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LUPA开源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文章 帖子 博客
LUPA开源社区 首页 开源热点 查看内容

OpenStack广受巨头关注掀起开源云风暴

2013-8-26 16:59| 发布者: joejoe0332| 查看: 5282| 评论: 0|原作者: LUPA开源社区|来自: LUPA开源社区

摘要:   云计算时代来临,软件不再是过去的一种产品,而是变成一种服务,在北美等地,对于云计算应用已经成为大量系统集成商展示实力的一种表现,他们会充分利用自身优势为客户去整合应用,将云服务变成一种可销售的产品 ...
  云计算时代来临,软件不再是过去的一种产品,而是变成一种服务,在北美等地,对于云计算应用已经成为大量系统集成商展示实力的一种表现,他们会充分利用自身优势为客户去整合应用,将云服务变成一种可销售的产品,例如云备份,云归档等。OpenStack这个开源云计算管理平台,得到了业界众多重量级厂商的支持,包括IBM和HP,已经快速发展成为云计算市场上亚马逊Web服务最可实现的替代选择。Openstack的优势诸如可控制性,兼容性,可扩展性,灵活性等逐渐崭露头角。

  2013年OpenStack继续在技术产业大放异彩。自从2010年以来,OpenStack作为一项开源IaaS项目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众多企业正在通过OpenStack试点项目寻求ROI,像惠普和Juniper等IT厂商也开始尝试OpenStack项目,风险资本家们把钱投给OpenStack初创公司,以帮助他们在市场上赢得关注,从而创造利润。


  开源云计算软件项目Openstack自从发布以来,已经走过了很长的一段路。上月中旬,开源openstack渡过了它的三岁生日。2010年7月由Rackspace和NASA捐献代码而建立了Openstack。也是在三年前,在行业中围绕着云的定义是什么展开的一场大型的辩论会。 当时有人看到是在行业中,许多公司都存在着大是的遗留环境和遗留系统,公司正在努力扩展他们的功能,这被称之为云。但是人们却不能在遗留属性架构之上建立 云属性架构。如果云建立在发生堆栈之上的话,就会导致厂商锁定及改变云计算中的一些固有属性。而Openstack的出现刚好帮助避免了这一命运。经过三年的风雨洗礼,发展至今,Openstack已经最初的只有20个贡献者和44,000行代码,发展成拥有超过1,000个贡献者和128万行代码的开源项目。而且对于Openstack的最新版本Grizzly的代码者有500多。

  在Openstack创建之初,支持它的公司只有20个,而今天已经增长了超过10倍,达到了231个,其中也不乏一些重量级人物。本次专辑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下各大巨头在OpenStack上的最新动向吧!

  2012年4月,IBM加入全球开源云计算项目Openstack。这个预示着IBM将掌舵成为OpenStack的公司管家,将其看得比Rackspace还重要。IBM投入了大量资金与资源,持续致力于培养开源社区:从头开始构建了Eclipse,并对Linux与Apache的成功也做出了贡献。IBM软件标准副总裁Angel Diaz说:“我们想让OpenStack成为用于WebSphere的Apache HTTP Server。使得现代的每个应用服务器都内含Apache HTTP代码。这也是我们对OpenStack在云中的愿景。”

  近期IBM进行了2次大规模收购行动,不久前收购了云计算基础设施公司 slftlayer,将其假如到smartcloud产品组合中为用户提供云计算服务,同时前不久再次出手收购以色列虚拟化管理软件公司CSL International。收购两家公司之后,IBM将可以让用户以一个系统对多个服务器上的资源进行虚拟化管理,其中包括CPU、内存、存储、网络资源等。

  IBM将这项交易定位为对System z产品组合的战略投资,并表示这项收购将通过简化对虚拟化环境的管理,提高整合和云能力。CSL的CSL-WAVE软件可让公司通过一个便于使用的界面在System z环境中监控和管理他们的z/VM和Linux系统。


  云计算的基础——虚拟化技术将被融入System z架构当中。IBM提供扩展性更好,且共享所有东西的设计,以实现计算资源利用率的最大化——接近100%。这个最新的收购举措将进一步提升IBM云服务 的价值。IBM如今正全力投身开源云计算操作系统OpenStack。

