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LUPA开源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文章 帖子 博客

中国市场软件盗版率究竟谁说了算?

2007-5-28 13:54| 发布者: joejoe0332| 查看: 3946| 评论: 0

  5月24日,据中国政府网官方网站报道,以全国“扫黄打非”工作小组办公室牵头,以公安部、建设部、文化部、新闻出版总署、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等六大部委共同参与的“治理销售盗版及非法出版物以及游商地摊和无证照经营行为”的行动,已经在全国展开。据悉,2007年内全国大、中城市街头销售盗版及非法出版物现象可望有根本性改变。

  此前,国际软件版权保护组织商业软件联盟(简称BSA)称,2006年中国市场的盗版PC软件使用率为82%,中国市场的软件盗版率连续三年呈下降趋势。

  从表面上看,这应该是一个不错的消息,国人完全有理由为之骄傲了。然而,就是这一个简单的数字,引起了业界的质疑:中国软件的盗版率的数字是怎样出炉的?中国软件盗版率谁更有发言权?

  盗版率是怎样出炉的?

  无论如何,中国的盗版率都必须“降低”,但是必须要有能具有说服力的降低数字。

  BSA一直以来把我国列为世界上盗版率最高的国家之一。以往公布的PC软件盗版率数据为:2004年度90%,2005年度降为86%。而我国政府并不承认这一数据。

  国家知识产权局委托互联网实验室所做调查显示,中国软件实际价值的综合盗版率只有24%,这与BSA公布的86%的盗版率数据正好相反。

  数字的巨大差异引起了轩然大波。有专家分析,两种调查有着不同的限比与参照。24%是针对全行业,归于中国有很多专业软件与应用软件都是正版。而BSA发布的数字定位于PC软件盗版率。这种解释好像对业界还说得过去,但是,对于不知情的外界来说,无疑是一头露水。

  近日,BSA指出,2005年和2006年全球平均盗版率皆为35%。与全球平均盗版率相比,中国市场盗版率仍相对较高。但新兴市场中盗版率下降最为显著的是中国,盗版率在三年内下降了10个百分点,为82%。

  国家知识产权局两天前发表《2006年度中国软件盗版率调查报告》指出,个人用户的软件盗版情况最为严重,个人用户使用软件的盗版率由80%下降至78%。这一数据与BSA的相应数据较为接近。

  这一次,为什么不谋而合?人们不得而知。

  虽然,BSA是一个非营利性国际组织,目前其成员包括微软在内的近百家公司。BSA委托市场研究公司IDC完成该调查报告。对于发布这个报告的动机,我们不容怀疑。但是,只要看看计算办法就不难发现破绽。

  根据国际上的数学计算式:盗版率=未经授权的软件数量/所有正在被人使用的软件数量。

    众所周知,全球软件市场如此庞大,中国软件市场仅仅是其中组成部分。一个布局市场的发展,存在着诸多得不可预知的因素。对于未公式中“经授权的数量”和“正在使用的数量”,都存在着变数。对于两个都存在变量的数学计算公式,能得出一个精确的数字吗?即便得出一个数字,这个数字能反映市场的真实情况吗?

  盗版到底给企业造成多大损失?

  对于这些从不同角度得到的数字,试图来说明不同的问题,总之要说明的是中国软件的盗版率下降了。既然盗版率下降了,那么软件盗版对企业经济损失自然就减少了。

  IDC称,中国近三年盗版率的下降,使软件企业避免了8.64亿美元损失。果真如此神效吗?

  其实,这种质疑由来已久。早在2004年,就有专家在《降低软件盗版率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一文中质疑盗版率的出炉比较“神秘”,有玩“数字游戏”的嫌疑。

  根据BSA计算盗版率的思路,盗版率=未经授权的软件数量/所有正在被人使用的软件数量,分母才表示了人们对软件的需求(只不过不是传统的愿意按厂商定价付费的需求),而盗版率与人们对软件的需求基本上是相互独立的,不会因为盗版率的下降而拉动对于软件的需求(甚至有可能减少),只是在原有的需求中有一部分不得不或自愿按厂商定价支付了。

