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1日消息,短短18个月内,Android就从1.0升级到了2.2版本,历经了5次更新、过程让人目不暇接,Android系统有了重大革新并改善了许多初期缺陷。仔细分析过去5次更新,我们不难发现Google已经从过去的“AppleiOS模仿者”转型为“AppleiOS挑战者”,两大科技巨头未来的战场不仅在智能手机与平板电脑,还要延伸到电视、汽车等领域。 Android系统18个月蜕变之路 虽然距离首款搭载Google Android系统的智能手机产品问世至今仅18个月,回首过去,我们不禁讶异这个以Linux为基础所发展的操作系统平台已有如此长足的进步。从HTC Dream(G1)到Google Nexus One,从Cupcake版本到Froyo版本,Android 系统不仅经历系统版本的一次次升级,同时也产品本身也有巨大的变化过去的演进历程可谓充满艰辛。2010年5月通过GoogleI/O大会的召开,Google高调宣传Android具备了与Apple iOS系统分庭抗礼的实力。 近来Google Android系统在智能手机市场上的成功让新发表的Android2.2版本备受关注。在2010年5月20日的 GoogleI/O2010大会第二天议程中,代号为“Froyo”的最新版操作系统揭开了神秘面纱。会议中Google通过许多数据为Android系统的成功提供佐证,包括至2010年第一季度为止,每天使用搭载Android系统的智能手机的新用户已超过10万人。目前Android系统阵营拥有超过60款终端产品,与全球59家电信运营商合作销售至48个不同的国家和地区,超过21家OEM品牌商推出了搭载Android系统的产品。虽然在第三方支持软件方面目前Android仍落后AppleiOS有一段差距,但拥有超过5万款应用程序以及超过18万名软件工程师的投入研发已使Android稳坐第二位。 随着客户基础的日渐增加,越来越多运营商选择加入了Android阵营的大军之中,移动广告公司AdMob于6月发表研究结果指出超过70%的 iPhone软件研发公司计划在六个月内同时为Android编写应用程序。预料未来“跨平台开发”的比例将由目前31%上升至47%,另外接近半数(48%)的Android软件研发公司也有意涉足iPhone应用市场。越来越多公司转向Android系统的动力来自于MOTO Droid等机型的热卖,加上Android近几个月的快速成长也有推波助澜的效果。而比起iPhone市场上超过14万个应用软件数量,目前Android市场规模相对较小,其软件产品也有更多的机会脱颖而出。 Android 2.2系统重大变革 在Android 2.2操作系统发表会上,不难发现新版本与以往相比有着明显的改变和提升。最明显的变化来自于是系统速度的加强,事实上 Google研发团队将速度的提升放在了改良计划重要性排名之首。官方指出新版本加入了Just-In-Time(JIT)技术,该技术可帮助程序运行速度相比过去提高100%至400%,最明显的结果就是执行游戏效果:在同样使用Google Nexus One手机的情况下,搭载Android2.1 版本系统的游戏画面更新频率(FPS)为每秒29次、而使用Android2.2版本的系统的FPS性能则提升到每秒41次。 移动上网的热潮让手机流览器的速度成为瞩目焦点,过去iOS上的Safari浏览器消耗流量大、读取网页速度慢的缺点令许多使用者诟病,许多科技玩家甚至早已用其它第三方浏览器取代了Safari浏览器。这次Google在新系统上特别针对过去已受到许多好评的流览器进行了性能最佳化、还加入了其最新的“A8技术”使其运算能力提升100%至200%,Google团队号称新版流览器是世界上最快的手机流览器,在现场对比中,其速度不仅超越了前身 Android 2.1版本内的流览器,更以明显优势领先于Apple Safari。由于众多网络视频内容仍以Flash格式为主,Android 2.2版本还增加了对Flash 10.1的支持,对网络视频、网页游戏的支持将更为完善。 与Apple潜意识忽略企业市场不同,Google一直以来都十分注重企业客户的需求。新版本系统拥有更出色的企业支持功能,并增加了超过20项新特色:包括对Microsoft Exchange服务器的支持、另外增加了资讯安全管理人员对设备管理的API接口等,以前在Blackberry机型上拥有的手机远端清除内容功能也已经加入,增加了手机资料的安全保护。在增加系统功能方面,Android 2.2加入了USB及Wi- Fitethering(网络共用功能),可方便实现手机与笔记本电脑共用3G移动互联网连接。过去传闻中支持Wi-FiHotspot的功能也得以成真,这意味着使用者可将自己手机通过Wi-Fi网络对周边设备分享3G网路。另一个为人所称道的是改进程序安装更加的人性化和便利,在Android 2.1版本之前,第三方程序都必须安装在手机内存中,于是在安装大量软件或者当单一软件档过大时,容易出现手机内空间不足或者拖慢系统速度的现象。新系统则支持程序安装至外部micro-SD记忆卡内,相比过去带来极大的弹性。 Google“大平台战略”的未来 相较于全球PC市场9亿的使用者,2008年全球手机用户约40亿,着眼于全球手机市场的用户更多,且应用服务仍处在发展初期,Google判断这是延伸过去成功经验的机会,决定投入大量资源研发以Linux系统为基础衍生而出的Android系统。