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和微软反应不一 如果说,Adobe Flash之于苹果的H.264视频标准的威胁还在不同的层面上——前者是一种互联网多媒体播放格式,而后者则是互联网多媒体编码标准,让Adobe Flash支持H.264是完全可行的、也是已经实现的,只不过乔布斯坚持不在自家的产品中以Adobe Flash的方式而是以HTML5的方式来调用H.264编码格式罢了。 但Google的WebM,其竞争是直指H.264根本命脉的。现在,就不是由谁来调用H.264的问题,而是用不用H.264的问题了。无怪乎乔布斯在回应网友提问“你对Google发布了VP8有何高见”时,采用了情绪化方式回复了一个网址,它指向一个网页,上面对VP8会带来的专利纠纷表示了极大的担扰,并对其性能也作了种种非正面的评价。 客观地讲,VP8和H.264相比从技术上如果说真的有差距,也并不明显。权威评测结果表明,使用两者进行视频编码以后所得到的文件体积相差无几,播放质量用非专业眼光来看也没有很大的区别。硬要吹毛求疵的话,也许可以说VP8在静态细节表现上稍胜一筹,而H.264则在图像区域运动时能够少丢一些帧。 但是真正的问题当然还是在谁能执未来牛耳的商业利益上,苹果当然会跳出来大声反对表明立场。而专利纠纷问题当然也会是Google必须考虑和面对的,据知情人士透露,VP8和H.264在某些关键部分相似度过高,这会为Google的布局带来一定的隐患。 而另一个浏览器帝国的缔造者微软在面对此事时,态度相当令人捉摸不透。微软似乎打算兼收并蓄,谁来都欢迎。IE9将默认支持H.264,而对于VP8的支持则要通过安装额外的解码器实现。但随着Google布局的推广,Mozilla、Opera已经宣布在新版本中将为WebM提供默认支持,IE9是否会在压力之下将VP8纳入默认支持,一切现在都还比较难讲。 VP8和H.264的博弈很难在短时间内决出胜负,最可能的情况就是,多种格式会在网络视频中长期共存。而对于用户而言,这种不断加剧的竞争带来的将是越来越好的网络视频体验。 无论如何,这场互联网编码标准之争必然对未来的云计算环境,特别是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