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riod系统的架构 大体来说,Andriod系统可以分为4大层面: 内核层 作为嵌入式设备的最佳选择,一个经过修改的Linux内核运行在最底层,负责资源管理、进程调度等工作。为了支持新特性(如ext4文件系统),Linux内核通常都会采用比较新的版本,目前以2.6.27版本以上最为常见。 系统运行库层 与许多Linux发行版类似,系统运行库层面包含了大量可供调用的库文件,实现诸如显示、媒体解析、Web解析、数据库等基础特性。比较特别的是,Android采用的Java虚拟机核心也工作在这一层面,它将为每个应用程序提供独立的虚拟实体。 应用程序框架层 为简化应用程序的开发难度,几乎每个操作系统都提供封装好的功能对象供程序直接调用,Android自然也不例外。与众不同的是,Android提供的应用程序框架均采用Java封装,运行在虚拟机中。 应用程序层 手机桌面、拨号器、浏览器、闹钟,一切用户使用的应用程序都工作在这一层面。它们都采用Java语言编写,运行在单独的虚拟机中,提高了系统的整体安全性。理论上,某个应用程序崩溃只会影响其所在的虚拟机,不会影响其他应用程序。 不同的规格,同样的功能 没人能统计市面上在售的手机有多少个型号,但可以肯定的是,它们中销量最大的一定是定位于普通大众的、主打性价比的机型。这类产品在硬件配置和软件功能上都与高端机型存在一定的差距,是终端制造商冲击市场的主力。但Android的出现改变了这种情况,它以低廉的成本,为不同档次的硬件平台提供了同样的功能特性(至少在互联网应用层面)。这样,手机档次的划分实际上变成由硬件规格所决定,传统概念中的大众机型有了更强的竞争力。 但遗憾的是,这样的产品在市场上尚未大量出现,Android手机的价格还是普遍偏高。不过,《计算机世界》评测实验室还是成功地找来了5款售价低于1500元的产品(这个价格也是我们对Android大众机的惟一要求),它们是采用原生Android系统的三星 i5700、华为U8220、博望A1和使用联通定制版系统的华为U8110、中兴X850。 经过一段时间的试用,这几款产品都达到或超过了我们之前的期望值,令人对Android大众机的未来充满信心。不过若以满分5分来打分,5款产品在功能体现上仍各有差异。我们得到的另外一个结论,就是对于大多数将手机当做普通通信终端的用户来说,应用处理器的性能真没那么重要,Android系统即便在大众机上也可以运行得很顺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