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LUPA开源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文章 帖子 博客
LUPA开源社区 首页 IT综合资讯 查看内容

OPhone:中移动的华丽冒险

2010-1-9 12:10| 发布者: joejoe0332| 查看: 3654| 评论: 6

  这也许会成为商业教科书的经典一幕:2009年8月27日,中国联通宣布已与苹果达成谈判,iPhone将在10月入华。这本来是该中国移动尴尬的时刻,毕竟中国移动和苹果的谈判一直都在进行,现在苹果却选择了“他嫁”。不过,中国移动成功化解了这场尴尬,仅在四天之后的8月31日,中移动召开了盛大的OPhone平台发布会,并一口气推出8款OPhone手机终端。OPhone平台是中国移动自主开发的操作系统,相比与iPhone的联姻,这无论对移动还是对产业都有更重要的意义。

  作为主要推进此项目的负责人,中国移动研究院院长黄晓庆站在发布会的一个角落,回想从最初大胆决定介入操作系统到过程中的坎坷,百感交集。后来他为那个标志性的时刻下了定义:OPhone平台的发布不是项目的结束,而是项目的开始。作为极具冒险性质的并且是中国移动历史上投入最大的单一产品开发,这个项目随时都有可能还没开始就宣告结束。但最终它赢得了一个真正的开始。

  中移动的困境

  中移动从2007年就隐约感觉到一种难以冲破的困境。事实上,这种困境不只困扰中国移动——全球运营商过去简单稳定的商业模式正在被产业的新模式推到危险边缘。

  危险的引爆点当然是iPhone。iPhone开创性地创造了与运营商分成模式,由运营商为用户购机提供高额补贴,然后iPhone再从数据收益中分成,这给运营商的模式带来极大损害。与苹果签订独家合同的美国运营商AT&T在过去两年中,不论用户数量以及数据业务量都获得显著增长,但AT&T显然没有分享到成功的果实,运营商正在沦为苹果的管道商。

  iPhone暴雨式的洗礼之后,Google开源的Android计划无疑是更大的一波巨浪。Google提供操作系统的目的就是为了使消费者更方便的使用Google的移动互联网业务。要命的是,Google几乎免费提供了运营商所能提供的数据业务,并且Google这个巨无霸有足够的号召力将这个开放系统推而广之,短短时间内Android系统已经影响了26个国家的32家主要运营商,手机终端数量迅速增加。

  运营商并非没有尝试改变这种状况。2007年1月,摩托罗拉、NTT DoCoMo、NEC、松下、三星电子和沃达丰创立了limo基金会,开发了开源的limo操作系统。但三年时间,limo系统更像是日本运营商和手机厂商的内部游戏。作为创始会员的摩托罗拉也在不久前宣布停止limo系统研发,转向Android。

  如果仅止于此,也许中移动仍然很难下定决心,移动面临的另一个重大的困难在于中国移动3G时代要推行的自主知识产权的TD标准。这是一条新生的产业链,相比之下另外两家运营商的产业链已经堪称完善,终端足够满足市场初步发展的需要。而TD产业,彼时各方的观望情绪浓厚,中移动四处游说,但多数终端厂商都敷衍了事。TD进入试商用阶段后,在市场上没有一部足够让人满意的TD终端,这种情况很大程度上刺激了中移动。也让中移动内部原来颇有疑虑的各部门真正意识到操作系统的必要性。

  艰难的“破冰”

  真正把操作系统的开发提上日程之后,黄晓庆意识到仅靠中移动研究院的力量绝对应付不来长期的升级、研发工作,必须在移动的体系之外寻找一家合作伙伴,播思就是这样登上舞台的。这家被定义为“商用化合作伙伴”的公司,承担了OPhone系统的开发工作。

  作为一家完全由风险投资支持的公司,播思认真考虑过这件事情的难度,包括董事长陈锡源在内都很明白。iPhone和基于Android平台的G1都早已上市,OPhone终端无疑将会在外界更为苛刻的审视下面世,任何不足都可能被放大。“但做这件事情也有一定的优势。第一,这是在Android这样一个非常优秀的平台基础上去拓展,不是空中楼阁;第二中国移动有足够的号召力。”在12月9日的移动互联网大会上,陈锡源这样告诉记者。

  就这样,一个有可能改变中移动未来的操作系统开始落地成长了。Google的Android平台完全是考虑用户接入互联网的需要,中移动的OPhone自然会更多考虑满足移动的需要。

