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9日上午,江苏中科龙梦总经理张福新与腾讯科技展开对话。他表示,采用龙芯处理器的笔记本电脑将于今年3月发布,并有望 于今年第三季度正式量产。 张福新表示,龙芯笔记本的最终产品名称正在进行商议中,但价格将非常具有竞争力。近期,也有多家厂商与龙梦展开洽谈,未来将有合作的 消息公布。 按照规划,产品采用的是Linux操作系统,教育与政府将是主要市场之一,不过,龙梦也将龙芯的应用目光投向了手持上网设备(MID)领域, 认为会是一个很好的市场。 图为中科龙梦宣传页上的龙芯7英寸笔记本(牛立雄摄) 张福新也认为,产业链的完善对于龙芯下一步的发展非常重要,“我们现在缺的是配合产业链的其他环节,从芯片做到产品这一条细的链已经 做好了,现在是要加粗,让越来越多人做龙芯系统、做应用软件和解决方案,这样就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才能够跟英特尔正面竞争。” 当天,腾讯科技的记者与中国开源软件推进联盟一道,邀请了多位全球顶级Linux专家,就Linux产业发展与市场应用进行系列访谈。 以下为张福新现 场访谈实录: 记者:龙芯笔记本计划什么时候亮相? 张福新:今天暂时不会亮相,商业计划过早暴露不太好。现在这些厂家都是比较有影响的厂家,一旦亮相的话就会知道是谁做的,会有一定的 影响,但是不会有太长时间了,会在3月份的“两会”期间亮相。采用的是龙芯的2F芯片。 记者:什么时候会量产? 张福新:3月份还没有到量产时间,只是样品的展示。现在已经做了两代小笔记本了,前面是用2E做的,在网上也有过一些消息,做过预售。真 正上市销售在第三季度。 记者:产品名称定了吗? 张福新:暂时叫做梦珑,品牌市场部的人正在深入评估。现在是几个系列,福珑、脉珑和梦珑三个系列,比较有可能的是梦珑再带上一个型号 名,比如说梦珑2010之类的。 记者:对销量有信心吗? 张福新:还是很有信心的。 记者:过去2E预售情况怎么样? 张福新:现在有几款产品,盒子和存储产品关注率都非常高,小笔记本这一块,很多人很感兴趣,但是因为当时我们给的信息就不完整,只做 了一个8寸的型号,这款产品主要因为芯片组还是龙芯2E的,整体成本和性能程度比现在最新的龙芯产品会稍微弱一些。 当时不是特别确定这个产品一定要推到量产,后来再征询过一些预售的反映,最终还是决定要出来让大家满意的东西。因为8寸的笔记本我们自 己不是特别的满意,价格可能会突破3千块。 记者:2E最终也会量产吗? 张福新:正是因为这样所以我们打算停止量产,用2F。 记者:2E预售的量有多少? 张福新:确切的数字我现在不是很清楚,应该是几千台吧。其实去年的预售一星期之内就超过一万人订货,只是说当时相当于是一个推广性的 行为,我们是不赚钱,甚至是亏一点的。 为了达到最好的效果,是从这里面挑出一批有一定技术背景,把这个东西买回去之后不会浪费的客户卖的,所以挑了一千多个。今年就不 用挑了,软件上也成熟的很多。 实际上去年的产品也不是说硬件上有多大的问题,卖出去的产品大家从网上可以看到反映很稳定。但是大家对Linux的熟悉程度还有一个过 程。我们自己在性能上也有一定的提升空间。 记者:采用龙芯2F的笔记本会卖多少钱? 张福新:卖多少钱也不好说一个确切的价,应该是一个有竞争力的价位。 记者:2999目前是最有竞争力的价位。 张福新:现在也有1999,像万利达的。 记者:万利达是MID,咱们的呢? 张福新:比较有可能是介于两者之间。 记者:自己生产,还是用OEM的方式? 张福新:生产肯定不会是自己做的,现在并没有一个完整的加工工厂,肯定是代工的。