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人向记者透露,几年前还算红火的国内某操作系统公司日子很不好过,已经有几个月没发员工工资了。事实上,遭遇低谷的不仅仅是这家公司,很多国内的基础软件、平台软件公司,甚至是国外的平台软件公司都进入了调整期。基础软件、平台软件怎么了?在云计算、大数据、移动、社交的背景下,在IT消费化、服务化的趋势下,基础软件应该如何变? ![]() 前提和假设正在发生根本变化 基础软件在交付方式、创新方式、技术架构等方面持续演变。 云计算、大数据、社交与移动计算的到来,软硬件技术的创新发展,使得包括操作系统、数据库、中间件等基础软件和平台软件所面对的对象正发生巨大的变化。 北京人大金仓公司总裁任永杰在接受《中国电子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数据库、数据管理技术正处于从量变到质变的边缘。过去关系型数据库内存的容量和现在海量数据库相比,有几个数量级的差距。过去面对的是单核,现在面对的是多核、众核、多CPU,在这样的背景下,数据库技术必将发生变化。而且,应用也在变化。过去无法采集的数据,现在不仅可以采集而且还可以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此外,商业模式也在发生变化,走向云计算、大数据之后,基础软件更多以服务的方式提供。 基础软件所面对的对象、假设前提以及存在的变化,同样也使得基础软件的创新模式发生了很大变化。立得空间董事长兼总经理郭晟对《中国电子报》记者坦言,随着云端互动软件使用模式的到来,软件正走向一个完全开放的体系和市场。现在市场上厉害的软件都是开源的,包括IBM和谷歌等一流公司也无法抗拒开源的智慧。在技术创新的模式上,国外软件企业也发生了很大改变,他们开始采用全球化“众包”模式、开源模式进行创新。 事实上,云、移动、社交、大数据正在将各种“变力”带到各个层次的软件当中。IDC中国企业级系统与软件研究部研究经理潘永花对《中国电子报》记者说:“未来5年用户与厂商都需要关注,云计算将带来软件模式的变革,大数据将驱动商业分析软件和以数据库为代表的软硬一体机市场发展,移动应用将带来更好的客户体验,社交特性则将更多地与企业应用相结合。” 事实上这一系列变化,都将要求基础软件与平台软件做更多调整。这也是为什么最近一段时间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基础软件厂商都陷入新的调整期的关键原因。微软从原来全球最大的软件公司开始向设备和服务公司转型,而IBM与甲骨文也开始进一步向软硬一体化以及应用整合的方向来推进。基础软件作为其中的一部分,从交付方式、创新方式、技术架构等方面发生更多演变。 一体化、协同化带动基础软件突围 现在是中国基础软件突围的最好时机。与应用协同发展、垂直整合、云端互动,是中国基础软件的重要方向。 在传统IT技术架构上,国外软件巨头多年形成的技术与市场壁垒一时难以打破,而在新的需求和新的技术架构上,国内企业与国外企业尽管处于同样的起步期,但企业的规模与体量、产业整合能力与执行能力等都很难与他们竞争。 任永杰认为,目前市场上基本看不到独立的基础软件厂商,包括IBM、甲骨文、微软等巨头也越来越走向整合与一体化发展方向,基础软件作为他们一体化解决方案的核心支撑,“隐身”在方案中。所以中国的基础软件要发展必须要整合。一方面要更紧密地与应用结合,另一方面,数据库开发商与应用厂商也要更好地合作。 与应用协同发展已经成为基础软件的重要方向。立得空间董事长兼总经理郭晟说:“平台与应用是左右腿的关系。他们不仅需要一般粗细,而且走路的节奏还要互相协调。” 国外的互联网巨头正在基于庞大的流量和用户需求进行定制化的基础软件研究,成为基础软件中一支新的力量。最近,一些行业应用企业注资基础软件公司,太极计算股份有限公司去年出台了“百亿跨越”的战略,他们正有意通过应用进一步带动基础软件的发展。除了前两年注资人大金仓公司外,太极计算机公司的总裁刘淮松最近在接受《中国电子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太极希望下一步能够将应用与基础软件做更紧密的整合,来提升服务化的能力。 从底层硬件到基础软件,再到上层应用,做垂直整合正在成为IT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国外IT巨头已经完成了软硬体系架构上的一体化整合,单一的产品厂商很难有机会与他们竞争,这就迫使国内厂商必须走软硬件垂直整合的道路。 声音 IT技术、IT产业正在发生革命性的变化。如果中国的基础软件、平台软件还按照“人有我有”的复制路线发展,是很难走上国际舞台的。必须在新的架构上,用新思路来做基础软件,才有可能突围。云计算平台给中国的基础软件发展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舞台。基于云的平台,解决中国庞大用户群的需求,有可能给基础软件带来新的机会。 ——阿里巴巴集团CTO王坚 未来的基础软件一定是走融合的路线,应用与基础软件融合,基础软件与底层硬件融合;同时基础软件的发展也将走一体化的路线,基础软件厂商,不仅仅是提供单一的基础软件,而是提供从基础软件到应用的一体化解决方案。此外,网络化与云端互动也将成为未来基础软件发展的重要方向。 ——普华基础软件公司总经理赵晓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