  2012年10月25日,微软宣告与Cloud.com合作,来提供Windows Server 2008 R2 Hyper-V对OpenStack——一个开源云计算平台的集成和支持。随着OpenStack上加入Windows Server 2008 R2 Hyper-V的支持,将给组织和服务提供商提供了使用OpenStack部署微软与非微软混合构架时具有更大的灵活性。

  2011年7月,惠普宣布加入并支持OpenStack开放源码云端基础架构计划。惠普云端服务部门副总裁Emil Sayegh在博客中表示,开放和互通的云端基础架构与服务是为开发人员、企业和消费者提供下一代云端服务的重要关键,这有赖于与开发人员社交的紧密合作,以为客户提供适当、无缝和安全的体验。 而且惠普还发布了基于OpenStack的Cloud OS平台,旨在加强跨混合云的管理。


  随后,惠普公司在云计算领域投入的研发资源已经远超过去。最近,惠普宣布其融合云方案阵营再添新成员,旨在深化其OpenStack贡献地位以及在企业级领域的混合云促进者角色。
 
  惠普在声明中主要强调了其下阶段OpenStack类架构在私有、托管及公共云产品中的作用,并同时公布了新的云实施软件及服务。在此份声明中,惠普指出其“希望打造一个混合型世界”,从而将75%的现有企业IT事务“通过私有、托管及公共云”机制加以交付。预计这些工作将在三年内全面完成。
 
  惠普此次公布的Cloud操作系统是 一套以OpenStack为基础的平台,其设计初衷在于实现跨混合云管理。目前使用惠普Cloud操作系统的私有云软件CloudSystem以及全新 CloudSystem企业入门套件都已经投付市场。该套件捆绑式方案,旨在实现云服务的快速交付。惠普公司同时宣称,该套件还能将前期使用成本降低达 20%。更多相关介绍,我们将在本次专辑中为大家带来……

  Junier一直非常高调地表示支持OpenStack,在去年承诺帮助开发插件,以提高Juniper产品组合与OpenStack软件之间互操作性。今年4月,Juniper与初创公司Cloudscaling合作,宣布该公司将采用Juniper的虚拟网络软件,以加强自己对OpenStack的虚拟专用计算扩展。1个月之后,Juniper成为Cloudscaling公司1000万美元现金融资的主要投资方之一。

  在年度大会上,红帽谈到了他们将如何深化云战略,推出一款名为Red Hat Cloud Infrastructure(RHCI)的IaaS私有云产品。基于OpenStack的RHCI将把目标锁定与VMware vCloud Suite和微软Azure相竞争。

  2012年下半年,VMware宣布加入OpenStack Foundation,并致力于云计算开源操作系统的开发。Current Analysis安全和数据中心服务首席分析师Amy DeCarlo说,“VMware是重量级选手,他们将有机会影响云开发未来向前的发展。”

  目前,VMware与OpenStack开源项目已经亦敌亦友。在公共云方面,OpenStack提供了一个机会,让VMware确保VMware虚拟机可以运行在基于 OpenStack的云。但在私有云方面,OpenStack可能是 VMware的管理平台如vSphere的竞争对手。

  过去几年里,为了迎合OpenStack,VMware在某些领域的定位都有了很大转变。但是在某些媒体眼中,一直视VMware为开源的OpenStack的强大竞争对手。本周一些媒体的言论直指VMware,因其首席执行官在其谈吐中说到OpenStack并不是为企业而生的。这无疑让两者关系更加微妙。


  追溯到2012年10月,在OpenStack的圣地亚哥峰会,时任VMware首席技术官Steve•Herrod阐释了该公司将如何以独特的方式与OpenStack平台合作。Herrod当日不仅做了产品推广,还以自己的立场,脱稿回答了一连串观众的问题(其中不乏读者真正想破解的疑问)。Herrod认真阐述了自己的视角:在混乱的世界清晰地认清现实——一部分顾客不想要仅仅支持VMware的平台。

  VMware公司已经执行了这个重大的战略。今年七月底,在VMware2013年第二季度财报电话会议上,公司首席执行官Pat•Gelsinger言论中透露着极大的乐观,讲述了他的公司如何能在OpenStack的世界里独当一面。

   今年春季,欧洲核子研究机构CERN谈论他们为什么决定放弃OpenNebula而选择基于OpenStack构建他们的IaaS私有云。CERNiaoshi,他们的开发项目将为全球1万多名科学家提供支持,设计旨在为处理该机构大型强子对撞机所产生的海量数据处理提供支持。CERN预计,到2015年该OpenStack上将有多达15000个虚拟机管理程序。