设计方面至少我们是设计主力,但其中有一些量产方面 的技术肯定也要借助一些大厂的能力。 记者:新的2F预售了吗? 张福新:就是前一段时间做的预售。 记者:操作系统用的什么? 张福新:是南京新华的华镭Linux操作系统。 记者:有没有人经常来问您新的2F做出来的梦龙PC性能相当于英特尔CPU的什么级别? 张福新:两个不同架构的东西,严格上来说是很难直接比较的,有可能我这个地方很快,另外一个地方可能比奔三还慢。不同结构的程序对不同程序的响应速度是不一样的,两个不同架构本身就不好直接比。但是有一个大概的感觉,比如说日常用的东西,胡老师(指龙芯主设计师胡伟武)说的还是比较恰当的。目前最好的水平相当于一两个G奔四的水平。 记者:龙芯笔记本方案会出售或者是转让给其他国产PC厂商吗? 张福新:有在谈的,比如一些产品跟网络计算机产品已经有第三方厂家买去用的。 记者:PC大厂对此表示兴趣了吗? 张福新:我想肯定是有兴趣的,而且确实已经有一些东西是在讨论过程中了。具体哪个厂家我不能完全透露,现在我知道有一些比较大的厂家 对做MID类的东西是很感兴趣的,已经拿去些产品做评估去了。 我个人认为,龙芯在这一块的市场很有竞争力,从性价比等各个角度来说,都跟其他解决方案,比如说用AMD的不会有劣势,甚至是有一些 优势。MID在应用上不是像通用PC要求这么苛刻,所以完全是有可能的。 记者:从公司本身来看,龙梦公司有什么样的目标? 张福新:目标很明确,就是给龙芯做出一个拳头产品来,一方面证明龙芯是可用、好用的,增加大家对龙芯的信心。我想去年我们做的事情不是纯粹一开始从盈利角度出发的,而是从扩大影响、增加认知度来考虑的。长远来讲,我们肯定要走出自己成功的商业道路。比如说我们做MID 类的东西,不管是自己做还是跟别人结盟做,肯定要把上百万甚至是更多的销售出去,这才是我们真正的出路。 记者:有没有预计您对于采用龙芯的PC或者是其他的产品在市场上走热,大概需要多长时间? 张福新:能够做到跟AMD和英特尔三分天下肯定是需要一定时间的,至于多长时间,做这种预测是很难的。这跟整个技术的发展状态,比如说现在到了技术转折的时候,机会也很多。能不能抓住这个机会取决于我们自己的努力跟业界的状态。要真的跟他们进行全面竞争的话还需要一段的时间,这是很现实的。但是在某些领域能够形成竞争可能就是近两三年内的事情。 记者:感觉自己缺哪些东西呢?比如说人、钱、资金扶持? 张福新:CPU之所以跟别的不同,就是芯片本身已经够复杂得了,外面依赖的产业链,像联想、方正等等一大堆产品这些要建立起来不是一天半天的事情。我们现在缺的就是配合产业链的其他环节,从芯片做到产品这一条细的链已经做好了,现在是要加粗,让越来越多人做龙芯系统、做应用软件和解决方案,这样就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能够跟英特尔正面竞争。 你问现在缺什么?应该说什么都缺,我们自己的核心技术不错。原来技术上来说在芯片组技术上会欠缺一些,因为芯片本身已经不错了,但是发现没有合适的配套芯片组,这个问题也在解决过程中,缺的也不是太多了。缺钱缺什么这些从长远来说做好了肯定会好的,可以说什么都缺,也可以说什么都不缺。我们现在需要时间把自己的梦想计划实现出来。 记者:谈到产业链这一块,主动要求加入的多吗? 张福新:刚才我会说对今年上量的信心很乐观,就是因为这种厂商越来越多。从去年下半年开始,我本人是做技术出身的,原来很多时间都花在技术上,从去年下半年开始绝大部分时间都在外面转了,因为有非常非常多的合作厂家,有很多很多合作洽谈类的事情,也有很多已经达成(共识),再过一段时间大家可以看到,已经有比较不错的合作。 