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LUPA开源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文章 帖子 博客
LUPA开源社区 首页 业界资讯 开源资讯 Google 查看内容

第三移动OS的逆袭:依靠开源的力量

2013-4-11 10:28| 发布者: joejoe0332| 查看: 4011| 评论: 0|原作者: 人民网|来自: 人民网

摘要:   2013年的世界移动通信大会(MWC)上最引人关注的当属iOS和安卓以外的“第三势力”。四个新便携终端用软件平台(移动OS)在发布会和展会会场大放异彩。火狐OS阵营制定了“向中南美提供低价位产品”的明确战略。Ti ...
  2013年的世界移动通信大会(MWC)上最引人关注的当属iOS和安卓以外的“第三势力”。四个新便携终端用软件平台(移动OS)在发布会和展会会场大放异彩。火狐OS阵营制定了“向中南美提供低价位产品”的明确战略。Tizen阵营方面,三星电子与NTT DoCoMo计划连手实现普及。


  全球最大规模的移动通信展会“Mobile World Congress 2013” (MWC 2013)于2013年2月25日~28日成功举办。举办地与往年一样,仍在西班牙巴塞罗那,不过会场由原来的“Fira Montjuic”迁至位于数公里远郊外的“Fira Gran Via”。Fira Gran Via是规模更大的新展示会场。

  MWC 2013除了会场的变更外还有另外一个大变化。那就是“美国谷歌遁影了”(图1)。谷歌在MWC 2011和MWC 2012上连续两年搭建大规模展台,利用移动式导轨展示了采用该公司推进的移动OS“安卓”的大量终端。大力宣传了安卓的存在感。



图1:“第三移动OS”接连亮相

  谷歌在2011年和2012年分别搭建了大型展台展示了多款安卓终端,大力宣传了安卓系统,但2013年既没有搭建展台也没有发表主题演讲。而在MWC2013上兴起的新势力是iOS和安卓以外的“第三移动OS”。

  而在MWC 2013上,谷歌既没有搭建展台,也未发表主题演讲。只在以娱乐和结算为主题的部分分会上发表了演讲。

  其实,这也并不奇怪。谷歌的利润主要来自网络广告。该公司推进安卓并不是为了从中直接获利,而是通过促进移动互联网的使用,使网络广告的利润最大化。在安卓智能手机的销量已经超过美国苹果的“iPhone”实现普及的今天,谷歌大力推进移动互联网的阶段已经结束。

  而在MWC 2013上成为主角的,是iPhone(移动OS为“iOS”)和安卓之外的“第三大”移动OS群。“火狐OS”、“Tizen 2.0”、“Ubuntu Touch”和“Sailfish OS”四个移动OS争相展示了自己(表1)。这四个平台都是采用Linux内核的开源移动OS。

  这些移动OS主推的优点是“终端设计自由度高”。iPhone的设计当然是由苹果公司亲自操刀。安卓虽然是开源移动OS,但谷歌开发的“Google Play”和“Google Maps”等应用软件(以下称应用)并不是开放源码,要想配备这些应用,需要获得谷歌的认证。这一点是厂商和通信运营商开发终端时的负担,会阻碍性能参数自由的终端开发。比如,无法开发只配备Google Play部分功能的产品等。

  而第三移动OS主要通过开放的Web相关技术“HTML5”描述应用。此次备受关注的移动OS本身也不同于iOS和安卓,具备不受特定供货商控制的开放性。

  移动OS能否开拓新市场

  本届MWC上最先亮相的是美国Mozilla开发的火狐OS(图2)。Mozilla在MWC开幕前一天的2月24日召开了发布会,公开了配备火狐OS首个商用Build的智能手机实机,也就是中兴通讯(ZTE)开发的“ZTE Open”和TCL将以Alcatel品牌提供的“Alcatel One Touch Fire”。预计ZTE、TCL和韩国LG电子三家厂商的产品将于2013年夏季上市。另外,华为技术也预定在2013年下半年推出产品。