  近日,深陷棱镜门事件的美国家安全局(NSA)宣布成功部署了OpenStack开放云计算平台(编者按:生产环境,包括web应用、关系型数据库和非Hadoop数据处理)。对于长期以来经常遭受企业IT经理和专 家质疑的OpenStack来说,NSA的背书无疑是个重大利好。因为NSA目前也面临很多大型企业都与遇到的难题:如何在不同的系统之间,包括旧的基础 设施之间统一数据,建设高效、灵活和可扩展的私有云计算平台——随着棱镜门的发酵,如今,全世界都知道NSA斥资20亿美元在犹他州建设全球最大的超级数据中心。


  OpenStack的一大优点是提高了企业在选择云计算系统平台时的灵活性,不会让企业被某一家云计算厂商锁定。OpenStack的源代码在 Apache授权模式下开源,能够兼容数以千计的现有公有云和私有云服务,方便用户在不同的云计算服务之间迁徙,也可以自由组合云计算服务,例如部分数据 备份采用公有云存储,而内部关键任务的云服务采用私有云架构。

  NSA整合了Puppet等工具用于OpenStack的安装工作,同时在多个层面启用SSL强化安全性。同时NSA还创建了一个免费层,供员工测试使用。NSA的OpenStack系统还向用户提供自动创建用户帐户等自助服务(PKI)。更多详细内容本次专辑将为您带来……

  时至今日,OpenStack平台于三年前发布,一些产业观察者想知道未来这个组织计划做什么。OpenStack基金会首席运营官(COO)Mark Collier就OpenStack路线图和战略与TechTarget云计算记者进行了对话。

  在过去的三年里,OpenStack社区弥漫着武断和不公平的定位,尤其是对于AWS和VMware。这种观点最现实的表达就是OpenStack应该建立和维护一套它自己的差异化的API。

  我毫不掩饰自己的信念,那就是这一选择将伤害OpenStack,或许已经带来了伤害。现在,这个问题变得更加严峻,我希望能够说服你们支持我的观点,那就是OpenStack应该立即拥抱既定的公有云API和特性。这对于OpenStack的成功至关重要,更重要的是这样做才真正符合OpenStack的使命。

  为了说服你们,我首先会介绍一下有关差异化的API集合的这段历史,然后,我们再看看为什么AWS和GCE支配公有云是不可避免的。我会揭穿围绕着有关抄袭这个公有云API的所有谎言,最后,我们将直击云计算中“创新曲线”的胡言乱语。


  很明显AWS(也有可能是GCE)将完全主导公有云的竞争。但更重要的是,who cares?AWS和GCE主导并不意味着OpenStack失败。事实上,OpenStack很明显正走向“赢得”私有云的竞赛的道路上,并且快速拥抱Amazon将使得OpenStack处于主导混合云的关键位置。

  拥抱Amazon符合全体社区成员的利益,把OpenStack定位成为企业和SaaS提供商的最佳选择,他们希望有这么一个公有云生态系统,这样他们的应用在任何时候都可以部署到最适合它们的基础设置中。更多相关内容我们将在本次专辑中为大家带来……

  OpenStack基金会首席运营官Mark Collier还透露, 在全世界所有访问OpenStack网站的浏览者中,来自中国北京的访客人数最多,其次是印度班加罗尔,之后是硅谷、上海和伦敦。


  OpenStack是开源云计算IaaS软件,可用于创建私有云。OpenStack基金会主席Alan Clark此前表示,中国开发者递交的代码数量位居第二,这些开发者主要来自跨国公司如IBM、日立和三星。

  作为中国云计算发展的代表企业华胜天成,日前也发布了国内首个OpenStack服务中心。

  中国的OpenStack开发者各自为政,彼此之间没多少联系,曾在新浪领导OpenStack项目的Hui Cheng说,大多数中国公司仅仅是使用而不向上游贡献代码,他认为原因是语言障碍和文化差异,称很少有中国公司理解开源精神。

  OpenStack现在已成为全球开发者共同参与的一个开源项目,它旨在实现“云操作系统”,即一个具有部署和管理公有云、私有云以及混合云基础架构能力的平台。所以在中国非常有必要共同建设一个开源云计算技术支持与咨询中心来推动中国云计算进程。

