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互联网是海洋,那么微软就是海洋中的一个孤岛,它只不过占据了用户的桌面。”这是Sun公司首席开源官SimonPhipps在日前举办的“2007开源中国、开源世界”论坛中的一个观点。开源软件正在主导一场免费应用与微软之间收费应用的竞争。 中文办公软件文档格式标准UOF在今年5月成为国家推荐性标准,并将于9月正式发布实施。因有中国政府的支持和在中国市场推广的巨大潜力,从其诞生一来,就受到国际各方的广泛关注。有评论认为,UOF标准的推广应用,意味着长期挣扎在跨国公司造成的事实垄断阴影里的国产软件企业,或许将迎来新生。 红旗中文2000公司董事兼总经理胡才勇表示,现在微软流行的版本对十年前的 Word文件已不能“精确”地支持,自微软Office2007版本起,微软放弃了原有文档存储格式开始采用OpenXML文档存储格式后,微软新老版本文档格式兼容问题更加突出。而UOF作为一个开放的文档格式标准,可以保证任何用户今天保存的文档不会在未来因为技术因素而出现“打不开”的问题。 在行业办公套件方面,UOF的出台实施表示我国对文档格式的重视与保护。而在微软最为牢固的阵地上,开源软件厂商对桌面的进攻也将更猛烈。在本届论坛上获悉,海尔、七喜分别与Canonical公司签约,在其外销海外的电脑中预装该公司生产的Linux软件系统Ubuntu。 作为Linux软件中最著名的桌面操作系统产品,Ubuntu目前拥有600万用户,创立者马克·沙特尔沃思表示所有OEM厂商预装ABUNTULINUX都是免费的,据了解,目前国内选用Ubuntu操作系统最大的客户是浪潮,超过10万机器中已经选用了UbuntuLINUX操作系统。海尔销往海外市场的部分产品也选用了Ubuntu操作系统。由于LINUX是免费的操作系统,而且该系统安全性及维护性十分高,因此用户正在一台机器中安装两个操作系统,这对PC厂商来说无疑是一个极具吸引力的卖点,而且未来的软件商业模式一定是免费的。 在6月21日举行的“2007开源中国 开源世界 -- 开源运动与中国信息产业发展高峰论坛”上,UOF 标准再次被媒体和开源界津津乐道。而Sun公司首席开源官 Simon Phipps 先生和红旗中文2000公司总经理胡才勇与媒体的一席对话,也让我们欣喜地看到,中国开源与标准有信心打破跨国公司的垄断。 中国开源运动的力量在不断壮大 (问):2006年5月,中国最大的 IT 应用服务运营商中企动力宣布成功收购国产软件先行者红旗中文2000公司,这一年多来红旗中文2000公司的发展情况如何? 胡才勇:这一年来,我们公司有了很大规模的扩张,员工人数由当初加入中企动力时的七八十人发展到如今的三百多人,而且仍在不断扩充,年底计划是扩大到500人,这些人员主要是技术研发人员。同时红旗中文2000公司全面加强了与 OpenOffice.org 的合作,我们将安排超过50名工程师进入 OpenOffice.org 的研发体系里,贡献我们开源的成果。 (问):请胡总简单介绍红旗中文2000公司产品 RedOffice? 胡才勇:RedOffice 是红旗中文2000公司基于开源软件研发出的办公软件,具备跨平台运行能力,支持 UOF 国家标准和 ODF 国际标准,是一款可以完全和微软全面竞争的办公软件,并且已经在国产办公软件里占据很大的市场份额。 问:我们了解到在今年5月举行的 OpenOffice.org 高峰论坛上,红旗中文2000公司与 Sun 公司签署了 OpenOffice.org 项目的全面合作协议。Sun 公司如何看待这次与红旗中文2000公司的合作? Simon Phipps 先生:OpenOffice.org 是个很大的开源社区,Sun 公司在里面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此次合作,对 OpenOffice.org 和红旗中文2000公司都是双赢的局面:对红旗中文2000公司的长远发展非常有利,OpenOffice.org 的力量也会得到壮大。我们之所以选择与红旗中文2000公司合作,也是看中其在中国开源运动的重要地位和扎实的开源技术水平。 胡才勇:与Sun公司签署OpenOffice.org项目的全面合作协议,我的第一个感触就是开源企业必须融入开源社区才会有真正的快速发展。这次和 Sun 公司签署的全面技术合作协议,以及基于此前 OpenOffice/StarOffice 核心技术团队给我们技术队伍所给予的指导和培训,相信我们的技术团队会快速成长。我们对 OpenOffice.org 的理解会快速的加深,并会在较短的时间内进入核心项目。同样的,我们超过50名的技术人员直接进入 OpenOffice.org 的开发,既能使这些工程师快速成长,更能使 OpenOffice.org 增加一些有组织、有纪律的开源贡献者,真正做到开源社区和开源企业的双赢局面。 中国开源与 UOF 标准前途光明 (问):请两位介绍关于 UOF 标准和 ODF 标准在中国的进展?UOF 标准和 ODF 标准的区别大吗? 胡才勇:UOF 标准是指《中文办公软件文档格式规范》国家标准,简称“标文通”,今年5月份已经作为国家推荐性标准正式发布实施,版本号为 GB/T20916-2007。在标准方面,我愿意多做介绍。 UOF 标准在2002年开始制定,2003年纳入到国家标准制订计划中,经过5年的努力,终于正式成为国家的文档格式标准,这同时意味着中文文档开始有了自主格式标准。