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沉寂了一年之后,“绿坝”再次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不过,相比一年前的强势风光,现在的绿坝,却面临“烂尾”的尴尬结局:由于经费紧张,曾经名噪一时的绿坝,如今其北京项目组已经面临解散的命运,设在河南郑州的另一项目组虽然还在运转,却举步维艰。 去年4月,工信部曾要求计算机出厂时预装绿坝软件,不遗余力进行全民推广。当时信产部等几部委斥资4170万元采购,买断其一年服务,供全社会免费使用。 据称,有2000万电脑预装了绿坝。但由于各方面原因,绿坝的应用效果并不如意,很多预装的绿坝都被用户删除,即使不被删除,也基本上是聋子的耳朵——摆设。 如果绿坝真的烂尾,那么用户的技术支持和客服如何保证?当初信产部超过4000万的采购是否遭遇打水漂?谁又会为这笔投入买单? 4170万打了水漂? 绿坝面临关门的尴尬结局,恐怕是所有人都没想到的事情。该事件一经曝光,立即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话题,大量质疑扑面而来,直指整个项目从立项到现在的“烂 尾”,都存在很多不规范不透明之处,质疑当初信产部4170万投入打了水漂。 绿坝·花季护航项目成立于2008年5月,2009年当时的信产部采购了4170万元人民币的该软件,提供给网民免费下载,并要求计算机出厂时预装绿坝软件,不遗余力进行全民推广。 对于信产部当初开出的4170万元采购价,当初就存在质疑声,称这个采购价格不透明。在绿坝面临“烂尾”的现在,质疑声更是汹涌而至。有不愿具名的网络安 全厂商负责人告诉记者,按照正常的商业规律,4170万元的费用,对于运营绿坝这样的项目,完全可以支撑3-5年。现在还只过了一年,运营方就出来哭穷, 确实让人想不通。 而广州红棉律师事务所彭周律师表示,信产部去年花4170万买绿坝软件,用的是纳税人的钱。如果绿坝烂尾,相关部门和项目运营方必须拿出账本,对这 4170万元财政支出的用途和流向进行说明公示。 “这肯定是笔糊涂账,高度怀疑里面存在利益输送和腐败。希望相关部门将事情查个水落石出,对纳税人有个交代。”亦有网友一针见血地指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