远见;另一方面,V3的成功并不是可预见的成功。在分析摩托罗拉的病因时,一位摩托罗拉前大中国区高管认为,此前的摩托罗拉有着工程师文化,但也输在“以技术为导向”,相对的是,“诺基亚一直以市场为导向”。
接下来的产品,再也没有一款产品有V3那样幸运。
2006年之后,新手机未能及时上市,竞争加剧时,摩托罗拉试图用V3降价来拉拢消费者,结果更糟了。更严重的是,摩托罗拉误判了手机发展趋势。当诺基亚依靠Symbian操作系统垄断智能手机领域的时候,摩托罗拉却由于孤军奋战在Linux之上,很难获得第三方客户端软件的支持,成为手机应用的孤岛。随着3G网络的普及,手机逐渐成为互联网终端,各种互联网应用成为带动手机销量的关键。然而摩托罗拉的Linux由于缺乏软件开发联盟,很多第三方软件无法加载,比如:手机输入法软件、视频软件等。当消费者希望DIY自己手机的时候,摩托罗拉让消费者失去了兴趣。
2008年2月初,摩托罗拉公开表示,正在考虑以何种方式剥离手机制造业务。当时爱立信表态说,他们将对是否收购摩托罗拉手机业务保持谨慎。
如此庞大而且前景不明的业务,谁会买呢?想卖都卖不掉。
这时已是摩托罗拉有史以来的最低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