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M曾亲手将SQL、Linux和Java送入“上流社会”,如今开源软件再次成为IBM实现企业新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IBM软件集团中间件业务全球高级副总裁Robert J. LeBlanc 3月在拉斯维加斯举办的Pulse2013论坛上表示,该公司所有的云服务和软件将基于开放云架构。 IBM软件集团中间件业务全球高级副总裁Robert J. LeBlanc指出:“历史已经证明,开源和标准对最终用户而言益处良多,同时也是创新的催化剂。正如标准和开源彻底变革了Web和Linux,这对云计算而言同样将产生巨大的影响。多年以来,IBM始终处在倡导标准和开源的最前沿,如今在云计算领域我们仍将继续原有的作法。最终的收益者将会是用户,它们不会锁定任何一家供应商,而是可以自由的选择能满足其需求且拥有最佳能力的最优平台。” 虽然云计算已经变得非常流行,它的广泛采用仍然面临着一个巨大障碍。云计算缺乏促使其成为主流的行业标准。没有标准云计算将给我们的客户带来头疼的问题和复杂性,而这本来是云计算去努力避免的。就是因为标准化的问题,大企业不会轻易移动到云计算,除非他们相信云计算是安全的,云计算能够大规模扩展,云计算能够处理移动计算、大数据和社交业务所创造出来的机会,以及最重要的是,云计算是基于开放标准的。 目前,大多数企业都具有IT基础设施。他们不打算把它扔掉。无论他们在何处投资云计算,他们都不得不考虑他们现有的东西。没有标准就一事无成。没有一家企业会议考一个供应商。需要在云端运行新应用,或就应用,都需要与广泛的新软件应用开发者、新客户、新供应商相配合。所有的云技术要一起工作。他不能没有开放的标准。 所以IBM认为,在云计算领域如果没有全行业的开放标准,企业将无法充分利用像移动计算和大数据等与互联数据相关的商机。IBM此举将确保云计算的创新,并使用户和伙伴更容易消除云应用的障碍。 为了这个目标,IBM推出了一项计划,打算使其所有云服务和软件都给予开源代码和开放标准。作为第一步,IBM正在基于OpenStack和其他现有的云标准提供新的私有云服务。其中IBM SCE和SCE+就是目前IBM SmartCloud框架的一部分,SCE是IBM的企业级公共云“IaaS”,提供了安全、可扩展的、托管的IT基础设施,能够按需访问虚拟服务器和存储资源。SCE非常适合用于开发和测试活动,以及其他动态工作负载,性能远远超越竞争对手的IaaS产品。而SCE+是一套受全面管理的、具有丰富安全性的、为生产做好准备的云环境,旨在确保实现企业级的性能和可用性。SCE+提供了一个贡献的管理层,能够实现规模经济,加快开通速度并共享成本,具有共享的管理环境。不论是SCE还是SCE+都是将SOA与开源相整合的,这一点非常重要。 不仅如此,IBM还在近日开始给予Cloud Foundry重磅支持,着力影响开源PaaS。Cloud Foundry是一个开源的平台即服务(PaaS),允许企业自主选择任何想要的云应用、云基础架构以及应用程序接口(API)。 IBM于7月24日公开了其同Pivotal Initiative就开发Cloud Foundry的协作。Cloud Foundry是一个开源的平台即服务(PaaS),允许企业自主选择任何想要的云应用、云基础架构以及应用程序接口(API)。用开源平台为IT部门提 供一个提供商选择,正好满足了他们不愿意被任何一个厂商锁定的愿望。 尽管协作还处于初期阶段,IBM的支持为PaaS添加了可靠的背景,而且对于开源云平台也是如此。Cloud Foundry的合作伙伴关系是IBM战略的一部分,IBM期望成为云计算市场的突出厂商。在未来数月,Pivotal将会建立一个Cloud Foundry用户和厂商的咨询委员会,包括IBM在内,这对于用户很有帮助。 除了IBM宣布贡献于Cloud Foundry的消息外,Cloud Foundry名字现在只能用于该开源项目,而不能用于Vmware提供的PaaS产品。另外,Pivotal计划推出一个以新名字命名的Cloud Foundry发行版。Pivotal已经推出了Hadoop发行版,并正在致力于其他大数据管理产品。 IBM承诺贡献Cloud Foundry是为了整合PaaS项目与OpenStack IaaS的第一步。PaaS与IaaS可以互补, PaaS可作为应用程序开发平台,而IaaS则提供硬件资源。