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LUPA开源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文章 帖子 博客
LUPA开源社区 首页 IT综合资讯 查看内容

诺基亚的三大战役

2010-5-10 10:17| 发布者: joejoe0332| 查看: 2556| 评论: 0

  上周和几位朋友喝茶的时候,我突然发现大家的手机竟然有很大的共性:我们都是“双枪”配置,“短枪”都是诺基亚,主要用来打电话;“长枪”则是 iPhone或者GPhone,主要用来上网。

  回想起十多年前,我的第一部手机就是诺基亚,当时的诺基亚好像还是全球老二。如今,在用过很多其他品牌的手机之后,我仍然觉得诺基亚的手机最好用,因为信号最好、最稳定,也最结实。

  但是,虽然诺基亚仍然是很多人的首选,但是却不再是唯一的选择了。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诺基亚面临着远离人们视线的危险。我们这些人为什么还在用诺基亚?除了多年培养出来的品牌忠诚度之外,另外一个原因就是不愿意更换自己的手机号码,一个个通知别人多麻烦呀,万一还有没通知到的可怎么办?我们不用诺基亚的原因也很简单,用它上网的体验已经远远不如其他的明星智能手机了。

  最近,诺基亚的形势可不太妙:今年第一季度,除了大中华区之外,诺基亚在欧洲、北美、亚太、中东非洲的市场份额全线下滑。尽管今年第一季度诺基亚的营收增长了3%,净利润较去年同期也有大幅增长,但是仍然没有达到市场预期。今年4月份以来,诺基亚的股价跌跌不休,已经跌去了将近三分之一,创下一年多以来的新低。目前,诺基亚的市值已经不到400亿美元,而苹果的市值却高达2100亿美元。去年诺基亚在研发上的投入是苹果的6倍,却没能开发出一款 iPhone那样的手机出来。

  昔日的手机霸主已经露出了疲态,如果往大里说,这标志着全球移动终端领导权的第二次转移。1990年代,发明了手机的摩托罗拉依靠领先的技术独领风骚,是为手机的第一代霸主。1990年代末期到本世纪初,诺基亚依靠更加灵活的制造和供应链能力击败了摩托罗拉——你摩托不是有畅销的V3吗,我出一大批手机淹死你。诺基亚在全球有10家工厂,每家工厂都直接对接供应商,反应速度非常快,实现了大批量的敏捷制造。

  而且,诺基亚在硬件平台的管理上颇有心得:诺基亚的GSM手机大部分都采用了TI(德州仪器)的定制芯片,手机主板和模具也最大程度地实现了共享和通用,既有效地分摊了研发成本,也有利于机型的切换。也正因为如此,那个时候诺基亚出的大部分手机的外型看起来都差不多。总之,依靠硬件平台的优势,诺基亚成了手机的第二代霸主。

  2007年之后,随着iPhone的推出,全球手机竞争的关键点从硬件平台转向了软件平台。其实,山寨机的大规模出现已经说明,硬件平台已经不能够算是手机厂商的核心优势了——在联发科的帮助下,即使是只有几个人的山寨小厂也能做出一款看起来还不错的手机。

  未来手机的关键是软件平台和服务平台,谁把住了这个趋势,谁就有可能成为未来的移动终端霸主,注意,我这里说的已经不仅仅是手机了。

  而这恰恰是北美公司的强项,无论是苹果、RIM,还是已经被惠普收购的Palm,更不要提微软和谷歌,都有自己的软件平台。要知道,硅谷一直都是平台级软件的全球中心。

  有人说,诺基亚也有塞班(Symbian)呀?可是,诺基亚说到底还是一家硬件制造型企业,它对软件的理解力与美国公司相比还是有挺大的差距。塞班也是诺基亚收购的公司,而且这些年来长进并不大。由于先天在软件架构上的缺陷,如今的塞班已经非常臃肿。

  更重要的是,如今的手机霸主需要的并不仅仅是操作系统,它还需要软件平台和服务平台。无论是微软还是苹果,他们都非常清楚地知道怎么去做一个软件平台,怎么建立一套操作系统,怎么帮助独立软件开发商(ISV)开发应用程序,而这是都是原来只是硬件厂商的诺基亚所不具备的。