图2:瞄准中南美市场的火狐OS

  Mozilla在MWC开幕前一天举行了发布会。KDDI等全球17家通信运营商表示支持。Mozilla演示了中兴和TCL等中国终端厂商开发的实机。

  在第二天的2月25日,英国索尼移动通信也宣布计划提供火狐OS智能手机,并在互联网上公开了可在该公司智能手机“Xperia E”上试安装的火狐OS ROM版。

  火狐OS还有一个特点是,支持的移动通信运营商比较多。宣布加入火狐OS阵营的移动通信运营商在全世界达到了17家。其中最主要的是西班牙电信(Telefonica)。该公司将在巴西、墨西哥和哥伦比亚等中南美地区以及西班牙等欧洲地区上市火狐OS机型。西班牙电信称,目前智能手机在中南美的手机整体所占的比例还很低,平均只有18%左右。该公司计划该市场上推出简单而且便宜的火狐OS产品,从而实现智能手机的普及。

  这17家运营商中也包含日本KDDI。该公司不仅会在日本市场上投放配备火狐OS的智能手机,还将参加火狐OS的软件开发。主要打算在“抑制用户未意识到的数据通信”、“强化安全性”及“家长控制”等领域贡献一己之力。

  硬件方面得到了美国高通的支持。最初的终端产品全部配备该公司的通信用芯片组。在发布会上,高通公司会长兼CEO保罗•雅各布布登台强调了支持火狐OS的态度。不只是该公司拿手的高端智能手机领域,就连美国博通和台湾联发科等紧追不舍的低端智能手机领域,高通也稳稳拿下,可谓滴水不漏。

  利用安卓的底层设计

  火狐OS以前称为“Boot to Gecko(B2G)”。主要由三大组件构成,最下层是基于Linux的OS部分“Gonk”。在Gonk上运行网页浏览器“火狐”的渲染引擎 “Gecko”。因此应用全部用HTML5描述。主页的快速启动栏和解锁等系统相关功能也作为HTML5应用描述,称之为“Gaia”。构造要比安卓简单得多,Mozilla表示,“处理器性能和存储容量低的终端也很实用”。

  比较有趣的是,Gonk是由安卓内核和安卓HAL(Hardware Abstraction Layer)衍生而来。通过软件经由HAL利用GPS和相机等硬件功能。由于底层设计与安卓基本相同,因此运行Android 4.x的终端能够轻松换成火狐OS。目前,ZTE Open和Alcatel One Touch Fire的性能参数与配备安卓系统的中国低价位智能手机、即“千元智能手机”相似。可能并没有对这些硬件做太多改进就实现了配备火狐OS的产品。

  对用户的益处并不明确

  Tizen阵营的普及促进团体Tizen联盟于2月26日举行了发布会。会上公开了韩国三星电子开发的智能手机试制品(图3)。该试制品配备了最新版的 “Tizen 2.0”,已由Linux Foundation内推进Tizen开发的Tizen Project于2月18日公开。Tizen的应用主要利用HTML5开发,不过从Tizen 2.0开始还支持基于C++语言的本机应用。利用了三星电子现有移动OS“Bada”的本机应用机制。



图3:标榜“自由终端”的Tizen

  Tizen阵营在MWC开幕第二天的晚上举行了发布会。公开了三星电子开发的试制品。还分发了特订的入门书,可见其用心良苦。

  直至MWC 2013前一直担任Tizen联盟主席的NTT DoCoMo执行董事兼营销部长永田清人宣布:“2013年内NTT DoCoMo将上市配备Tizen的智能手机。”永田气势十足地表示:“至少要获得20%左右的份额,否则就显示不出影响力。”

  不过,火狐OS拥有明确的战略,那就是“以中南美为中心投放低价格终端”,与之相比,Tizen的战略并不明确。虽然永田提到Tizen的优点是“可以自由开发符合用户需求的终端”,但并不清楚最为重要一点 “想满足什么需求”。较之于对用户的好处,倒是让人感觉优先满足了通信运营商“想摆脱谷歌制约”的需求。虽然华为技术和日本厂商表示会开发相应的终端,但实际只有三星电子一家公司开发,这一点在开放性方面也令人担忧。

  用户界面考究的Ubuntu

  英国Canonical公司在自己的展区内演示了Linux发行版“Ubuntu”的移动版本 “Ubuntu Touch”(图4)。演示中利用的智能手机和平板终端安装了该公司2月21日公开的预览版。该公司称,实际配备Ubuntu的智能手机产品也“将于近期面世”。



图4:UI考究的Ubuntu Touch

  用手指从画面左端滑动至中间位置后,就会显示快速启动栏。从画面右端滑动至中间位置,则可以调出以前使用过的功能。

  用户界面只需在画面上滑动手指就能实现多种操作。比如,用手指从画面左端滑动至中间位置后,就会显示快速启动栏。如果反复地从画面右端滑动至中间位置,则可以从最新的使用记录开始显示过去运行过的功能。