IBM杰出工程师Christopher Ferris表示,IBM正在实验室环境中运行一个集成的Cloud Foundry-OpenStack部署。Cloud Foundry的目标是让其成为一个开放平台,这个平台可以获取来自多个组织的发行版,并能运行各种硬件,这些硬件不仅来自OpenStack,而且来自Vmware、Amazon等。 此外,IBM和Pivotal正在合作来确保IBM的WebSphere中间件应用程序与Cloud Foundry的兼容性,这意味着任何符合WebSphere标准的应用程序将能够在Cloud Foundry环境运行,让应用程序获得类似云计算的功能,包括多租户和运行虚拟环境的能力。 随着云计算市场的持续发展,IaaS厂商们也竞相为企业业务提供服务。在过去十五个月中,IBM采取了一些列的步骤,已经形成了一个强有力的云计算战略, 包含一系列产品、技术和服务组合。CloudBurst是一个私有云计算基础设施产品,它可用于运行在IBM平台上的硬件设备或软件堆栈。 SmartCloud公共云计算基础设施软件可以加速大型最终用户至私有云或公共云的行程,主要面向新云计算架构应用程序的开发和部署。 据悉,IBM大力投资于其KVM虚拟化公共云IaaS的基础,并把这项服务的品牌改成了企业级智慧云(SmartCloud Enterprise)和加强版智慧云(SmartCloud+),并且宣布计划今年会将更多的托管服务和企业功能与这项公共云服务搭配销售。 从本质来说IaaS也是一种集成架构,因此IaaS汇集了很多技术。包括虚拟化、性能监控、智能迁移与远程技术控制等。其中,虚拟化技术的IaaS云最核心的组件,目前主流的IaaS多采用基于Xen与KVM的开源解决方案。 开放虚拟化与KVM为客户提供了另外一种获取虚拟化能力的选择,一个包括独立软件开发商、系统集成商和云服务提供商的大型生态系统已经围绕KVM建立起 来,并成立了开放虚拟化联盟(OVA),其成员包括IBM、红帽、英特尔等。11月时,IBM全球首家KVM卓越中心落户北京,帮助中国客户、软件开发商 及合作伙伴更好的采用开放的虚拟化技术,以支持其云计算项目的发展。 最近,IBM提供支持IBM SmartCloud Entry的KVM解决方案。该软件能够迅速将已经虚拟化的系统转化成私有云,包括用于自助服务工作负载配制、工作负载测量及虚拟机镜像管理的客户Web入口。 而与云计算息息相关的无疑就是大数据了。近日,IBM正式发布最新大数据技术,包括业内首创的BLU Acceleration和全新大数据专家PureData for Hadoop。作为IBM全球数百位顶尖研究人员智慧结晶,这些创新能力将进一步帮助企业和政府应对大数据浪潮,有效降低大数据分析的难度、用时和成本。 IBM正式推出面向Hadoop的全新IBM PureData系统PureData for Hadoop,旨在提高企业部署Hadoop的速度,同时降低部署难度。Hadoop作为颠覆性的开源软件,可用于组织和分析海量的结构化和非结构化数 据,例如社交媒体网站的微博与评论、图片和视频、网上交易记录和记录手机定位数据等。 全新PureData for Hadoop让企业在使用企业级Hadoop技术时的加载时间从数周减少到数分钟,而且还为商业分析师和数据科学家提供易用、功能强大的分析工具,并为其 呈现可视化效果。此外,新系统还提供了功能更强大的大数据工具,可用于监测和研发,同时加强版的大数据工具可以与更多企业系统相兼容。 IBM PureData for Hadoop标志着IBM在其总体战略中迈出了新的一步,该举措旨在提供一系列具备嵌入式专业功能的系统,充分彰显了IBM在降低信息技术成本和复杂性方 面的数十年经验。该系统集成了IBM的InfoSphere BigInsights,该软件帮助各种规模企业实现数据低成本、高效率的管理和分析,并且增加了便捷管理、流程化、资源配置和安全性特征,上述特性与 IBM研究院一流的分析功能有效结合在一起。 另外一个颇让IBM骄傲的市场无疑就是服务器市场了,在这里Linux成了主角。作为IT技术发展历史上最成功的开源项目,Linux操作系统已经在移动操作系统、嵌入式等多个领域都取得了广泛的突破,而在企业级领域,越来越多用户也期待可以应用Linux来实现企业应用转型。实际上,Linux企业级应用市场在近年也有着迅猛的增长,到2010年11月,全球超级计算机500强中的459台都运行着Linux操作系统,此外还有更多的企业用户开始向Linux迁移,以提高通用性,并促进成本的降低。 IBM和Linux很有渊源。