  反映到具体的市场表现上,诺基亚在推出N97的时候也曾试图将价格定得高高的,结果发现市场根本不接受,因为与iPhone等集成了众多应用软件的手机相比,N97显得要“土”很多了,结果被迫降价,降完了仍然卖得不怎么好。

  不可否认,这些年诺基亚一直在竭尽全力寻找转型之路,也做了不少的大动作,比如分拆网络设备业务与西门子成立了诺西,以81亿美元的高价收购了数字地图供应商NAVTEQ,收购了手机中间件厂商奇趣科技(Trolltech),全资收购塞班后成立塞班基金会并且开源运作,建立自己的网上商店 OVIStore……诺基亚的动作不小,效果却不彰,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我想,主要还是历史负担太重。过去的成功往往会成为未来的负担,对于诺基亚来说也是如此,过去的成功使得如今的它做起事来瞻前顾后,提不起速度。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本来需要尽快完成的战略转型到了诺基亚这里竟然变成了“温吞水”——要知道,温水煮青蛙是最可怕的事情,等青蛙意识到不行的时候已经快要被煮熟了。

  那么,正在被煮着的、痛并麻痹着的诺基亚应该怎么办?我个人觉得,下一步诺基亚必须打好三大战役。

  一.辽沈战役:卖掉诺西

  2009年诺基亚的手机部门实现了278.53亿欧元的营收和33.14亿欧元的营业利润,营业利润率高达11.9%。NAVTEQ亏得很厉害,但是一来它的盘子还很小(6.7亿欧元的营收),二来这块业务与诺基亚的智能手机业务密切相关,也与诺基亚向服务的转型密切相关,可以看作是战略性亏损。

  诺西则不同。诺西所在的电信设备行业与诺基亚的主业(手机业务)相差很远,一个是面向电信运营商,另一个是面向消费者。

  诺西去年的业绩如何?营收125.74亿欧元,亏损16.39亿欧元,营业利润率-13%,为诺基亚业绩的大幅度下滑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今年一季度,诺西接着亏,一下子又亏掉了2.26亿欧元。

  诺西还能扳回来吗?估计很难。行业老大爱立信已经够不着了,华为和中兴又在迎头赶上,诺基亚和西门子对于未来技术演进的规划又一直扯不清,未来的主流技术比如LTE啥的估计也指望不上。

  总之,诺西已经成为诺基亚的心病,拖诺基亚的后腿。要想把手机搞好,诺基亚就必须尽快把诺西卖掉。不过,现在的问题是诺西的块头实在太大,没有几家公司能够买得起。

  二.淮海战役:保住核心市场

  今年年初在美国拉斯维加斯的CES上,我有幸聆听了诺基亚CEO康凯培的演讲,题目就是新兴市场,康老的演讲中举了很多诺基亚在印度拓展市场的例子。

  不过,我观察了一下听众们,大家的反响不是特别热烈,因为那里毕竟是美国。在美国我几乎没看到用诺基亚手机的用户,诺基亚的市场份额只有个位数,这也与诺基亚全球老大的地位极端不符。没办法,谁让美国人都用iPhone和BlackBerry呢?

  今年第一季度,诺基亚的财报里又有了一个不好的信号:除了大中华区外,诺基亚在欧洲、北美、亚太、中东非洲的市场份额全线下滑。

  目前,诺基亚在中国的市场地位仍然非常稳固,仍然是中国用户心目中的No.1。但这已经远远不够了:如果诺基亚在印度、中东、拉美等高速增长的重要市场上失守,仅仅靠中国还是支撑不了诺基亚这么大的盘子的——虽然中国早就是诺基亚的全球第一大市场,但是在诺基亚全球的总盘子里也不过只有 16.8%。

  诺基亚必须保住新兴市场这块大蛋糕,这就要求诺基亚必须更加本地化,必须建立更加灵活的组织架构,更加注意本地化的市场需求。比如,中国上了 3G之后,运营商直接采购和补贴终端已经成为趋势,特别是终端缺乏的中国移动和中国电信今年都将拿出150亿元补贴终端。