UOF 标准是一个开放的标准。我们红旗中文2000公司参与了 UOF 标准的整个制定过程,对标准的测试和整个集成应用、推动相关产品的开发也做了大量的工作。 此外国际上的文档格式标准,简称 ODF,已在2006年5月5日被国际标准化组织正式确认为国际标准;该标准受到了很多国家政府的青睐,包括美国马萨诸塞州政府、德国慕尼黑市政府、新加坡国防部、法国财政部等政府机构都宣布支持这一标准。 国家标准 UOF 和国际标准 ODF 都是开放的文档格式标准,两者的互通性和融合度非常高。目前我们正在做的工作是使 UOF 标准和国际 ODF 标准融合起来,使之成为国际标准的国内对应标准,促进中国软件彻底走向国际舞台。 (问):UOF 标准是否是强制性标准?您认为 UOF 标准的颁布实施,将会给广大软件厂商和用户带来什么好处? 胡才勇:UOF 标准是国家推荐性标准。我认为一个开放的文档标准可以真正为国产软件挣脱国际垄断巨头的束缚,为国产软件自主创新的实践创造良性的环境。随着 UOF 作为开放性标准颁布实施,将会给所有软件厂商带来巨大的好处,对用户具有很大的保护作用。比如微软低版本的 Office 打不开高版本的文件,现在微软流行的版本对十年前的 Word 文件已不能”精确”地支持,自微软 Office2007 版本起,微软放弃了原有文档存储格式开始采用 Open XML 文档存储格式后,微软新老版本文档格式兼容问题更加突出。而微软放弃老版本后,第三方厂家却又很难去支持,其主要原因就是因为微软的文档格式是封闭的,而且还有许多知识产权的陷阱。这样的一个恶果就是,一个用户使用封闭性文档格式越久,用户就越受制于相关公司。因此一个封闭的文档格式可以轻易地把用户、本国企业全部陷入一个被彻底控制地境地中。而 UOF 作为一个开放的文档格式标准,可以保证任何用户今天保存的文档不会在未来因为技术因素而出现“打不开”的问题。 (问)中国政府是否有详细的时间表来具体推动 UOF 标准? 胡才勇:我们目前从政府得到的第一个时间表,是今年9月1日 UOF 标准将会正式实施。同时我们也已经得到国家某些部委的承诺,当 UOF 标准成为国家标准以后,向他们上报的文件都会要求采用 UOF 标准,同时国信办会主导一些非常重要的部门采用 UOF 标准格式作为一个试点,逐步让政府里对内对外的公文,全都采用 UOF 标准格式。所以,具体的时间表,我相信当第一个时间表完成以后,马上就会有第二阶段的时间表出来,一步一步,踏踏实实地推进 UOF 标准的应用。 我所了解到的信息是,各地方对开源软件的认识或推动的力度与方法是不太一样的。像北京就是最早采用开源软件的城市,而广东省是开源软件最务实的推进者。现在有很多省都有开源软件推动中心,像浙江、福建、江西等,全国各地也有很多省级政府开始认识到开源软件的重要性。 今天我在论坛碰到一个香港的朋友,他说知道了 UOF 标准已经成为国家标准以后,非常的高兴,他希望在香港和澳门也来推进 UOF 标准。我们相信 UOF 标准在业界里是大受欢迎的。 UOF 标准在教育领域里的推动现在应该是许许多多人都已经彻底意到了。就在前天倪院士主持了一个中国工程院信息咨询会议,我也参加了,教育部里某个司长也参加了。UOF 标准在会议里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议题,大家都谈到了现在教育领域里存在的主要问题,相信 UOF 标准在教育领域里也会得到一定的重视。 (问)有一个数据说,开源在2006年创造了20亿的市场价值,在今年将达到60亿市场价值,胡总如何看待这个变化? 胡才勇我始终对开源软件抱有很大的信心。近些年中国开源软件的发展速度非常的快,这是一个可喜的变化。目前市场上很多用户,包括政府,像广东省的政府,已经非常支持开源,并且愿意采用开源软件。为什么这个会议会在广州召开,广东省政府提供资料显示,要求各地政府制定采用开源软件的时间表和计划,广东省省政协委员会列出了开源软件的目录,以供大家来选择。这是一个最可喜的变化。我相信等用户都开始大量接受开源软件的时候,它的发展速度会更快,所以我觉得这种价值的变化是很好理解的。 微软战胜开源了吗? (问)您认为微软战胜开源了吗? Simon Phipps 先生:我们所了解到的信息是,在互联网技术上,微软实际上已经输了。微软目前的优势是在桌面操作系统。您认为他已经战胜开源了吗?并不尽然,从现在所掌握的信息来看,微软也已经在向开源靠近。 胡才勇:我认为你说开源软件为什么打不过微软,第一这是判断的标准,没一个开源软件像微软那么赚钱,微软赚的钱是最多的,这是一个直接判断的依据。其实微软从它的产生,包括早上几个嘉宾都提出来,微软其实很喜欢开源软件,也离不开开源软件。他用了许多开源软件的东西。昨天我看到一篇文章《微软喜欢开源软件八条原因》,可以想象它用了开源多少软件。 (问)请问 Simon Phipps 先生,通过 Sun 公司 CEO 和 Linux 的创始人博客的对话,Sun 公司和 Linux 将来有无合作的可能? Simon Phipps 先生:我不能预测未来,但是可以根据我过去的经验来回答这个问题。Sun 公司与其他的开源社区一直保持着密切的交往。在他们的博客对话后,双方表示都愿意坐下来探讨未来的合作。我觉得将来的合作是可能的,只需要找一个合适的机会开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