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LUPA开源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文章 帖子 博客

何京翔:英特尔担当开源软件16年的幕后英雄

2011-6-19 16:16| 发布者: joejoe0332| 查看: 2916| 评论: 0|原作者: CIO俱乐部|来自: CIO俱乐部

摘要: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本届软交会上我们特别邀请到了英特尔亚太研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何京翔博士与我们分享英特尔的开源技术和软件创新战略。何博士,跟我们的网友打声招呼。   何京翔:各位网友大家好。 ...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本届软交会上我们特别邀请到了英特尔亚太研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何京翔博士与我们分享英特尔的开源技术和软件创新战略。何博士,跟我们的网友打声招呼。

  何京翔:各位网友大家好。

  主持人:大连软交会今年是第九届了,英特尔也参加了八届了,应该说英特尔对软交会一直很支持,您参加本届的软交会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何京翔:软交会的规模是很令人震撼,这么大规模,这么多业界的软件人士都来了,而且还很有深度。今天早上我听了两个讲座,看了一些展览,一些项目非常有深度,特别是国内已经开展的互联网很实际的应用非常好,这是我没有想到的。这比我从媒体上看到的更多一些。我觉得这个发展非常快。

英特尔亚太研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何京翔博士

  主持人:确实是这样。本次论坛上您的演讲围绕创新和开源比较多一些,你能给我们详细介绍一下英特尔在开源方面的贡献吗?

  何京翔:创新是我们的基因,我们在一直否定自己的过去,创造自己的未来。英特尔在软件方面投入很大,我现在所在的英特尔的软件部门已经有了十几年的历史,我们在开源上的工作开始了更长的时间,参加开源社区可以追溯到16年前,我们在开源方面不断的投入,从某种意义上讲,英特尔是开源社区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积极推动着和贡献者,如果仅仅靠几个所谓的软件商是不够的。开源这一块是整个软件系统很重要的一部分,开源一般都是从一些比较小的厂商开始一点点做,对我们来讲,更多的选择是我们一直主张的理念,无论从硬件来讲,我们的硬件是开放的系统结构,从软件上我们也积极的支持在各种层次上的开源软件的开发,我们一直在支持、大力推动开源软件的开发。

  主持人:确实是这样,大家固有的印象就是英特尔是一个芯片厂商,它抓住了互联计算的时代,所以您今天的演讲应该会给大家一个很大的惊喜。

  何京翔:随着我们现在技术的发展和用户的需求,在过去的模式下,简单的PC、笔记本电脑,以window为主的操作系统不能满足大家的需求了,现在要面向更多的个性化设备,英特尔在开源方面有了这么多年的积累,我们就用我们在开源方面的经验和业界合作,在专业方面走一条新的路子。

  主持人:你刚才说从1995年英特尔就开始关注对开源社区的支持工作,那么会有多大的团队来支持这个工作?

  何京翔:全球支持这个工作的团队大概有几百人,在中国我们有两百多人在做开源的软件开发。所以这个是相当大的投入了。几百人的公司已经是一个中型的软件公司了。

  主持人:能给我们透露一下未来的计划吗?

  何京翔:我们有一个比较系统的计划,英特尔的开源前端是MeeGo,还有嵌入式。在这个里面,我们怎么能够使得比如说Linux采用不同的嵌入环境之后,怎么使得它更好地嵌入到系统里面就是我们在做的事情。然后,在后端数据库和数据中心这一块,方案这一块,我们也有专门的基于开源的一个项目。所以我们真正是在从一般的平板电脑、电话和嵌入设备到后端,我们都有人来做开源的项目来支持这个计划,我们不可能只顾一头,这是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我们必须完整的完善它,使它越来越清晰,未来五年、十年中国互联网的方向,我们希望大家能够基于慨也能够享受到技术的优势。

  主持人:您刚才提到计算,英特尔一直在提倡建立端到端的、平衡的云计算,您能解释一下吗?

  何京翔:平衡计算的概念就是说真正的预算到实现的时候不可能把所有东西都包括在里面,数据中心处理能力受到障碍,包括现在国内一些著名的互联网企业,他们很头疼,如果让他们的数据中心扩大十倍是很不切实际的。只是单独扩张数据中心的能力,可能这都达不到。第二,带宽恐怕也支撑不了。像大连这样的中级城市,如果说在一个现代化的楼里面有上千户的住户,大家同时看某个电视剧,全国或其他的,这个时候你的带宽能不能承受得了。再一个,我们可以看到,未来是以用户为中心,讲究用户体验,所以我们提出因地制宜、因人制宜,你是用什么样的设备在访问,然后我给你提供相应的服务,还要看你是谁。

  我们要往设计里囜方面去考虑。因为你的计算全都放在你那边,刚才我说道了,云本身这个东西是能力的问题,有带宽的问题,再加上用户体验的需求,不可能一个就满足所有的事情。我们不是为了做云而做云,最终的目的是使得用户能够有最好的体验,能够满足他们的需求,这种最终目的。所以我们所谓平衡就是说应该是什么时候能够把该做云计算的时候做云计算,该设备不具备的时候,有些计算是在云范围做的,如果本身有计算能力的时候,我会把计算能力分配到下面,再一个在设计框架的时候,也不是所有的东西都在里面,好多东西是可以分布的,不是所有东西都在计算中心。

  但这不是唯一的模式,特别是能不能达到最后我们用户体验的时候,它是不是能够满足这些东西,其实这是很关键的东西。特别再想到,在互联网时代,所有的设备上需要什么时候计算,什么时候发到云上去,这些东西需要在做系统结构时要考虑到的,它肯定是一个分布,这就是我们讲的所谓的平衡的云计算的概念。

  主持人:您提到平衡的云计算涉及到两个问题,这个技术支撑有哪些?

  何京翔:首先你要有一些最基本的设备,要有云计算所需要的设备,云计算所必须的网络服务,必须先在你的电信厂商能够有足够的服务,光有服务不够,还要有消费,他们有什么时设备,这些设备是不是有一定的系统来支持。你在考虑的时候,有些技术会推动,但是用户要能够到了大规模采用和支持的时候一一拉就达到这个结果了。包括以前英特尔推过很多技术,可能市场还不成熟,这需要大家的认可度,是一个天时地利人和的事情。

  主持人:开放式的云计算的标准?

  何京翔:我们现在想的是开放有几个方面,一、从构建上,基于是开放标准的,因为数据中心,特别是到未来的数据中心有几十万台服务器,不可能都是一个牌子的,所以网络设备,服务器要标准,甚至自己的方案也要有一定的标准,兼容性要好一些。这是最底层的,往上要的硬件都要有标准。然后,网络设备上互联网的标准已经存在了,再往上,到设备这一端,首先服务要有标准。然后再一个标准就是说对物理设备的管理上需要标准,就是服务中心的管理,不同厂商提供的服务器怎么能够让人去管,需要通过技术去管,这个标准应该是开放的。然后在终端设备的管理,像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这么多,他们可能访问的服务是相近的,因为是云服务嘛,但他们的管理是参差不齐的。如果我想要做到因人制宜、因设备制宜,这个标准不能是封闭的,我们是不同设备不同厂商的,所以需要这方面的管理,工作很多。这也是让IT人保持工作的一个动力。


酷毙

雷人
1

鲜花

鸡蛋

漂亮

刚表态过的朋友 (1 人)

  • 快毕业了,没工作经验,
    找份工作好难啊?
    赶紧去人才芯片公司磨练吧!!

最新评论

关于LUPA|人才芯片工程|人才招聘|LUPA认证|LUPA教育|LUPA开源社区 ( 浙B2-20090187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06705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