  随着OpenStack不断发展,这个新兴的开源云计算平台被认为是新的Linux,因为在这两个平台的发展历史中,有很多的相似之处。其中一个主要的共同之处是 OpenStack和Linux有相似的远见。Linux和OpenStack在一开始对每位用户都是免费提供的,给每个人提供平等的机会,他们都可以促进其发展和增长。

  在2005年,亚马逊开始通过其亚马逊云计算服务(AWS)来提供计算资源,Citrix的云计算平台(基于Apache CloudStack)较早开始涉及基础设施标准,但没有取得OpenStack那样的增长。对于虚拟化,VMware是希望自动化其数据中心的客户的黄 金标准,并且这些客户正在视图使用其软件定义数据中心的方法转型到私有云。

  随着企业正在通过云计算进行转型,企业必须了解如何利用以及应对云计算市场中的解决方案。然而,亚马逊和VMware在各自细分市场的霸主地位让其 他厂商很难赶上,无论他们付出多么大的努力。当Rackspace和NASA在OpenStack基金会成立后推出其云开源举措时,一些遥望亚马逊和 VMware的传统IT厂商开始通过OpenStack推出相应的替代方案。


  OpenStack不断扩展的功能(以及规模不断扩展的每半年召开一次的OpenStack峰会)都显示,OpenStack正在加速发展。每个 IT管理人员都应该认识到,OpenStack是对抗云计算本身的破坏力量的有效手段。随着企业转移到自动化系统,企业非常需要向其生态系统提供相关信息 以供API来使用。

  Openstack这三年来发展历程中一种充满着激情与斗志。尽管在OpenStack三周年的时候,人们喋喋不休的讨论着OpenStack究竟走了多远,但是不可否认是OpenStack云却在飞速发展着。连续发布的新版本带来的功能令人印象深刻,研发路线图也十分清晰,让人觉得真是满怀雄心壮志。

  展望未来,OpenStack会继续在未来开拓崭新的局势,因为能抓住顾客的思想,投其所好。它是一个开放的、可扩展的平台,使大量的厂商参与进来,即使是像VMware之类的潜在对手。VMware对于OpenStack的宽阔胸怀,又爱又恨。

三载风雨铸就Openstack今日辉煌

  开源云计算软件项目Openstack自从发布以来,已经走过了很长的一段路。上周,此开源openstack渡过了它的三岁生日。2010年7月opentack诞生,旨在为公共和私有云提供一个无处不在的开源云计算平台。

Mark Collier:OpenStack API兼容AWS

  OpenStack平台于三年前发布,一些产业观察者想知道未来这个组织计划做什么。OpenStack是一个开源云计算管理平台,得到了业界众多重量级厂商的支持,包括IBM和HP,已经快速发展成为云计算市场上亚马逊Web服务最可实现的替代选择。

OpenStack渐入佳境的10个迹象

  2013年OpenStack继续在技术产业大放异彩。自从2010年以来,OpenStack作为一项开源IaaS项目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众多企业正在通过OpenStack试点项目寻求ROI,像惠普和Juniper等IT厂商也开始尝试OpenStack项目,风险资本家们把钱投给OpenStack初创公司,以帮助他们在市场上赢得关注,从而创造利润。以下是OpenStack最近的一些发展和动态。

OpenStack将改变企业业务模式

  在最近与托管服务提供商(MSP)谈话中,笔者强调了拥抱标准应该作为他们的战略重点。因为云解决方案的成功是基于能够成功地整合来自多个供应商的 服务,而其中,标准发挥着关键作用。最近,OpenStack成为云计算中最热门的开源项目,吸引了很多领先的IT供应商的投资和重视,包括 AT&T、戴尔、IBM、惠普和Red Hat。你是否应该关注OpenStack呢?