  虽然没在展区内展示,但主题演讲中也出现了一款新操作系统。那就是芬兰Jolla公司开发的Sailfish OS。该公司是由曾在诺基亚负责“MeeGo”开发的技术人员成立的。因此,Sailfish OS直接继承了MeeGo的特点(图5)。顺便一提,目前的Tizen分为以基于“LiMo”的“Samsung Linux Platform” (SLP)为基础开发的Tizen Mobile(Tizen 2.0),以及主要由美国英特尔以MeeGo为基础开发的车载用途“Tizen IVI”。预计将来二者会整合到一起。



图5:直接继承了MeeGo特点的Sailfish OS

  开发MeeGo的诺基亚技术人员从诺基亚独立出来,开发了Sailfish OS。预计面向便携终端的Tizen Mobile将来将与源自MeeGo的Tizen IVI合并,目前与MeeGo并没有太多关联。

  LTE关联新技术:速度提高至150Mbit/秒

  第4代(4G)通信技术LTE也在稳步发展。华为技术在MWC2013期间发布了新款智能手机“Ascend P2”,率先支持了下行通信速度的理论值达到150Mbit/秒的“LTE CAT4”(图6)。



图6:支持LTE CAT4的终端亮相

  华为技术在MWC期间发布了新产品“Ascend P2”,支持下行数据传输速度实现150Mbit/秒的LTE CAT4。

  支持LTE CAT4以及通过捆绑多频带电波实现150Mbit/秒通信速度的另一项技术“载波聚合”的通信芯片组有高通的“MDM9225和MDM9625”。在 MWC 2013上,博通也演示了支持这两项技术的调制解调器IC“BCM21892”(图7)。这是一款整合了基带处理器和RF收发器IC的产品。


图7:还演示了支持LTE CAT4的通信用LSI

  博通演示了整合有基带处理器和RF收发器IC的通信用LSI“BCM21892”。实现了接近LTE CAT4下行数据传输速度理论值——150Mbit/秒的速度。

  演示时,与设置的模拟基站之间进行了实际通信,实现了下行近140Mbit/秒,上行近45Mbit/秒的实效速度。另外还实施了载波聚合的演示,实现了接近150Mbit/秒理论值的实测值。

  此外,博通还演示了该IC配备的省电技术“PROPEL”。功率放大器(PA)一般以固定的电压工作,但PA实际所需的电力会随通信状况而大幅变化。 PROPEL通过细微监控PA的耗电情况,为PA动态提供确实需要的电压,来削减PA的耗电量。在演示中,利用PROPEL将PA的耗电量削减了 200mW以上。

  利用LTE的新P2P通信技术也出现在了MWC2013的会场。那就是高通演示的“LTE Direct”(图8)。这是一项在支持LTE的手机终端间利用LTE进行P2P通信的技术。同样的技术还有利用无线LAN进行P2P通信的Wi-Fi Direct。在LTE Direct技术中,最开始搜索终端的Discovery在终端之间进行,之后经由基站通信。因此,优点是很少发生Wi-Fi Direct中的电波干扰问题。



图8:将LTE用于P2P通信

  高通演示了LTE相关的先进技术——将LTE用于P2P通信的“LTE Direct”。很少出现利用无线LAN的“Wi-Fi Direct”中常见的电波干扰问题。

  演示中,高通在相同环境下对Wi-Fi Direct和LTE Direct的“搜索到的通信设备”(Devices Discovered)和“连接所需时间”(Radio On Time)进行了比较。Wi-Fi Direct只搜索到了全部2000个通信设备中的74个,通信开始之前耗费了将近4秒的时间。而LTE Direct搜索到了全部的2000个通信设备,通信开始之前耗费的时间不到0.2秒。据介绍,LTE Direct除了可以用来与朋友或有相同兴趣的人通信外,还计划用于向路过店铺等的人进行宣传等用途。

酷毙

雷人

鲜花

鸡蛋

漂亮
  • 快毕业了,没工作经验,
    找份工作好难啊?
    赶紧去人才芯片公司磨练吧!!

最新评论

关于LUPA|人才芯片工程|人才招聘|LUPA认证|LUPA教育|LUPA开源社区 ( 浙B2-20090187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06705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