主因在于除了搜索引擎之外,Google在个人电脑上应用的扩张并不如预期般顺利,主因在于最大竞争对手微软不但拥有PC操作系统的垄断性优势,还捆绑了多数粘着度较高的应用,如Office等软件。作为未来发展战略的重要关键,Google的梦想是逐步完成“让Android系统平台随时随地替每位使用者提供资讯”这个远大梦想。 回溯Android系统发展之初,Google从2007年11月开始向电信运营商、芯片厂商和手机品牌运营商宣传OHA(开放手机联盟)计划,并立刻取得中国移动、MOTO、Qualcomm、HTC和T-Mobile在内的多家运营商给予支持。Google希望藉由OHA成员的同盟壮大市场上的认同度,也希望通过OHA联盟成员的能力来强化与加速Android市占率的扩张。OHA联盟成员涵盖了各国电信运营商、手机品牌厂商、手机硬体与软件供应商,通过与电信运营商、设备供应商和其他有关各方构成深度的合作伙伴关係,同时借助建立标准化、开放式的移动电话软件平台,在整个移动通信产业内形成一个开放式的生态系统,最终目的是提供更有吸引力的产品特色、应用和服务。 目前Android平台对整个移动通信产业上下游运营商的吸引力不外乎下列几个:系统开放性、丰富的第三方应用软件数目,以及操作系统与 Google服务免费。根据Vision Mobile Research的研究指出,从软件的研发成长与所获得的利润来看,研发手机用操作系统所需成本约为5亿美元,但直接在每支手机上产生的附加价值却仅2.5美元,这样的比例远不如以10万美元为成本开发的应用软件与服务所获得的附加价值来得多。 Android开放式操作系统的出现让电信运营商看到一线生机:Android是一个对第三方软件完全开放的平台,相对于iOS系统应用软件在上架前的重重审批,开发厂商在为研发Android应用程序时拥有更大的自由空间,与Windows Mobile、Symbian等厂商不同,Android操作系统免费向硬件研发人员提供,可说大大节省投入成本。 从过去模仿iOS到走出自己的风格,过去18个月Android系统可说是进步神速,从2008年的8月开始,Google始终在调整自己的前进脚步:从2008年9月首次问世的1.0初代版本到2009年3月的第一次升级1.1,这次的升级间隔经过相对较长的时间;然而从1.5到1.6、2.0到 2.1、2.1又到2.2,前述几次升级的间隔仅3至4个月之间,这增加了许多联盟成员(尤其是OEM终端产品制造商)追赶不及的困扰。在综合考虑、照顾与均衡产业链上下游成员,包括OEM厂商、电信运营商、消费者等多方之后,预料未来Google将稳定在1年进行两次系统版本升级。 下一个战场已然浮现 如果仍然单纯认为Android只适用于智能手机的操作系统,那可谓大错特错。未来几年嵌入式系统在消费电子,尤其是手持装置的发展让人期待。从 2010年CES展会中,我们不难看出嵌入式操作系统的应用有多麽广泛:除了智能手机之外还包含Smartbook、TabletComputer平板电脑、电子书阅读器、Set-topbox电视机上盒甚至网络电视等产品都不约而同的装上了嵌入式操作系统(主要为开放式系统Android),这种 Android装置“遍地开花”的情况象征着嵌入式系统已不再拘泥手持装置,未来将积极往消费性电子市场渗透的趋势。其实除了智能手机与平板电脑以外,现在连微波炉和洗衣机等之类的家用电器也都能够搭载Android系统。 目前众多基于ARM架构的芯片厂商都已经准备好了供应给这些新市场应用所需的处理器芯片及解决方桉:包括Qualcomm Snapdragon平台、Freescale、三星以及中国的杰得微电子、瑞星微、君正和安凯等。台湾厂商也不落人后:由内地电器销售渠道国美(GOME)订制、搭载威盛(VIA)生产的ARM架构芯片的入门平板电脑7月即将在中国市场大量销售,这款产品也使用Android操作系统、售价在1000元人民币以下。而台湾旺宏旗下的迅宏科技也推出了自己的Android系统解决方案,内建Wi-Fi与蓝牙功能的Android手机PCBA主板成本仅为30美元。不但拥有双卡双待功能,其反应速度、影像效果、软件设置和外观的体验都相当不错,此方案深受中国山寨厂商的欢迎,终端产品的售价则压低至680元人民币(99元美金),目前已有产品出口到印度与其他新兴市场。 除了下半年将百花齐放的平板电脑市场,“智能电视”将成为下一个Google与Apple角力的主战场。传闻下一代Apple TV产品将以 iOS 4.0系统为基础并使用Apple A4处理器。过去Apple以229美元销售Apple TV的计划没有得到主流市场消费者的认可,传闻指出下一代产品的价格可能压低至99美元。虽然从成本核算模型分析,149美元或许是更有可能的销售价格,但难说Steve Jobs不会给大家带来惊喜。无独有偶,“Google TV”也在5月的Google I/O大会中现身,Google还找来其他科技巨头如微处理器大厂INTEL和电视知名品牌 Sony作为策略联盟伙伴。第一款拥有Google TV功能的电视机将由Sony以“Sony网络电视机”的名称销售,初步预定今秋在美国上市以赶上假期消费旺季,INTEL则负责提供内部的Atom处理器。另外Google正与Logitech合作开发一款有HDTV输出功能的网络电视机顶盒,今年下半年将是“智能电视”登场的里程碑时刻。 从Android1.0到2.2版本,18个月的历史仅仅只是一个开始,Google I/O大会已经向大家传达这个信息:Google永远不会停下脚步,无尽的创意也将不断涌现,让我们一起期待Android系统在各种领域中以不同的面貌出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