  “同时支持Web和Wap上网,支持传统Java,这些都是Android平台没有,但却是满足中国运营商和中国目前现实的重要改动。”一位接近播思的内部人士表示。不仅如此,中国移动的确充分利用了自有的操作系统:在所有OPhone终端的首屏界面,是快讯和飞信的快捷显示模块。快讯通过定制推送的方式网络下载天气、娱乐等资讯。再下面依次排列着音乐随身听、移动梦网、139邮箱、手机导航、号簿管家等移动的主推业务。最重要的是,这个界面是被锁定的,用户没有办法更改。移动牢牢控制着桌面,大大增加了桌面业务被使用的几率。

  正是有了明确的思路,所以黄晓庆将OPhone的研发称为一次破例,打破先研究技术再研究产品的惯例,先研究产品再研究技术。这实际是更难的要求。

  OPhone“破冰”的一个关键考验就是UI(用户界面)创新。UI设计已经越来越被厂商关注,这也成为中国移动研究院突破的重点。黄给出几个数据证实了过程的艰辛,26项Flash研究,通过2748个功能进行研究,前后得出了4000多个不同的UI设计以及前前后后达到690多页的UI指标,前后开发代码量达到300万行,系统测试达到200多万行。

  尽管这种突破艰难而繁重,但市场并不会就此更多宽容。产品刚上市的时候,市场还是出现了相当多批评意见,对于用户界面,包括消费者在内很多人反映缺少个性,认为不过是另外一款iPhone而已,但这实际是播思有意的做法。在播思内部的讨论意见认为大众市场都喜欢iPhone,就希望借助这种热度帮助产品推广。当然也许播思内部还考虑这种已有的用户界面实现起来更容易,一定程度会缩短产品上市周期,毕竟这对当时的OPhone也至关重要。

  不过这都在改进之中。据参与开发的工作人员透露,随着品牌的建立,OPhone将更多的体现变化,2010年新的用户界面以及外观追求达到更酷更炫的效果。

  能否拥有“必杀技”?

  随着OPhone的成熟,中移动的号召力也在显现。目前,除诺基亚之外,所有的终端厂商都已经开始生产OPhone终端。2010年将有20余款基于OPhone平台的TD终端上市。

  “从目前看,OPhone是最适合终端厂商的平台。在几个主流操作系统中,Windows Mobile向终端厂商收授权费大概三四十美金,这个资金门槛一般厂商承受不了;Symbian的开发难度大,也形成门槛;而基于Android平台为中移动做手机,还要自己去内置移动的业务,远不如OPhone平台方便。”上述人士表示。

  通过操作系统,中移动对终端厂商的控制力要远大于当初简单的手机定制方式。“以前,比如终端厂商如果自己有渠道,可能对定制手机不是那么看重,或者由于有严格的定制技术和设计规范,对于部分终端厂商而言,实现的难度相当大,这部分终端厂商也会放弃移动的定制业务。但是现在中国移动的任何业务都可以直接通过系统平台嵌入手机,客观上会加快终端手机上市的速度。”一位终端厂商表示。

  内部人士预计市场容量会达到200万台左右,占到中国智能手机市场的十分之一。

  这是个好兆头。在全球范围内,不乏有运营商在移动互联网大潮冲击之下,仍然形成具有参考意义的商业模式,沃达丰、NTT DoCoMo是其中的典型代表。沃达丰在2002年推出“沃达丰生活”平台,“沃达丰生活”刚刚推出时,就宣布有250家内容供应商加盟。这些内容供应商都是在各自行业内最好的厂商。比如铃声来自MTV,新闻来自CNN,旅游信息来自Lastminute.com,餐饮娱乐等英国本地信息则由Time Out提供,沃达丰和内容提供商六四比例分成。当然这些业务最后都是通过定制手机实现。

  中国移动在对终端把握方面已经较沃达丰等厂商有更大的优势,这当然得归功于中国移动作为全球最大的运营商所拥有的近5亿的用户资源。

  现在的问题是中国移动如何运用5亿多的庞大用户群,迅速建立以自己为核心的优质产业链。中移动的探索已经开始。中国移动已经以省公司为单位建立阅读、音乐、游戏、阅读等八大基地,每个基地都会以平台的方式形成最广泛的联盟,形成成熟的商业模式之后再有集团公司在全国推广。

  从最早的四川无线音乐基地开始的模式实验,现在每年已经稳定超过100亿收入,而且其模式越来越被音乐行业认可,而正在成长中的八大产业基地将最终覆盖消费者需要的方方面面,中国移动的诸多触角在暗地里慢慢延伸、收紧。


酷毙

雷人

鲜花

鸡蛋

漂亮
  • 快毕业了,没工作经验,
    找份工作好难啊?
    赶紧去人才芯片公司磨练吧!!

最新评论

关于LUPA|人才芯片工程|人才招聘|LUPA认证|LUPA教育|LUPA开源社区 ( 浙B2-20090187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06705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