OpenStack的未来取决于是否拥抱Amazon

  在过去的三年里,OpenStack社区弥漫着武断和不公平的定位,尤其是对于AWS和VMware。这种观点最现实的表达就是OpenStack应该建立和维护一套它自己的差异化的API。我毫不掩饰自己的信念,那就是这一选择将伤害OpenStack,或许已经带来了伤害。现在,这个问题变得更加严峻,我希望能够说服你们支持我的观点,那就是OpenStack应该立即拥抱既定的公有云API和特性。

OpenStack庆祝建立开源代码云平台3周年

  据国外媒体报道,7月19日是OpenStack诞生三周年的日子,这个开源软件IaaS(基础设施即服务)平台是根据Apache许可证在2010年7月发布的。它的想法很简单就是为公共及私有云提供一个无处不在的开源软件云计算平台。

VMware对OpenStack有种爱恨交加的情愫

  VMware,在虚拟化基础架构领域处于全球领先地位,主要的业务包括帮助企业实现更灵活、高效的虚拟化服务器基础架构。简而言之,VMware就是是打造企业虚拟化服务器平台的厂商。

VMworld 2013五看点:云、SDN与OpenStack

  在过去十年,随着计算走向一个服务器虚拟化的新时代,VMware也崛起成为一家超群绝伦的公司。现在,仅仅服务器虚拟化已无法容纳VMware的雄心,该公司希望向云计算、网络和存储的虚拟化转变。这些愿景被封装在VMware高管称为软件定义的数据中心(SDDC)的战略之中,SDDC也将在本周的旧金山VMworld年度大会上充分展示。

VMware CEO 基辛格:不惧OpenStack

  VMware公司最近公布了其第三季度财报,VMware公司首席执行官帕特•基辛格(Pat Gelsinger)谈到了一些关于VMware在OpenStack方面的洞察,OpenStack是一套开源的工具,用于构建和管理IaaS(基础设施即服务)云。

惠普推出基于OpenStack的Cloud操作系统

  惠普公司在云计算领域投入的研发资源已经远超过去。本周三,惠普宣布其融合云方案阵营再添新成员,旨在深化其OpenStack贡献地位以及在企业级领域的混合云促进者角色。

红帽的OpenStack产品正式商用

  Red Hat 云架构和红帽企业 Linux OpenStack 平台产品,是围绕着 OpenStack Grizzly 构建的,目前已经 可用 了。这二者都是在一个月之前发布的,合并了不同的红帽产品,主要设计用来帮助企业快速搭建 IaaS 云服务。

OpenStack Swift遇到了Erasure Code

  南加州大学和Facebook共同完成的Erasure Code演进——LRC,通过增加本地存储容量,提升了平均无故障时间,并减少恢复数据的开销。作为云计算的核心系统之一,存储系统直接影响了整个系统的成本。

网络专家: OpenStack不应一味效仿AWS

  近日,互联网知名专家Robert Scoble表示,OpenStack不应亦步亦趋地效法主流云服务供应商Amazon的功能设定,否则前途将受到阻碍。这位Rackspace公司发言人要求OpenStack将工程技术资源投入到云技术创新领域,积极推动“可穿戴式计算、传感器并利用个性化服务迎合新型业务需求、建立新的企业合作关系”,而不应在向云市场领袖Amazon Web Services学习甚至模仿的道路上继续走下去。

美国家安全局成功部署OpenStack

  近日,深陷棱镜门事件的美国家安全局(NSA)宣布成功部署了OpenStack开放云计算平台(编者按:生产环境,包括web应用、关系型数据库和非Hadoop数据处理)。对于长期以来经常遭受企业IT经理和专 家质疑的OpenStack来说,NSA的背书无疑是个重大利好。

中国是否会创建OpenStack的分支?

  OpenStack基金会首席运营官Mark Collier透露, 在全世界所有访问OpenStack网站的浏览者中,来自中国北京的访客人数最多,其次是印度班加罗尔,之后是硅谷、上海和伦敦。

为什么OpenStack被视为新的Linux?

  OpenStack被认为是新的Linux,因为在这两个平台的发展历史中,有很多的相似之处。其中之一是它们背后的发展理念和前景几乎是相同的,另外他们的更新和发布迅速,最后开发团队的快速增长也是他们的一个共同特征。

如何成功实施OpenStack和CloudStack项目


  近年来,Openstack与CloudStack项目的成功有目共睹,比如思科、红帽子基于OpenStack的发行版,以及Citrix将CloudStack贡献给Apache软件基金会的同时发布的Citrix CloudPlatform。

酷毙

雷人

鲜花

鸡蛋

漂亮
  • 快毕业了,没工作经验,
    找份工作好难啊?
    赶紧去人才芯片公司磨练吧!!

最新评论

关于LUPA|人才芯片工程|人才招聘|LUPA认证|LUPA教育|LUPA开源社区 ( 浙B2-20090187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06705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