  对于手机厂商来说,运营商将成为他们越来越重要的一个销售渠道了,这与2G时代完全开放的市场相比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也要求诺基亚能够提供更多满足本地运营商需求的产品。但是,高傲的诺基亚却一度忽视了运营商的需求,例如对于中国移动尽快推出TD手机的要求视而不见。下一步,诺基亚应该进一步下潜,给予中国、印度等新兴市场更多的产品规划和决策权。

  三.平津战役:抓住软件和服务平

  正像我前面说到的,手机市场已经进入第三个时期,竞争的关键变成了软件和服务平台,而诺基亚的软件平台的更新反应实在是太慢了。

  当然我们也可以理解,毕竟诺基亚手里还有数量庞大的S40、S60的存量用户,它不能不考虑这些老用户的感受。那么,怎样才能既考虑老用户的感受,又加快软件平台的建设?我个人认为还是要高接低挡才行。

  在低端市场,S40(JavaMe)仍然是诺基亚用户数量最多的平台,这块仍然需要加强。诺基亚可以通过推出更多的S40机型,将竞争对手淹没在汪洋大海之中,另一方面也稳定住自己用户的塔基,毕竟很多用过S40的用户未来还会选择诺基亚的高端机型。当然,诺基亚也要尽快让这些非智能机更加智能化,比如改进浏览器、GPS定位、下载OVI应用等。近期诺基亚投资了手机浏览器厂商UCWEB并将UCWEB内置到几款S40手机当中,这应该是一种很好的尝试。

  高端智能手机是诺基亚的软肋,目前诺基亚也没有想清楚到底该怎么玩:市面上已经有SymbianS60第3版、第5版,诺基亚还在开发 Symbian^3、^4。在最高端市场上,诺基亚基于Linux还推出了Maemo操作系统,如今又和英特尔的Moblin合并成MeeGo。怎么样,听着就头大吧?诺基亚确实已经不知道,到底什么操作系统平台更适合自己,能够与iPhoneOS等强敌抗衡。

  这里可能需要稍微转换一下思路:从PC市场的经验来看,成功的关键怎么是操作系统的技术先进性吗?如果是这样的话,MacOS早就打败 Windows了。其实,成功的关键更在于应用软件开发者,当他们开发出越来越多的应用软件,建立起用户黏性之后,操作系统软件厂商也就成功了。因此,当年微软CEO鲍尔默能够在大会上不停地喊Developer,把嗓子都喊哑了。

  从诺基亚目前的情况来看,Symbian和Meego都不可能轻易放弃,这也就给软件开发者出了一个大难题,难不成还要同时给这两个平台分别开发两套程序?像iPhone的软件开发就简单多了,基本上就是一款机型。

  幸好诺基亚在几年前就布下了一颗棋子,那就是收购了奇趣科技,这家公司有一个Linux开发工具QT。通过QT,软件开发者能够做到一次开发,同时在塞班和MeeGo上运行。建议诺基亚将来无论推出什么版本的操作系统,都必须支持QT。

  这也只解决了一半的问题,机型繁多的难题还没解决。我个人觉得,从长远来看,诺基亚在高端智能手机领域必须向苹果学习,将硬件和软件规格完全统一起来,花心思打造出一款像iPhone那样销量能够达到千万级的手机,以这款手机为核心构造生态系统,而不是搞出N、E那么多的手机系列和款式。

  打完“三大战役”之后,诺基亚的转型也就看到曙光了。下一步就该卖掉在全球的10家工厂,淡出制造业,转型为真正的软件和服务厂商了。在后面的转变中,诺基亚可以更多地参考当年IBM转型的经验。其实,诺基亚从来就不缺乏转型的勇气和经验——要知道,几十年前的它还是做木材加工生意的呢!

酷毙

雷人

鲜花

鸡蛋

漂亮
  • 快毕业了,没工作经验,
    找份工作好难啊?
    赶紧去人才芯片公司磨练吧!!

最新评论

关于LUPA|人才芯片工程|人才招聘|LUPA认证|LUPA教育|LUPA开源社区 ( 浙B2-20090187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06705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