记者:您个人从原来技术方面的关注到现在市场上的推广,这一转变得心应手吗? 张福新:对我来说也是一个很大的挑战。这也没有办法,大家都是学出来的。我们也一直在找一些能够帮助我们的人,包括现在找的副总都是从比较有名的外企过来的,也在找这方面的人才协助我们,现在已经形成团队了,不仅仅是我一个人在干活,我自己应该说学习的地方还有很多,还有很多不成熟的地方。 记者:龙梦现在有多少人? 张福新:50多个,现在还有十几个是今年招的应届生还没有过来。 记者:您刚才谈到希望产业链能够加粗,今后中科龙梦更多只是做方案给大家,并不做产品的生产和销售,还是说它也会切入到销售中去 ? 张福新:龙梦的发展方向是龙头作用。做一个拳头产品,同时把这些方案向别人辐射。核心方面的作用还会有另外一种考虑,也许以后会分出来在一些大城市做核心的团队。龙梦应该是发展成一个产业龙头,芯片技术是在计算所,是不是要有一个公司做芯片及芯片服务的技术员现在也是考虑的范围。从龙梦本身来说暂时没有打算自己做芯片,做像英特尔的事情,我们可能会做成像联想这样的事情。 记者:产品应用主要是在哪块? 张福新:产品应用是大家比较熟悉的,像教育、政府,比较有可能有比较大量的都是集中在这些集体用户。 记者:谈到MID市场的发展,龙芯如果切入这个市场前景会怎么样? 张福新:MID是介于手机和笔记本中间的设备,在网络情况下需求是比较多的。像你我这样有一定技术的白领阶级都很希望有这一类的设备。市 场无疑是很大的,现在瞄的人也很多,龙芯怎么样在这里突围而出也是需要努力的,并不是说很容易就做得到,因为这并不是我们发现的蓝海 。 对这一块我们还是很有信心,龙芯跟别人不同的是我们自己掌握芯片技术,这是关键。龙芯做了很多事情,可能今天我们还不是很强大,但是我们能够根据市场需求来定制芯片、改进需求,从龙芯1到龙芯2已经发生了很多质的变化。2F现在有什么缺的地方,我们现在瞄准市场,在市场上就会直接得到反馈。下一代龙芯就会更贴近于需求,这样发展下去我们的竞争力就会越来越强。 记者:您说的这个反馈怎么来实现? 张福新:我随时都在跟胡老师保持联系,他是我的博士导师,我一直跟着胡老师做龙芯芯片做了很多年。我出去以后最大的目的是要把市场上的信息反馈给龙芯团队。这个汇报会很经常的,只要在市场上有什么新的体会就会跟胡老师汇报,请他考虑这些是不是合适。现在已经不仅仅是我一个人了,整个龙梦团队以及我们的合作伙伴(核心团队)都会反馈需求。我自己个人一两个礼拜会回到北京点击查看北京及更多城市天气预报见一下胡老师,邮件、电话 是经常联系的。 记者:龙芯发展一步步过来,您自己感觉市场对它的信心如何? 张福新:作为一个像龙芯这样的技术是很不容易的,需要大量踏踏实实做技术的人,我们确确实实有一帮人,每天可以看一下在计算所有多少人在加班。龙梦那边有多少人是晚上很晚才回去的。有这样一些人来做,这是符合我们国家利益的事,确实能够得到国家的支持,这是我们最终能够成功的根本信心所在。也有老百姓的支持,有一些民间组织让我们觉得很感动,为我们摇旗呐喊,帮我们解决问题。 为什么很多厂家会碰到很多的困难,的确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首先技术上要能够做到一定的程度,如果技术差太远再怎么帮忙也不行。 另外在运作上也需要很妥当,现在竞争这么激烈,一个不慎就可能是灭顶之灾,这也需要集体智慧。我现在对龙芯的发展之所以很有信心是有根据的,从一个技术人员的眼光来说这个事做的比较扎实,也可以看到竞争力原来不足的地方一个个在补上,基本上每一代都能够补上一大块的缺点。离圆满并不是说那么远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