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4日,Google作出了暂缓对Android 3.0开源的决定,这让业界颇为困惑:一向大力支持开源的Google,为什么要对本身就是开源的Android系统进行源码开放限制呢?在平板高速发展的关键时刻,暂停对首个专为平板而设的Android系统开源,这又有什么原因呢?本文,笔者将逐层解析这一事件对于平板发展趋势的纵深影响。
一、破局:理性面对Android 3.0暂缓开源 对于暂缓开源,Google官方给出的解释是:“Android 3.0‘Honeycomb/蜂巢’系统是针对大屏幕尺寸设备重新设计的一款系统,在小部件、多任务、浏览、通知和个人定制等方面都有所改进。尽管我们很高兴向Android平板电脑提供这些功能,但在将这款系统移植到手机等其他设备的过程中,我们还有更多工作要做。在此之前,我们决定不对‘蜂巢’开源。”
诚然,Android系统近期的变化的确太快,从Android 2.2(Froyo/冻酸奶)的普及,Android 2.3(Gingerbread/姜饼)设备的上市到Android 3.0(Honeycomb/蜂巢)发布三个阶段,只用了短短几个月时间,而回顾刚刚过去的2010年,Android共完成了四个版本手机系统的更新,如此频繁的更新系统,容易导致应用或硬件兼容性问题,造成系统运用的混乱与终端产品的分化,这对于用户、厂家、开发者来说都不是一件好事,所以Google才有意放慢步伐,以使各方步调一致。
不管Google暂缓对Android 3.0开源的真正原因是什么,一个结果是可以预见的,那就是,在Google的强力干预下,今后市场上的Android平板和Android手机将有更好的用户体验,平板和手机间的品质差距将会缩小,同时两者的定位将会找到一个平衡点,而Android系统的形象会因此得到进一步提高和巩固。
不论暂缓对Android 3.0开源的动机何在,它至少可以保护曾为Android 3.0开发提供支持的终端巨头(如摩托罗拉、三星、LG等)的利益,所以延迟Android 3.0的开源时刻,也令其战略合作伙伴的产品有较充裕的时间领先。不过,无论Android 3.0是“短期暂缓”开源,还是“无限期推迟”开源,也无论Android 3.0将来是否会支持手机,上述两个结果对Google来说都是确定的好处,但对于终端商特别是平板厂商来说,却会带来不确定性极大的多种结果,而不管最终是哪一种结果,终端商都处于被动状态。所以,从长远和务实角度,终端商不宜把自己绑在Android 3.0这一棵大树,应该未雨绸缪,寻找可以由自己把握主动权的破局之路。
二、思考:发现Android平板的价值本源 Android平板要找到破局之路,必须吃透Android的发展规律,找准Android的前进方向,才有可能摆脱被动局面。要研究Android的前进方向,看其新版本系统比旧版有什么改进,无疑是最直接有效的方法。
目前,Android操作系统的主流是Android 2.2,因此,我们可以看看新一代Android 2.3系统的十大更新:1、新的界面风格,整个UI以黑色为基调;2、更加详细和省电的电源管理;3、NFC近场通信;4、支持多摄像头;5、加入SIP(网络电话)支持;6、键盘改进、文字输入体验强化,减少误触和支持文字、数字免切换混合输入;7、增加一键复制粘贴功能,文字选取方式改为双游标选择;8、新增下载管理器;9、游戏性能优化,支持六轴陀螺仪感应器,提高了OpenGL ES的效能;10、多媒体功能增强,支持VP8和WebM视频格式,加入AAC和AMR编码功能。
对于第1点更新,表面上看,只是人机界面的改变,进一步取悦用户,但当看到第2点更新的时候,我们应该对UI的基调为什么选用黑色提出疑问,因为用在移动终端上的TFT屏,绝大多数为“常白”屏,在亮度一定的情况下,黑色背景会比白色背景更费电,Android为何把两个相悖的特性放在同一个版本的更新之内呢?其实,对于TFT屏,背景为黑或为白,所耗的电量相差不大,但在OLED屏幕上,黑色或深色背景则会比白色背景更加省电,所以选用黑色背景,跟现在越来越多的手持终端使用OLED屏的方向是一致的,与上面提到的Android 2.3特性2也是一致的,由此,我们可以看到Android系统改进的本质趋势之一,那就是追求更低的功耗、更长的续航时间与更好的显示技术。
Android 2.3系统的更新特性3、4、5,均为注重交互性的应用,这些交互性又都需要建立在高效的互联网基础之上,它们共同提示的一个本质特性就是,新的Android系统进一步提高并优化了互联网信息交互的重要性,这也从侧面体现出移动互联网(包括Wi-Fi、3G/4G通讯网络)将在终端设备得到更好的应用支持。
Android 2.3系统的更新特性6、7,则是为了加强人机交互体验,这两点改进,从正面来看,是Google的技术改进,这些技术改进可以降低系统对输入设备(即触屏)的要求,但从侧面来看,Google在几乎每一个版本Android的升级中都有涉及人机对话(尤其是触屏输入)的改进,说明深谙用户诉求的Google深知用户对当前的人机对话体验的建议,并在不断改进。对于用户的体验需求,Google已用实际行动表现了其态度,那么作为终端商,也应该有所表示,比如为用户提供包含诸如高精度多点触控电容屏、高灵敏度麦克风、高舒适度的外接键盘等部件的产品,以提高用户的人机交互体验。
Android 2.3系统的更新特性特性8、9、10,则是Android从一般应用、游戏和多媒体应用三个方面对用户应用体验的提升。终端厂商如何在这方面紧跟Google的步伐,为用户提供更好的应用体验,笔者认为除了在产品硬件的选用上下功夫外,还可以结合UI定制和提供优秀的预置软件等方法,从软件整合方面入手。
综合看来,Android 3.0系统虽然更加先进华丽,但因Google作出了暂缓开源的决定,目前绝大多数终端厂商均无法提供Android 3.0系统的产品,然而,即使Google现在就马上开源,Android 3.0也未必比Android2.X更适合用户。一方面原因,是来自“蜂巢”系统自身的问题,据国外调研机构分析师引述Xoom用户的话称,蜂窝的界面过于复杂,让人感到困惑,要花精力对它进行研究;另一方面,目前Android 3.0未能得到很好的软件支持,截至3月底,只有寥寥可数的14款应用程序为平板原生设计,其余几十款的应用全部由手机应用缩放而来,总体软件数仍在百余款徘徊。也正因为这两方面的原因,令目前的Android 3.0平板销售遭遇瓶颈,爱国者电子的CEO曲敬东目前也不看好Android 3.0,他认为,新的操作系统,对7英寸平板电脑没有更必要的作用,Android2.3足以支撑用户的要求,可以运行QQ,上网,写文档,甚至通话等。 Android系统自问世以来一直更新不断,Android平板终端商没有办法准确预测下一版本的系统会有什么具体的新特性,无法也不应该完全按照Android的最新进程前进,而应回归本质,从用户角度出发,积极把握用户实际需求,再对Android的发展方向作出理性的判断和灵活的布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