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周刊》网站周五发表分析文章称,如同全球大多数市场一样,微软IE浏览器占据中国浏览器市场绝大部分市场份额。不过,Mozilla正加大在中国市场的扩展力度,以使火狐浏览器能够在中国网民当中流行起来。 像绝大多数中国网民一样,成都人陆刚(音译)多年前一直使用微软的IE浏览器。不过在6年前,当陆刚前往英国学习,发现他的绝大多数朋友和同事都在使用火狐浏览器之后,他也开始使用这种开放源代码的浏览器。现在,作为提供可定制个人主页服务网站Netvibes Asia的商业开发主管,陆刚的绝大多数时间都在与中国互联网初始企业打交道。陆刚表示,因为几乎没有中国几家公司支持火狐,他感到非常伤心。他说:“我访问了一些企业,并与他们的开发人员攀谈。超过95%的开发人员都表示:‘我们仅需要确保我们的网站或服务能够在IE上运行。我们不在乎火狐’。” Mozilla绝不会让火狐在中国市场落入如此的尴尬境地。就在上个月,Mozilla同中国最流行的搜索引擎百度签订协议,将在中文版火狐浏览器中内置所有的百度搜索功能。与百度的合作,是Mozilla在中国市场一系列发展中的最新举措。去年7月,Mozilla在中国的子公司--北京谋智网络技术有限公司在北京清华科技园正式成立。Mozilla中国子公司的成立,意在推进开放源代码产品,使更多的中国互联网用户使用火狐浏览器。 Mozilla还聘用了微软Windows Live中国区前总经理宫力出任谋智网络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谋智网络也是Mozilla在美国本土外创建的第一家独自法人实体。 1.6亿网民的市场 作为在中国市场普及Mozilla的第一步,Mozilla首先需要给自己起一个中国名字。由于“Mozilla”是一个评凑起来的名称,因此无法翻译为中文。正因为如此,Mozilla团队将中国子公司命名为“谋智”,中文意思是“寻找智慧”。宫力表示:“通过推广火狐,我们希望向中国网民推广互联网应当是开放的,用户应当有权选择,用户应当能够个性化他们的体验,而不是受一家公司指示的理念。” 火狐在中国市场的发展仍有很长的路要走。中国拥有1.6亿网民,也是全球第二大互联网市场。中国很有可能在2010年之前超越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互联网市场。目前超过五分之四的中国网民都使用IE浏览器,造成这一现象的最主要原因,便是IE捆绑在微软的Windows操作系统上。除IE之外,傲游和腾讯两家公司开发的浏览器,在中国浏览器市场的占有率分别排在二、三位。 Mozilla预计,火狐浏览器在中国的固定用户当前大约有350万人,市场份额仅为2%左右。而根据市场调研公司Onestat的统计, Mozilla去年六月在美国市场的份额已达到19.65%。宫力表示,Mozilla已制定出“尽快”在中国市场获得5%份额的目标。 安全因素 在西方市场,Mozilla可以借助推广开源软件,来推动火狐蚕食IE的市场份额。但是由于盗版软件在中国的泛滥,使得开源软件很难获得市场。中国街头出售的盗版Windows XP或是Vista光盘售价不足2美元,因此中国网民根本不需要去下载火狐浏览器。哲思自由软件社区(ZEUUX)创始人徐继哲强调,火狐想要在中国取得成功,就应当强调其安全特征,而不是成本优势。徐继哲说:“IE并不安全。IE一直在不断的遭受插件和病毒的困扰。相对而言,火狐要更加安全,这也是为什么需要用户都会选择火狐的主要原因。” 徐继哲在今年1月发起了一场声讨招商银行的公开信活动,原因是使用火狐浏览器将无法使用该银行的网上银行服务。许多中国的商业银行都没有自己的 IT部门,因此他们都选择购买现成的网络银行软件。而这些软件都会选择微软所倡导的ActiveX插件。这也就意味着中国的银行客户在使用网银服务时,必须使用微软的IE浏览器。由于徐继哲的笔记本电脑上只有开源软件,因此在使用网银服务时就必须使用朋友的电脑。在徐继哲发起声讨活动之后,已有超过200 人表示了支持。 为迎合中国用户的需求,火狐仍有许多工作要做。一种对火狐在中国发展有益的提议便是,开发个性化的浏览器,使用户能够安装附件,完成从天气预报更新到检查Gmail帐户等一系列的服务。不过宫力和他的研发团队发现,绝大多数的中国网络用户都喜欢下载已经添加了附件的火狐浏览器,而不是拥有个性化的选择权。 开发校园市场 Mozilla的中国团队已同本地伙伴进行合作。除百度之外,Mozilla还在与其它的中国互联网公司讨论合作事宜。宫力不愿对与百度的合作,将会对公司带来多少收益。他解释说,这取决于百度通过火狐浏览器中的搜索功能获得流量和营收。自Mozilla在中国开展业务以来,该公司就决定首先将致力于核心用户的发展,以使用户更多的了解火狐。Mozilla已在北京四所大学组建了Firefox火狐浏览器校园大使团队,通过学生志愿者来教育学生如何使用火狐浏览器。Mozilla还鼓励计算机程序做使用W3C标准替代IE标准来创建网站。 Mozilla的这些举措看似基本,但却对火狐在中国的发展非常必要,因为在中国,许多用户甚至不知道他们使用的是什么浏览器。宫力回忆说,他曾访问过一家专门向中国政府机构提供Linux软件的公司。他发现这家公司的一台计算机上有IE图标。宫力问程序员为什么要在Linux操作系统上安装 IE,程序员竟然告诉他这是火狐浏览器的图标。宫力说:“我们的用户还不知道什么是火狐,但他们知道这个图标(IE)能够接入互联网。”所以,火狐在中国的发展依旧任重而道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