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LUPA开源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文章 帖子 博客

倪光南:我国政府应阻止微软OOXML的垄断

2007-7-16 09:42| 发布者: joejoe0332| 查看: 6139| 评论: 4

  7月16日早间,中国工程院院士倪光南公开撰文,就微软正在世界范围内争取选票,力图在9月初截止的ISO投票中,使其提交的一项文档标准成为国际标准的做法进行抨击,指微软只是希望更加强化其在办公软件领域的垄断地位。并呼吁中国政府对此投出反对票。

  文档标准是目前最基础、应用最广泛的标准之一,目前我们看到的电脑、网络上的表格、文档、PPT文件等都包含在内。

  今年4月,我国历时5年开发的《中文办公软件文档规范》(简称为UOF)被正式确立为国家标准,并将于今年9月1日正式实施。五月份,国际标准化组织也正式确认了OpenDocumen文档格式(简称为ODF)为国际标准。这两大标准都建立在开源的基础上。

  根据随后北大软件学院所做的相关分析,这两大标准存在75%的一致性。因此,国际标准ODF与国家标准UOF随后就两大标准的融合工作展开磋商,并进展顺利。

  这两大标准的陆续通过,也引起微软全球的高度关注。目前微软软件已经是市场上的事实标准,但两大标准的通过并最终融合、实施,意味着微软必须转而支持这两大标准,也意味着向开源LINUX低头。

  倪光南院士在文中也由此提到,“由于文档是信息的重要载体,这场文档格式的国际标准之争也是信息资源控制权之争,影响是极为深远。”

  微软随后向国际标准组织ISO提交了自己的相关标准Office Open XML(简称为OOXML),并顺利进入了快速通道。按照时间进展,微软标准将于9月2日,也就是中国标准正式实施的第二天揭晓是否同时成为国际标准。

  这一动作随即在全球引起了剧烈反响,并引发了许多业内专家和企业的担忧。倪光南院士在文中指出,微软标准一旦通过,“就可能挟老文档格式事实标准的优势,以OOXML一统XML文档格式的天下”。但实际上,微软标准至少存在四大方面的缺陷,“不适合作为国际标准,应当予以否决”。
  以下为倪光南院士文章全文:

  影响世界软件前途的文档格式标准之争

  外国跨国公司发动的一场“竞选”活动逐渐引起中国民众的关注。这是关于文档格式国际标准之争,中国究竟是支持国际标准ODF和国家标准UOF的融合,还是支持微软的私有标准OOXML,9月初将见分晓……。

  一场特殊的“竞选”活动

  几天前,中国的媒体上出现了关于文档格式国际标准竞争的报道,中国的读者开始了解到,在文档格式方面,以现有的国际标准ODF和中国国家标准UOF为一方,以微软的私有标准OOXML为另一方,正在展开一场激烈的竞争。

  但实际上,几个月前,微软已悄悄展开了大规模的公关活动,与我国企业、官员广泛联系,争取他们支持OOXML,并向有关部门递交了数以百计的支持信,以影响我国政府的投票决策。

  这本是开放的技术标准之争,无密可保。俗话说,真理愈辩愈明。正常的途径应是公开讨论,但微软却采取了大规模的私下公关,弊端是显而易见的。例如,在微软发给某些公司的信件中,承诺将协助中国企业“开发基于Open XML的产品”,但不说是否协助在国产Linux平台上“开发基于Open XML的产品”?如不是,那这种承诺就是假的;如是,那又与它不久前声称“Linux侵犯微软235项专利”的威胁自相矛盾。显然,这种私下公关使企业只听到一面之辞,难以辨别真伪,很多企业并不明白,文档格式实际上只可能有一个国际标准,如果OOXML成为国际标准,ODF和UOF就会失败,既有的文档格式只有微软的“事实标准”一种,就是最有力的证明。如果明白地说,支持OOXML成为国际标准,就会灭掉ODF和UOF,有的人就不会再支持OOXML了。