2001年,IBM投资10亿美元支持Linux事业,并将Linux作为IBM服务器和软件的操作系统来推荐,而后,通过向Linux社区捐赠了大量资源,IBM在Linux内核代码开发的商业贡献者中排名第三,并参与过超过150个开源项目的开发。但在相对封闭的Power系统中,除了沃森之外,并没有大规模重点推荐。这与Power将更多力量集中在Unix市场,AIX发展至今已经极为成熟有关。事实上,这些年,Power在Unix市场一直独领风骚。4Q12,其市场份额已经创纪录的达到75.3%,相比去年同季度增长率8.5pts。 不过,在更广的范围内,Unix正面临着Linux的冲击,正如Power与x86的冲突一样。IBM显然深刻认识到了这一点。近日,IBM在北京宣布全球首个IBM Power Systems Linux 中心成立,标志着IBM对未来Linux市场更强大的信心和更坚决的投入。 IBM Power Systems Linux中心主要围绕三个目的而建立:首先是针对目前市场上的大数据、移动应用、社交媒体,与ISV、红帽、SUSE一同合作推出具有创新性的解决方案。第二是利用中心对应用系统进行加速和优化,并移植到PowerLinux平台上。第三则是通过中心这个平台,围绕PowerLinux系统进行开发和培训。该中心还将为包括ISV、SI、VAD等不同类型的合作伙伴在内的整个渠道体系提供支持,涵盖技术、产品、市场推广等。 所以,在Power旗下,出现了两条特点鲜明的子产品线:承载后端数据库的Power/AIX和支持前端应用的Power/Linux。前者,主要满足数据库应用和企业联机事务处理工作负载需求;后者凭借架构与安全的优势,期望成为x86架构应用服务器的理想升级换代平台,满足大数据、开源和行业解决方案工作负载的需求。产品方面,前者是Power720,740,750,770和780;后者是Power Liunx 7R1和7R2(分别支持4X,8X和16X的Power7+),并在出厂时预集成了红帽Linux或SUSE Linux,对IBM InfoSphere BigInsights和InfoSphere Streams等大数据分析软件,高性能业务分析的IBM Platform Symphony和MapReduce进行了优化。这也是CAMP Box以集成解决方案拓展Linux市场的重要优势所在。 产品以外,IBM Power Linux中心还承载解决方案展示、Linux技能培训、解决方案测试、解决方案认证和解决方案推广等核心功能,不仅对对全国的客户、业务伙伴、学术机构和学生开放,同时还会投入各类资源支持ISV、SI、VAD(增值分销商)等不同类型的合作伙伴的方案设计和优化。这一切,都是为了更好建立良好的Power Linux的生态系统。 IBM希望未来针对Linux市场不单单只为Power提供发展新方向,同时也为客户带来更多的技术和服务价值。据透露,Power Systems Linux中心项目得到了IBM全球总部的支持,投入的人力物力超过了“天工计划”,其中包括Demo机、市场工作人员、工程师,皆在将产品推到最终用户手中。 目前IBM已经建立了一支专门的PowerLinux团队,并计划在今年大力发展SI和ISV。他们首先成立了88人的团队,把PowerLinux带到市场,帮助ISV、SI和VAD。88人团队由分工不同的前方团队和后方支持团队组成,各44人。IBM今年目标开发300个SI公司,500家ISV公司。陈国豪表示,PowerLinux支持团队的工作主要包括培训ISV、帮助ISV移植和优化平台上的应用、进行方案测试,尽快地建立整个体系。通过更好地支持他们在这方面的业务增长,将过去x86平台上的ISV和SI吸引过来,共同发展PowerLinux平台。 IBM一直对开源软件保持着高度的兴趣,最近,IBM又把目光瞄准了MongoDB,目的是帮助企业打通移动商务应用与传统的关键业务数据库。近日,IBM宣布与MongoDB的开发企业10Gen合作开发新的移动应用开发标准,让基于NoSQL数据库的移动应用能访问运行企业关键业务的传统数据库。 IBM推动的移动应用开发标准的核心是MongoDB API,数据表示(BSON),查询语言和互联协议,所有这些都是为了让移动应用能够访问IBM DB2和WebSphere eXtreme Scale数据网格这样的企业级数据库系统。由此不难看出,IBM的短期策略重点是开发下一代中间件,能将移动应用、云计算、大数据整合成符合企业需要的解决方案和服务,确保各种API足够可靠、安全,能提供SLA级别的服务。 