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平化设计或者说扁平化的UI风格,是今年最受关注的一个web和平面设计的发展趋势。而经常被拿来与扁平化做比较的是拟物化设计,两者的设计原则和设计风格完全相反。
设计师们或许会有疑惑,这究竟是一种能持续下去的设计趋势呢?还是只能是风行一时,昙花一现。暂且不谈未来和不管这些反对的声音,大多数设计师还是很想在自己的工作中尝试使用这一设计趋势。在这里,我们将深入了解什么是扁平化风格,追踪扁平化设计的历史根源,并介绍如何开始我们的扁平化设计。
在开始之前我必须给读者们一个提醒或者说警告:扁平化设计,可以用来设计非常漂亮而又简单的界面,但它不一定适合每一个项目。请用心想想你到底想实现什么样的视觉效果,你到底想要向用户传达什么。 什么是扁平化设计?
正如名字所示,扁平化设计就是设计风格扁平:通过移除创建3D视图所需要的比如阴影、斜角、纹理和渐变等额外的元素而简化界面。
扁平化设计的理念是仅在两维空间里完成最终的设计,而且不丢失“常见”界面所提供的任何功能。 这给设计者提出了新的挑战,因为去除装饰和效果的界面很难在设计中定义主要的动作和元素。
扁平化设计最初是希望创建更加数字化的界面和革新数字设备的开放式画布界面。扁平化设计的优秀的例子是 Mac OSX图标设计,这儿一些非常著名的Mac图标重新绘制了扁平化版本。你可以很容易地明白图标是怎么保持它们的风格和形式,甚至在去除细节、阴影和纹理的情况下。
扁平化设计的演变
历史地看,设计的趋势像风格的趋势一样在复杂和简单之间不断地摇摆。这在可视化设计领域,尤其是web和多媒体界面设计领域表现地更加明显,在这个领域里设计持续地更加短暂,而且不像传统的印刷设计那样持久。
术语“扁平化设计“是由Allan Grinshtein在设计者的版本控制系统 LayerVault中创造和推广的。在他的博客文章" 扁平化设计时代“里,Allan说明“优雅的界面是用最少的元素达到最佳的效果的界面”。这个理念是与更多修饰、更复杂的界面相比用最简化的界面更适合于界面的功能。社团在去年一直用仿真界面炮轰这个理念的基础上采纳了这个理念。 从那时起,扁平化设计得到了快速成长。大多数扁平化设计模式具有五个特征-不添加效果、简单的设计和UI元素,注重字体、注重色彩和总体最小化设计。你能在Designmodo的有关 扁平化设计原理的博客文章里找到这些特征更详尽的介绍。你还可能需要下载 扁平化UI免费界面工具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