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LUPA开源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文章 帖子 博客
LUPA开源社区 首页 业界资讯 开源资讯 RedHat 查看内容

红帽卫赫士:开源不是商业模式

2009-9-1 09:02| 发布者: joejoe0332| 查看: 3963| 评论: 2

  开源厂商不盈利的原因非常好理解,因为大家都存在着本质上的误区,把开源当成了一种商业模式。

  也许IT产业的从业者相较于其他产业更需要激情和狂热。从Sun公司惟我独尊的麦克尼利,到甲骨文傲慢无知的拉里·埃里森;从苹果不屑于竞争对手的乔布斯,到微软口无遮拦的鲍尔默,他们每个人都个性十足,狂野、自信。不过与他们的过于张狂、甚至语无伦次相比,在波士顿咨询公司工作过多年的红帽CEO卫赫士则显得严谨得多,但这并不代表他不是一个狂热分子。作为一个开放源代码、资源共享的支持者,即使在没进入红帽公司前,他的家里也已经摆放了四台计算机,一台装红帽企业 Linux,一台装红帽公司社区版foroda系统,一台装Ubuntu Linux,最后一台则是红帽竞争对手Novell的Suse Linux,没有Windows之类的在外人看来简单易用的专有操作系统,也没有专有软件。即使没有技术公司的高层管理经验,但他这种行动上狂热支持开源、支持Linux的行为,在红帽的股东们看来,比其他狂人们的咆哮更重要。

  不过,甫一上任的卫赫士的日子并不好过,一系列的重大变故正在让红帽公司所信仰的开源理念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战,如果这一理念被证明是失败的,那红帽公司所鼓吹的商业模式就成了无根之木、无源之水。在他接任的这两年里,开源巨头Sun被专有软件巨头Oracle收购,大大挫伤了开源阵营的积极性。而开源实验室前CEO 斯图亚特·科恩(Stuart Cohen)在《商业周刊》上的一篇叫做《传统开源商业模式已崩溃》的文章更让本已风声鹤唳的开源阵营雪上加霜。作为目前最大的开源软件厂商红帽也盛传将被另一专有软件巨头IBM收购。作为开源领域的领头羊,卫赫士带领的红帽该何去何从?他对于这种变故持一种什么样的态度?他要给中国的开源界带来什么样的讯息?这一切都让他的这次访华意义重大。



  卫赫士虽然也在做着“狂热”的举动,但狂热并不代表不“理性”。不管是以Java闻名于世的麦克尼利的Sun公司,还是以firefox浏览器名震天下的 Mozilla基金会,这些倡导开源的公司和团体都有一个共同的思路,他们都把开源看作一种商业模式,虽然他们也有营收,可能还营收不菲,但事实上他们在现实操作中并没有按开源的商业模式去运作。Java等产品的开源其实并没有给Sun产生什么收益,它的主要营收还是来自于硬件的服务器收入。 Mozilla基金会则更是依赖于Google的资助,把流量引向Google换取费用。这显然与开源与否并无关联。卫赫士向记者直言,立志把开源当作商业模式的企业赚钱的只是凤毛麟角。其实大多数开源厂商不盈利的原因非常好理解,因为大家都存在着本质上的误区。开源模式从来就不是一种商业模式,它只是一种开发模式而已,仅仅依靠开发模式是不太可能赚到钱的。

  虽然卫赫士带来的信息依然具有争议性。但不可否认的是,红帽却正取得成功。它的营收在经济这么不景气的大环境下已经翻了一番,并进入了标准普尔500指数的成份股。虽然卫赫士正在有意淡化他们和微软的战争,但本质上,两种不同开发模式和商业模式之间的战争一直没有停止,并越演越烈。红帽的开发模式就是通过开源社区,召集大家的力量来进行开发,而微软的开发模式就是凭借自己的力量开发优质的产品。红帽的商业模式是通过把产品“订阅”给客户,用户规定时间内有使用权,收取“服务”费用的模式。而微软则是把产品通过许可证的形式,卖给客户,他们有规定时间的所有权,收取“产品”费用的模式。由于开发本身并不能带来利润,其实二者的竞争简而言之就在于卖“服务”和卖“产品”的区别。红帽在安全性和可靠性上较能保证,而微软在持续性和先进性上则更胜一筹。众所周知的是,前者代表了未来的趋势,而后者则还是现在的主流。从这个意义上,卫赫士避谈这场现在还不可能看到结果的战争显然是明智的,但这绝不代表着没有竞争。


酷毙

雷人

鲜花

鸡蛋

漂亮
  • 快毕业了,没工作经验,
    找份工作好难啊?
    赶紧去人才芯片公司磨练吧!!

最新评论

关于LUPA|人才芯片工程|人才招聘|LUPA认证|LUPA教育|LUPA开源社区 ( 浙B2-20090187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06705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