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0月落幕的甲骨文OpenWorld上,一众新品及新技术纷纷亮相,高管们的主题演讲无不传递着这样一个重要信息:存储是将是甲骨文战略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组组与EMC、NetApp和惠普针锋相对的对比数据似乎昭示着甲骨文在存储领域的欲望与野心。 在大会结束一个月之后,甲骨文公司系统事业部总监Marshall Choy来到北京,向媒体记者对硬件新品进行了一个全面的梳理,并详细介绍了甲骨文的集成系统战略。“甲骨文的整个设计和集成总目标是要把性能和价值提升10倍,这不仅限于把不同组件组装到一起,而是涉及到各个架构的设计和各个层的核心设计。”
甲骨文公司系统事业部总监Marshall Choy,他手中拿的是甲骨文刚刚发布的第二代处理器——SPARC T4处理器 Exa家族日渐庞大 大数据不可忽视 Choy谈到甲骨文的集成策略时表示,与过去十年市场上通行的在水平层面上不同技术不同厂商的集成相比,甲骨文的做法是拥有从应用到磁盘的各个解决方案,便于把每个架构进行综合的集成,从而实现简单化和总体拥有成本的降低。
甲骨文的6大系统,左边是5套专用系统,右边通用系统(超级集群系统)。我们已经比较熟悉的是Exalogic和 Exadata;Exalytics和Big Data大数据机可以和其他的系统共用,也可以单独使用通用系统SPARC SuperCluster继承了甲骨文专用系统的一些特征,同时也具备Exadata和Exalogic的某些功能特性 甲骨文提供内置云服务的集成化系统和设备,包括Oracle Exadata数据库云服务器、Oracle Exalogic中间件云服务器、大数据机(Big Data Machine)、数据库机 (Oracle Database Appliance)、Exalytics商务智能云服务器在内的专用设置的集成化系统,以及包括SPARC SuperCluster在内的通用设置的集成化系统。 Oracle Database Appliance数据库机与Exadata针对高端数据仓库的定位有所不同,它是针对部门级和中小企业应用,具有部署速度快、易于增长和使用付费的特点。 Exalytics商务智能云服务器是一款集成设计的内存软件与软件系统,支持BI基础套件以及内存平行分析,具有交互式可视功能以做出实施快速的分析。 Oracle大数据机是一款新的集成设计系统,其中包括开源Apache Hadoop、Oracle NoSQL数据库、Oracle数据集成Hadoop应用适配器、Oracle Hadoop装载器以及开源R。它与Exadata以及Exalytics组合提供了一个端到端的大数据解决方案,对大数据进行获取、组织、分析以及挖掘其价值。 路线图步幅加快 将集成系统进行到底 Oracle SPARC SuperCluster T4-4是甲骨文最新的SPARCT4-4平台,其中支持Exadata存储单元、ZFS存储以及Exalogic Elastic Cloud。 Choy介绍说,传统数据中心架构客户可以在现有的半机架配置上进行部署,运行现有数据而不需要重新写代码。随着数据量和应用的增加,可从半机架升级扩展至全机架配置,并从 SPARC T4节点升级到T5节点。
![]() 针对存储容量增加的需求,SPARC SuperCluster可以增加Exadata Storage扩展机架以及Sun ZFS Storage 7420,相应地提高IO性能和存储容量。Choy表示,在一个完整的SPARC SuperCluster中,最高可以扩展至8个全机架存储,每个机架4个节点。 谈到相比竞争对手的优势时,Choy解释说:“甲骨文有一个软件和硬件的综合解决方案,可以重新设计架构甚至是全新的架构,SAP有很好的软件,IBM的芯片速度很快,但他们的其他方面是依赖于合作伙伴的。” 甲骨文中国区系统事业部销售咨询部高级总监潘榆奇补充说:“IBM数据库是一个非常好的数据库,但甲骨文的产品都是基于开放的数据库,Oracle 数据库机、Exadata、Exalytics等容易集成,数据从输入到最后生成数据报告的整个过程当全部用开放的数据库,不需要做数据迁移和转换。而 IBM的数据库是一个非常专有的数据库,任何用IBM的企业必须把迁移到数据库上面去,迁移完了以后再做分析。这是甲骨文与竞争对手很大的差别。”
![]() Choy展示了甲骨文2011年的战略路线图,相比2010年整个进展有所加快 Choy强调说,集成设计是甲骨文高度重视的一个战略方向,以计算与存储作为战略核心以及传统业务,利用软件与硬件更好地集成,最终形成甲骨文独有的集成化系统。 当被问及甲骨文与思科EMC所合作的VCE关系时,Choy向ZDNet记者表示,甲骨文的集成是基于开放的标准,在保证单个构件优势的同时,也不 会忽略和合作伙伴的合作。他认为,从管理和支持的角度来看,有时候由一家厂商做系统的体验与很多厂商共同来做的体验是“无可比拟”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