值得注意的是,本周二IBM还宣布收购云计算基础设施服务商SoftLayer,加快云计算战略布局,在服务器销售业绩下滑,客户应用平台纷纷转向云端的背景下,业界普遍认为对SoftLayer的收购标志着IBM对新的云计算应用开发模式和业务模式的接纳和转型。 SoftLayer 和10gen两家企业之间本来就有很深的业务合作,MongoDB的应用都托管在SoftLayer的云端,IBM与10gen合作的同时收购 SoftLayer绝不是一种巧合,在亚马逊掀起云计算风暴的今天,作为OpenStack和MongoDB的推手,IBM希望能借助“移动+云计算”重 新夺回产业话语权和影响力。 在硬件领域,IBM也积极利用开源理念实现自身的发展壮大。近日,IBM已与谷歌和英伟达等公司组建OpenPower联盟,共同推进Power架构技术的发展,在服务器、网络和存储设备领域向英特尔x86架构发起挑战。 据悉,IBM和谷歌等公司已于美国当地时间周二宣布组建联盟。结盟后成员公司将获得IBM微处理器的设计授权。IBM的微处理器设计基于一种被称为Power的技术架构,该架构下的产品目前仅在IBM自己的服务器系统中可见。参与结盟的某公司表示,获得IBM的授权后,它们可以在芯片设计中使用IBM设计的电路,与联盟其它成员一起开发相关产品,如服务器、网络和存储设备等。 与此同时,OpenPower联盟还包括硅谷芯片制造商英伟达、以色列网络技术的制造商Mellanox、以及台湾服务器供应商泰安电脑等。IBM副总裁Bradley-McCredie表示:“通过对外授权Power相关的硬件和软件技术,IBM可以通过Power技术获得更多收入,此外可以争取那些大批量购买服务器的互联网公司。” Bradley-McCredie还表示:“我们当然想构建更广阔的生态系统,这正是我们着手组建OpenPower联盟的原因。OpenPower联盟的合作将从Power8开始。IBM将在本月的一个技术会议上宣布Power家族的新成员Power8.” 之前,与应用服务器不同,IBM已向多种应用开放了其Power架构的部分技术。这次,通过OpenPower联盟,IBM将在服务器领域效法ARM在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领域采取的战术。目前,ARM阵营的厂商也想打入服务器市场,它们主打的卖点是低功耗和节省空间,与ARM架构在移动设备端的优势相结合。 不管是云计算,还是大数据领域,开源架构都广受追捧。而在服务器领域Linux的地位更是毋庸质疑。毫无疑问,IBM对开源软件的广泛使用和不断倚重不仅为用户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和部署思路,也将给这个蓝色巨人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和,实现更大的市场价值。 IBM宣布所有云服务和软件都将基于开源 IBM软件集团中间件业务全球高级副总裁Robert J. LeBlanc 3月在拉斯维加斯举办的Pulse2013论坛上表示,该公司所有的云服务和软件将基于开放云架构,并发布了一款基于开源OpenStack软件的私有云产品,该产品可加速和简化企业级云环境的管理,使企业首次拥有一整套核心开源技术来构建企业级云服务,并能够在混合云环境中进行传输。 IBM Power走向Linux是必然的 无论你是否愿意承认,Linux已经成为服务器操作系统中不可忽视的组成部分。所以,当IBM Power Systems宣布热烈拥抱Linux,并将全球首家IBM Power Linux中心正式落户北京的消息在5月14日正式对外发布时,我们并不惊讶。 IBM入伙Pivotal开源PaaS IBM于7月24日公开了其同Pivotal Initiative就开发Cloud Foundry的协作。Cloud Foundry是一个开源的平台即服务(PaaS),允许企业自主选择任何想要的云应用、云基础架构以及应用程序接口(API)。 IBM持续开源投入Power Linux拓新市场 IBM很早就开始在linux领域持续投入,如今从大型机到小型机到X86服务器,全系列产品都提供对Linux操作系统的支持。近日,IBM在北京宣布全球首个IBM Power Systems Linux 中心成立,标志着IBM对未来Linux市场更强大的信心和更坚决的投入。 IBM承诺贡献Cloud Foundry IBM发言人表示他们希望加强Cloud Foundry与OpenStack之间的整合,并引入更多开源元素到该项目中,包括来自除Vmware和Pivotal之外的企业的贡献代码。