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基于Chrome界面Mozilla设计了的新版Firefox的界面,无可否认二者的设计本身是很美观的,与之前主流的浏览器设计相比有很多易用性上的提升,不过本文主要聚焦于两者在界面设计上的缺点(主要是Firefox),欢迎批评和讨论。 用户界面易用性的评判标准 首先解释一下我判断一个界面是否易用的几条主要标准。 如果一个用户界面的: 1.操作次数越少 虽然上面的一些内容是难以量化的,但是相信我们可以从平时的使用中感觉出来。 比如苹果原来的单键鼠标,虽然表面看起来操作界面简化了,但代价是操作的多样性需要从每次操作的复杂度上进行补偿,像打开一个菜单的操作,就需要长 时间地按键,延长了单次操作的时间,即不满足之前的“单次操作复杂度”(需要用户判定当前状态,单次操作时间长)和“操作的歧义性”(可能导致误操作调用 菜单)要求。 而在Opera和Google Chrome浏览器中,我认为其地址栏和搜索栏的“paste and go”和“paste and search”应该是其中很贴心的一个菜单项。而在上下文菜单里它们也提供了搜索选项,更进一步,Opera和Firefox等浏览器还提供了更丰富的鼠 标手势操作,可见虽然操作界面虽然变得更复杂了(增加了一个或多个选项),但是操作内容被简化了(省略了粘贴然后回车的操作)。 Chrome界面的不足 因为新界面是参考Google Chrome设计的,所以先来看看Chrome的界面有哪些不足。 1. 标题栏在非全屏状态下时过窄,影响对窗口的辨认(标题栏的位置不显示网页标题,而标签显示的标题一般都被缩短了)和拖拽操作 图1 - Google Chrome的标题栏 2. “转到”按钮不易使用(或者说是“停止”按钮不易使用,会在后文中单独进行说明) 图2 - Chrome式的转到按钮将“转到”与“停止”操作归为一类 似乎不妥,最好还是将“停止”和“刷新”放在一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