  微软的OOXML在美国首先受挫

  微软在全球展开的OOXML竞选活动在美国首先受挫。上周在美国国际信息技术标准委员会(INCITS)的一次认证投票中,微软的OOXML格式未获通过。虽然新增加的投票者大多是微软拉来的、它的“金牌认证”伙伴,但还是没有通过。有人担心反对OOXML有“民族主义”和“反对开放”之嫌,知道这个消息应该可以放心了。

  在OOXML问题上,中国的投票立场应从国家利益出发,排除外国跨国公司公关的影响。现在的情况使人想起前两年的政府正版软件采购,那时,在跨国公司公关的影响下,不少地方将“政府采购正版软件”变成了“政府采购外国软件”。我们应当记取这个教训。

  
  一、文档格式国际标准之争背景介绍

  文档是使用最普遍的信息资源,因而文档格式标准是信息领域的一个基础性标准。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微软Office软件垄断了市场,它的文档格式(即.doc,.xls,.ppt)也就成了“事实标准”。这些格式是不开放的,用户只得依赖微软的软件,而且其中包含着用户不知情的若干私密信息,从这个意义上说,用户并没有真正掌握文档信息的控制权。有些后果已经显示出来,比如,一些早期的文档用新版本软件打开,已经和当初的原样不一致了。

  近年来,应用需求推动着文档格式从封闭的、二进制文档向开放的、基于XML的文档过渡。早在5年前,开放文档格式(ODF)联盟和OASIS标准组织就着手制订基于XML的开放文档格式ODF,并于去年5月被接纳为国际标准ISO/IEC26300。

  与此同时,中国有关单位也制订了适合中国国情的、基于XML的开放文档格式UOF,于今年4月成为国家标准(GB/T 20916-2007《中文办公软件文档格式规范》)。ODF和UOF这两个标准很相似,易于互相转换。目前,ODF和UOF的主导方正在酝酿将二者融合,继续发展国际标准。

  微软因拥有二进制文档事实标准,在XML文档格式方面的动作较慢,迫于ODF和UOF的压力,它用了一年时间赶出了一个基于XML的文档标准OOXML。现在,微软正将其OOXML提交给国际标准组织ISO的“快速通道”审批,争取成为另一个国际标准。

  这样,当前在文档格式领域正进行着一场激烈的标准之争。一方面,已成为国际标准的ODF正在和中国的UOF酝酿融合以完善国际标准;另一方面,微软正在世界范围内争取选票,力图在9月初截止的ISO投票中,使OOXML成为国际标准,这无疑是信息领域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一场“竞选”活动。

  二、影响深远的信息资源控制权之争

  文档格式从封闭的、二进制文档向开放的、基于XML的文档过渡,这是软件领域游戏规则的改变,新标准将影响未来一、二十年相关软件领域的发展。

  过去,微软掌握文档格式的事实标准,获得了巨大的利益,它不仅使用户被锁定于微软的软件,也给竞争者设置了重大障碍。例如国产Office在推广中遇到的最大难题就是要与微软的文档格式兼容,尽管通过五、六年的努力,现在这个问题已基本解决,但一旦微软Office的版本升级,又会出现新的兼容问题。

  所以,对国产Office来说,采用开放的基于XML的文档格式是难得的机遇。如果ODF和UOF的融合成为国际标准,将打破微软事实标准的垄断,在与文档有关的应用领域,从此将有公平的竞争。今后,将是所有厂商(包括微软)去兼容一个国际标准,而不是其他厂商去兼容微软一家的私有标准。

  有人说,微软的OOXML如成为国际标准可以多一个“选择”,这有什么不好呢?可是,以往的历史经验表明,文档格式只能有一个标准,过去是微软的事实标准,今后,要么是ODF和UOF的融合,要么是微软的OOXML,二个标准共存的可能性几乎是没有的。

  微软本可以与世界上其他企业一起,在ODF、UOF基础上共同发展一个统一的国际标准,但微软现在却非要将自己一家的OOXML作为新的国际标准,而如果达到了这个目的,它就可能挟老文档格式事实标准的优势,以OOXML一统XML文档格式的天下。

  由此可见,文档格式国际标准之争实际上就是由谁来制订软件领域的游戏规则,是由全世界软件公司共同制订还是由微软一家来制订?由于文档是信息的重要载体,这场文档格式的国际标准之争也是信息资源控制权之争,影响是极为深远的。
  三、中国投OOXML反对票的理由