BM承诺贡献Cloud Foundry是为了整合PaaS项目与OpenStack IaaS的第一步。 解读IBM开放云战略:IaaS与KVM双管齐下 随着云计算市场的持续发展,IaaS厂商们也竞相为企业业务提供服务。在过去十五个月中,IBM采取了一些列的步骤,已经形成了一个强有力的云计算战略, 包含一系列产品、技术和服务组合。CloudBurst是一个私有云计算基础设施产品,它可用于运行在IBM平台上的硬件设备或软件堆栈。 SmartCloud公共云计算基础设施软件可以加速大型最终用户至私有云或公共云的行程,主要面向新云计算架构应用程序的开发和部署。 开放融合让IBM成为最大且赚钱的SaaS公司 曾经有人说云计算是过分炒作,还有人说它是虚假宣传。随着大数据的话题不断升温,云计算的温度也逐渐趋于平常。但在去过IBM中国研究中心之后,我发现这一观点并不准确,我看到云计算已经帮助一个企业成为主要收入来源之一。作为IBM中国开发中心CTO,IBM创新工程院院长毛新生他用了三个词介绍了云计算就是“simple,simple,simple”。 IBM:革新大数据分析、降低难度和成本 近日,IBM正式发布最新大数据技术,包括业内首创的BLU Acceleration和全新大数据专家PureData for Hadoop。作为IBM全球数百位顶尖研究人员智慧结晶,这些创新能力将进一步帮助企业和政府应对大数据浪潮,有效降低大数据分析的难度、用时和成本。 Power遇上Linux:IBM推天合应用服务器求新突破 IBM在青岛召开了Power Linux World高峰论坛,隆重介绍了Power家族中一条独特的产品线——基于Linux操作系统的PowerLinux天合应用服务器(CAMP Server),并推出了“IBM Power应用服务器软件开发商应用认证计划”,以培养渠道合作伙伴,建设健康的PowerLinux生态系统。 Power Linux力拓应用:开放应对大数据 近年来,IBM Power Systems服务器在中国UNIX市场业绩逐年上涨,去年第四季度更是以高达76%的市场占有率独占鳌头,但IBM并未因此停止开拓Power新市场的脚步。 IBM“百千万”计划助力天合应用服务器 近日,IBM在北京举办了主题为“百千万,耀天合”的天合应用服务器市场策略新闻发布会暨“天合应用服务器定 义未来挑战赛”启动仪式,旨在通过针对客户和合作伙伴的支持举措和应用大赛,利用下一代应用服务器平台--IBM天合应用服务器领先的性能,企业级的稳定 性、安全性、可用性、虚级化能力和节能特性,以及平台上丰富的应用资源,全面解决x86架构应用服务器暴露出的系统资源利用率低下、能耗飙升、机房空间告 急、应用未经优化等问题。 IBM组建OpenPower联盟抗英特尔x86 近日,IBM已与谷歌和英伟达等公司组建OpenPower联盟,共同推进Power架构技术的发展,在服务器、网络和存储设备领域向英特尔x86架构发起挑战。据悉,IBM和谷歌等公司已于美国当地时间周二宣布组建联盟。结盟后成员公司将获得IBM微处理器的设计授权。 IBM联合Sprint打造智能汽车联网系统 IBM与Sprint近日达成一项新合作协议,通过一个名为“Sprint Velocity Service Bus”的新系统,将IBM的数据管理经验与Sprint的联网汽车平台相整合。Sprint并不是联网汽车领域的新手,去年曾推出了Sprint Velocity这一端对端的远程信息处理程序,提供诸如导航、天气与音乐等车载娱乐资讯。 Linux大型机再起波澜IBM收购以色列企业 最近有消息传出,IBM将针对自家System z大型机开展收购活动。上周,蓝色巨人将2004年创建的,总部位于以色列荷兹利亚市的Computing Solutions Leaders招至麾下。这家小公司在管理IBM大型机环境下的Linux与虚拟化技术方面颇有心得。 IBM牵手MongoDB打通移动商务前后端 IBM曾亲手将SQL、Linux和Java送入“上流社会”,如今,IBM又把目光瞄准了MongoDB,目的是帮助企业打通移动商务应用与传统的关键业务数据库。IBM推动的移动应用开发标准的核心是MongoDB API,数据表示(BSON),查询语言和互联协议,所有这些都是为了让移动应用能够访问IBM DB2和WebSphere eXtreme Scale数据网格这样的企业级数据库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