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博文发布后,立刻有很多Scala,Groovy和Java开发者进行了回复。Scala的创始人Martin Odersky也对这篇文章发表了自己的赞赏之词。 以下是Martin的留言: James,感谢你的认可!这对我来说意义重大。我相信,如果我们一起努力向Java开发者们展示现在在JVM上更加美好的语言选择,我们大家都会因此而得到好处。感谢你在这方面带了个好头。 根据我对Groovy的了解(很可惜的,我的了解没有你了解Scala那样多),它看起来并非是意图填补同一块领域的。Groovy的吸引力在于它是一个语法接近Java的动态脚本语言。Scala的吸引力在于它是一个强类型的,静态的,结合函数式和面向对象的语言。 此外还有很多精彩的评论,译者对这些评论进行了一些筛选,挑出部分翻译如下: Scala的体验 去年,我在做一些调查项目时把Scala引进到了我的小Java车间里。 如今Scala成为了我们最主要的编程语言。 通过使用Scala,我们现在可以构建类型系统(type system),跟踪总结以前所做项目的经验教训,并用它来替代我们过去以模型为导向(model-driven)的开发方式。然后,我们利用函数分发(pass around functions)的特性来改进组件的参数化。 总之,对于建立可重用的组件,Scala提供了一套比Java更好的机制。 C#和Java? 我觉得你可以去看看C#。它解决了你在Java中遇到的许多问题。如果你不喜欢微软的话,就可以试试.NET的开源替代版本Mono。 有关Scala和F# 其实,在.NET平台里与Scala对应的语言并不是C#,而是F#。不管什么时候,我都更倾向于使用Scala,而不是F#,原因如下: 1 )在F#文化里,面向对象看起来并不重要。在所有讲F#的书里,都必定有一章介绍类,然后,剩余部分就是专门讲解函数式。相比之下,Odersky在发明Scala时,并没有照搬Java的这一套机制,而是通过对象类型、特性(trait)、增强的可见性规则(visibility rule)等概念扩展并超过了Java的这一套机制。Scala使得像我这样有根深蒂固面向对象思想的开发人员觉得很舒适,它提供的函数式语法特性让我可以用来把代码变得非常简洁。 2 )F#比Scala看起来更接近人类语言,初看起来这似乎是好事。不幸的是,由于开发者很少需要写类型说明(type annotation),大部分代码里也都没写,这就使得代码变得更加难于理解。在Scala里,至少要声明参数类型,而且最好也声明一个方法的返回类型,除了那些一目了然的情况。 3 )F#一直力求尽量往OCAML的语法靠拢,所以它在语法也真是没有什么创新之处。而Scala则是博取众长,吸纳了各种语言的优点。此外,它还让人感觉有些机制并不是必须的,而是为了让开发者更好地表达意图而加入的。通过加入隐式转换(implicit conversion),析取器(extractor)这些功能,Martin从我这里得到了很大的帮助。 4 )在我看来,Java程序员学会Scala比从C#到F#的过渡要容易得多。大体上来说,原因是Java程序员不需要花很大的代价入门,Scala可以直接被当作一门少了些模板(boilerplate)的Java使用。当程序员渐渐熟练后,他就可以开始发掘函数式编程的威力了。在其它任何的面向对象/函数式编程语言里我都找不出可以这样过渡学习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