  业内人士分析,对于IT业及其他产品、服务的需求不会发生明显的相应变化,所以不会按照原有的IT业内部产业间关联增加收入。需求带动经济增长本无可厚非,问题是这种需求应当是新增的、消费者心甘情愿为之支付自己所愿意支付金额的需求,仅仅将人们已有的需求转化为厂商的收入,而没有其他需求的配合,是不会带来多大的经济拉动效应的。

  文中还一针见血地指出:“盗版影响模型”黑匣之所以不敢公之于世,就是因为里面很多的“内部机关”、“驱动、循环机制”都是值得商榷的。将盗版率降低对软件厂商的利益放大、提升到IT产业乃至国家利益高度,BSA可谓用心良苦。
  中国软件的盗版率真的降低了吗?

  无论如何,中国软件的盗版率都要“降低”,这是中国企业国际化的需求,也是中国在国际上提高影响力的重要一环。但是,我们有必要用一些“数字游戏”来自欺欺人吗?
 
  5月24日, 六大部委发文指出,去年以来开展的“反盗版百日行动”和目前正在进行的“反盗版天天行动”,使音像和计算软件市场秩序进一步好转,正版制品市场占有率明显提高,经营者守法经营意识进一步增强。正如BSA亚洲区主管杰弗里•哈迪(Jeffrey Hardee)表示,中国政府已意识到盗版软件的危害性,随着中国反盗版措施的加强,今后该市场的盗版率有望进一步下降。2006年初,中国政府要求计算机厂商预装诸如微软Windows等正版软件,此举导致正版软件销售额迅速提高。此外,中国政府积极推动国有企业及地方政府购买正版软件。

  由此可见,中国政府打击盗版的力度是举世瞩目的。而中国大的软件企业,打击盗版也从来没有松懈过。

  国内金山等软件企业通过免费发放软件,从“围剿堵截”到“大禹治水”的思路转变,对盗版市场可谓是釜底抽薪。

  然而,记者调查了解到,目前个人用户的盗版问题仍旧是盗版的重灾区。盗版的源头依然存在。盗版不仅没有下降,反而会走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一些企业推出新版本软件,用户不习惯。如微软的Vsita软件,用户在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后,觉得不适应,返回去继续用Windows软件的,为数不少。

  其次,大多企业的软件服务跟不上,如正在发生的诺顿“误杀”事件,用户买正版的和买盗版的在服务上没有什么区别。还有一些软件不存在升级,既就是要升级,也没有相应的售后服务。这种盗版和正版服务差别不大,而正版的价格却高出盗版上百倍,这就把一部分爱用正版的消费者也推下了盗版的深渊。

  再次,大多企业的正版软件的价格,远远偏离了普通消费者能够承受的范围。试想,花几元钱就能购买正版软件的,绝对没有人买盗版软件。

  最后要说的是,某些企业的正版软件防盗系统太容易破解,盗版还是可以通过正版演变。众所周知,有无数的人在使用破解版的瑞星或者江民。就像Windows,盗版在百分之九十五以上。

  业内人士分析,在当前的国情下,通过说教等方式提高网民使用正版的意识是不现实的,而利用法律去规范,难度较大,因为很难制定出可执行性很强的法令。因为去清查成千上万网民的电脑,很不现实。即使查到了,也很难判定网民的行为是主观故意还是无意受到了盗版的伤害。因此,这些赖于盗版软件生存的土壤还在,需要彻底清除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

  因此,打击盗版还是一场没有结束的战争。而盗版率的问题,如同在欧冠赛前分析利物浦和AC米兰哪支球队会胜出一样,是“预测”和“赌博”没有多大区别。

  相比之下,用一组数字来玩味全球盗版,对于没有取得打击盗版胜利的战争的中国软件市场来说,是极为不靠谱的。甚至,还会在一定程度上产生负面影响。

酷毙

雷人

鲜花

鸡蛋

漂亮
  • 快毕业了,没工作经验,
    找份工作好难啊?
    赶紧去人才芯片公司磨练吧!!

最新评论

关于LUPA|人才芯片工程|人才招聘|LUPA认证|LUPA教育|LUPA开源社区 ( 浙B2-20090187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06705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