  中国是国际标准组织ISO的基本成员,中国的一票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基本成员中只要有11票反对就可以实现否决)。

  我们主张中国在ISO投OOXML的反对票。

  国际上已有很多专家论述了OOMXL不适于作为国际标准的理由。例如有的专家认为,按照 ISO的要求,作为一个国际标准必须符合一些准则,包括:精确性、通用性、优化的规则、博采众长、固化最佳科技经验、互操作性、可移植性、文化和语言适应性等等,而分析表明,微软的OOXML不能满足这些要求,因此它不适合作为国际标准,应当予以否决。我们选出对于中国来说特别重要的一些理由如下:

  1.OOXML只支持Windows一个平台

  OOXML不能在Linux等非Windows平台上实现,如它成为国际标准,将增强Windows在操作系统领域的垄断,严重危害国产操作系统的前途。

  2.OOXML包含大量微软私有标准和技术

  OOXML的文档就有6000页(UOF只有554页),包含了大量微软的私有标准和技术,而排除既有的相关国际标准,这对其他厂商构成了难以逾越的技术壁垒,并有知识产权风险(人们还记得,不久前微软就威胁说,Linux侵犯了微软235项专利)。

  3.OOXML只有微软Office 2007单个产品能实现其全部功能

  OOXML基本上是按微软Office 2007一个产品制订的技术指标,现在并没有别的产品能实现其全部功能。所以OOXML与ODF、UOF的转换器,或OOXML与ODF、UOF的互操作性是不对等的,换言之,其他产品至多只能兼容OOXML中的一部分。因此,如OOXML成为国际标准,将更加强化微软Office在办公软件领域的垄断地位。

  4.OOXML的文化和语言适应性差

  OOXML对于文化和语言的支持不够,对于中文的支持远不如UOF,不适合中国应用的需求。

  总之,OOXML不符合成为国际标准的准则。另一方面,ODF和UOF更加成熟,有多个操作系统平台上的多个产品支持,采用既有的国际相关标准,更适合中国需求,已得到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和企业的认可,所以中国应支持ODF和UOF的融合,反对OOMXL成为国际标准。

  四、中国可以对微软说“不”

  中国投票否决OOXML应考虑其后果。

  2001年底北京点击查看北京及更多城市天气预报市曾率先采购包括Office在内的国产软件,可是,那时的国产Office还不成熟,试用并不成功。自那时以来,在十五期间国家863计划等支持下,国产 Office现在已经成熟了,今天,国产Office(包括永中、金山、中文2000、普华、共创、新华、即时等等)已可替代微软Office。

  大多数人由于缺乏使用国产Office的体验,可能会认为国产Office比微软 Office差得多,事实并非如此。如果是在Windows平台上工作,使用微软Office会显得流畅些,但在Linux平台上工作,就非用国产 Office不可;如果是要编写一个商业计划书,要引用许多由电子表计算出来的数据,或者是要编写数千页的特大文档,有的国产Office也胜过微软 Office。因此,认为中国软件一定不如外国软件是不符合实际情况的。

  假如在今天,中国人全部都改用国产Office,那么不但天塌不下来,而且工作也照样能做,也许人们需要几天时间去调整使用习惯,但国产Office已能替代微软Office是客观事实,众多国产Office的用户都可以作证。看来,国产 Office可以成为大规模推广国产软件的突破口。

  中国否决OOXML可能会不利于微软Office 2007在中国的推广,但这样做反倒可以加速国产Office、国产Linux等等国产软件的推广,这对中国的信息化不会产生负面影响,反而有利于改进信息安全。如果说在2001年时,中国还不可以对微软说“不”,那么到了今天,中国已经可以对微软说“不”了。

酷毙

雷人

鲜花

鸡蛋

漂亮
  • 快毕业了,没工作经验,
    找份工作好难啊?
    赶紧去人才芯片公司磨练吧!!

最新评论

关于LUPA|人才芯片工程|人才招聘|LUPA认证|LUPA教育|LUPA开源社区 ( 浙B2-20090187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06705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