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CES上,3D打印和可穿戴设备最热,而今年,一些机器人成了活动中、社交媒体上的焦点。比如Qualcomm的Snapdragon Cargo、Robotbase的个人机器人,以及长相逼真,却有些吓人的仿真机器人ChihiraAico。 在今年的CES上,热点无疑是那些推出智能手表或试图与智能穿戴产品结合的汽车厂商,以及大大小小用途各异的机器人。 Snapdragon Cargo Qualcomm在CES 2015上展示了最新开发的一款能飞能爬的机器人Snapdragon Cargo。它集成了Snapdragon处理器,也因此而得名。Snapdragon Cargo所使用的Snapdragon SoC提供了低功耗的解决方案,集多核处理、无线通信、传感器整合、定位以及供多个机器人应用使用的实时输入输出数据于一个平台之上。 同时,机器人应用了Qualcomm Research正在开发中的Machin Vision SDK,以便更好地察觉周围的环境与地形。目前Machin Vision SDK已知的功能包括:
其实这不是Qualcomm第一次推出机器人技术。在去年的Uniq大会上,Qualcomm Research就展示了搭载Qualcomm Zeroth脑启发计算技术,并同样搭载了Snapdragon的机器人产品,Snapdragon Rove和Snapdragon Micro Rover。 ChihiraAico 这款由东芝推出的机器人身上有43个气动传动装置,其中15个在面部、24个在肩肘和手部,身体上还有4个。这些气动传动装置是让机器人的动作,在仿真、模仿人类情感表达的算法基础上,能更加顺畅自然的关键。 开发这款机器人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可以让她用逼真的面部表情与语言表达,与人进行贴心的交流。这个概念的产生完全是源于人们对更智慧的生活方式的需求。ChihiraAico可以被用于残疾人或老人的专业健康护理,甚至更多专业助理方向。 Twitter上有些人用Creepy来形容这款机器人。其实类似的机器人在去年我们也见过,就是日本大阪大学的Hiroshi Ishiguro教授开发的Geminoid-F,样子虽然更加接近人类,但是举止行为仍然还与我们的幻想相差甚远,Geminoid系列和ChihiraAico才只是第一步。 Ishiguro团队开发的机器人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Personal Robot 其实现阶段来看,想要机器人成为生活中的助手,甚至是提供情感的慰藉,不一定要通过给它披上“人皮”如此复杂的方式,只要让它能实现一些实际功能,同样很有价值。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Personal Robot”是Robotbase正在Kickstarter上众筹的机器人项目。就像Siri是你的手机助手一样,这个机器人更像是机器管家。它由一个带轮子的底座,可伸缩的支架,以及一个配合3D摄像头的显示器组成。根据描述,它不仅仅可以通过语音和摄像头接收主人的指令,还可以根据室内环境主动完成一些任务,比如调节智能灯的亮度、室内温度等。借助它的3D摄像头,它会自建室内地图,在居室中自由移动,并且还可以通过摄像头进行面部识别,在必要的时候成为Party中的摄影师,或者视频通话的窗口等。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这台机器人运行于Nvidia Tegra K1芯片上,而且大多数的运算工作都由芯片组完成,而不是在云端进行。 与之最为相似的,还有DoubleRobotics推出的Double机器人。不过Double的功能就简单许多了。它支持远程控制与视频通话。事实上,已经有不少公司在使用类似的产品,比如Microsoft、Mars、Splunk和Xtreme Labs等。 除了上面三个机器人以外,今年的CES上还有许多不同分工的机器人,比如大疆、亿航、Parrot、3DRobotics等公司的飞行器,Hom-Bot、Grillbots、Ecovacs等公司带来的扫地和擦窗的机器人。今年CES还有很多我们在去年已有所耳闻的机器人公司,比如JIBO、Wonder Workshop、WowWee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