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这轮“红日”的确有些“日薄西山”。 在2000年9月,SUN 太阳微系统的股价曾达到历史最高点258.75美元,市值2000亿美元。2008年11月24日则探底至2.59美元,市值20亿美元。 这还没有结束太阳微系统的厄运。金融、电信这些高质量客户一直让太阳微系统引以为豪,但2008年开始的金融危机将这些高质量客户横扫一遍。太阳微系统的日子难以为继,成为IT领域的重灾区。 2000年以前,太阳微系统似乎一直很走运。1982年太阳微系统在斯坦福大学诞生。两年后创始人之一、骄傲且尖刻的“疯子”斯科特·麦克利尼成为CEO,这个CEO连任22年。4年后,这个“疯子”带领太阳微系统登上纳斯达克。6年后,太阳微系统做到10亿美元规模。11年后,太阳微系统便成功晋升世界财富500强。 更辉煌的在后面。1995年,太阳微系统发布JAVA编程语言,风靡全球,至今依旧是一项非常成功的技术,在IT业留下不可磨灭的历史。 然后,在2000年,互联网风行的时候,大量互联网新贵的奢华订单将太阳微系统推向顶峰。 2000年,在太阳微系统最美的日子里,多方面的声音向太阳微系统发出善意的提醒:你的客户群过于单一、风险极大。麦克利尼一点都没听进去这样的劝告。在互联网泡沫破灭的时候,毫无准备的太阳微系统受到重创,再无机会重振雄风。 太阳微系统除了客户群单一,在技术思路上也一度坚持“独有”,从芯片到操作系统,中间件、存储软件,再到服务器硬件,太阳微系统无所不做,这种“独有”在保持独立风格和技术的先进性同时,其实也是一种封闭。 在太阳微系统被光芒笼罩的日子里,英特尔的低端芯片还毫无作为。但英特尔按照摩尔定律演进着自己的速度,而太阳微系统则沉醉于自己的技术之中。很快,英特尔芯片的性能已经赶上太阳微系统,价格却低出很多。英特尔的芯片可以嵌入所有除太阳微系统之外的服务器中,拥有与业界广泛的合作。英特尔迎头追上之后,太阳微系统所垄断的高端服务器市场就不断被侵蚀。骄傲的太阳微系统一度不愿面对现实,后来不得不接受英特尔的X86架构,太阳微系统还能拥有一丝优势的高端服务器市场不断被X86架构挤压。 在操作系统领域的竞争也是一样,太阳微系统自己一直延用自己独特的操作系统,开发复杂的操作系统——有时是一门“高精尖”的工程学,需要求助于贝尔实验室——成为一个更为直接的工程学任务。而微软借助WINDOWS NT朝着成熟迈进,微软进入企业市场并不一帆风顺,但借助与业界的广泛合作,逐渐缩短差距,并慢慢成为主流。随后,开源的LINUX软件也逐渐势强,虽然与太阳微系统的UNIX同属开源阵营,却毫不留情地分食了太阳微系统的领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