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追求从Android活动中分离代码。在最近的一个项目中,我成功的实现了传统的”Form Model”模式,想在此分享我的感想。 “Form Model”的基本思想是,把处理UI交互以及数据绑定和状态保持的代码提取到单独的类中。这种分离非常自然,并且让我们的Activity变得简单。 我认为Android中这个领域不太被关注——在大多数的开发文档中数据录入和表单不是重点。在很多流行的社交应用程序中,大多数的画面只是显示信息;可能也有几个画面用于发微博或者消息,但不是应用的痛点。 对我来说,上两个Android应用有特别多的数据录入工作。部分原因是因为所处的领域(医疗、金融)和客户(更贴近于企业应用而不是创业)。但我们经常把“表单输入”界面搞得一片混乱——特别是当开始添加东西的时候,比如编辑现有的条目,提示丢弃未保存的更改,以及处理旋转而不会清除所有字段值。 使用这种表单模型方案会减少bug,让代码更容易理解,开发者也会变得更快乐。 搜索表单示例我们有一个银行应用程序,希望有一个画面来搜索交易数据。有多个过滤条件:开始是一个金额下拉列表,一个关键字字段和一个金额范围。(希望你可以想象在未来将会增加更多的这类过滤器,复杂性会激增)。 我们没有把所有的视图、单击处理程序,验证逻辑和数据绑定的代码堆到一个Activity中,而是要创建一个 SearchForm类来处理这一切。
我们创建了一个类,继承自LinearLayout(或者FrameLayout,由你的喜好决定)。它允许把相关的控件组织到一个布局中,我们将填充布局,设置列表视图并为金额列表创建一个适配器。 我们把Android控件封装到getter和setter方法中——这可能会有些争议,但我认为它使SearchForm拥有更好的公共API。我们有一个方法来验证用户的输入,并根据需要提供错误信息。buildParameters()方法做了一些数据绑定工作并返回业务对象。结尾的两个方法使用了AndroidonSaveInstanceState中的Bundle,以处理自定义配置的更改(注意,大多数的原始UI控件会自行处理持久化)。 这是个一百行左右的代码,大部分还不错。这个类中所有内容似乎都属于“搜索表单”对象,对未来的特性有良好的功能扩展点(日期范围过滤器、支出与存款过滤器、只用支票等)。我们有意避免处理如何获取数据,把它留给了其他更适合的地方处理这些逻辑代码。 活动中的代码是什么样的呢?
我们的Activity在XML布局文件中包含了一个 **标签,并且只处理高层面的用户交互(点击动作栏中的提交按钮),并协调获取和存储数据。繁重的UI控制和表单逻辑都委托给了 **SearchForm。 Activity的代码在50行左右——其中大部分是处理框架中生命周期和菜单创建的样板代码。 总体印象一旦涉及到API或数据库,事情总是会变得更复杂。但总体来讲,通过把表单特定的逻辑和视图相关内容移出活动,代码变得更容易理解。 我可以为 SearchForm编写大量的Robolectric测试代码而且不会带来与活动生命周期有关的问题。我可以为表单的交互、动作栏、后端编写测试代码而不用考虑边界。当为表单添加新过滤条件时,可以避免对活动做任何的更改(类似于设计模式中的开/闭原则)。 对比其他框架(从其他开发人员的角度来说),Android中数据绑定功能很弱。这种设计似乎还差点什么,因为和Android的类耦合的过于紧密,依赖于方法的调用顺序(initialize()方法应在validate()方法之前调用)——尽管如此,但我认为对于“所有内容混在一起的Activity”来说是一种改进。 随着表单模型越来越复杂,你可能要考虑把验证逻辑提取到一个单独的对象中,并且把自定义视图功能移动到自己的控件中(就像我们例子中的 CurrencyEditText)。此外,为了更好的为用户服务,也可以考虑把复杂的表单拆分成为多步骤向导。 我们发现这种模式可以成功的清理乱糟糟的表单代码,建议尝试一下。我把代码模式稍微规范了一下,并创建了一个小的基类,以减少样板代码,可以随意的使用。 我希望听到您的想法、意见或建议,请在Twitter上和我联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