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着大减价,一向以保守著称、推崇现金为王的IBM向业界发出了抄底的信号,科技业整合的浪潮可能才刚刚开始。 美国时间本周三,全球第四大服务器厂商Sun(太阳微)公司的股价疯涨80%. 推动Sun股价疯涨的,是一则让硅谷震惊的消息:全球最大的IT服务公司IBM正在与Sun进行谈判,准备以65亿美元的现金,加上计入Sun资产负债表中的14亿美元债务收购Sun,该交易的总价值将达80亿美元左右。这一价格创下IBM历史上最大的收购项目记录。 Sun真被IBM吞下,则代表着硅谷一个时代的落幕———Sun这轮太阳曾是硅谷一棵摇钱树,在网络公司鼎盛时期出售服务器大获成功,也是唯一能与 IBM抗衡的技术巨人,其创始人也曾与比尔·盖茨、乔布斯比肩称为“硅谷三剑客”。在受到互联网泡沫破灭的重创后,一直处于艰难复兴之中。而金融危机打乱了Sun复兴的步伐,这家20%以上的业务来自华尔街的技术巨人,步入最黑暗的日子。 IBM乘虚而入、一箭三雕 IBM吞下Sun并非空穴来风。利润持续下滑、大规模裁员、股票缩水七成,让“日薄西山”的太阳成为所有IT服务巨头眼中的猎物。不止IBM,包括HP、富士通都对其虎视眈眈。 对IBM来说,此时乘虚而入,可以达到一箭三雕之目的。 一方面,有助于IBM拉大与竞争对手的差距。IDC数据显示,2008年,IBM服务器市场份额为31.4%,惠普为29.5%,戴尔为 11.6%,排名第四的Sun市场份额为10.6%.在服务器领域,IBM主要产品是基于Unix架构的高端服务器,Unix服务器价格和利润都远高于惠普、戴尔的基于X86工业标准的服务器。在Unix服务器市场上,Sun是IBM的主要竞争对手。显然,IBM通过收购Sun,不但能“消灭”Sun这个直接竞争对手,也能拉开与惠普的差距。2008年,惠普公司耗资139亿美元收购服务外包巨头EDS,希望借此加大在IT服务领域与IBM的竞争,IBM 反其道而行之,欲通过收购Sun,加强自身在硬件上的竞争力,这对于惠普是一次有力回击。 另一方面,全球有160多万台Sun服务器在运行,服务范围涵盖金融、电信、政府,这些全世界最有钱的企业都是Sun的客户,买下Sun,也就圈定了这些优质客户。 此外,IBM在与微软的斗争中一直依靠Sun作为盟友。作为Java之父的Sun拥有Java技术并支持开源计算标准,几乎所有工程师都认为Java是Sun最为优秀的资产,尽管这一平台从未实现盈利。 资本意志下Sun非卖不可? 去年底,Sun董事会主席麦克里尼访华时曾接受本报采访,否认了会被IBM收购的传言,麦克里尼直指“Sun将被收购”的传言是IBM、惠普等对手散布的。 Sun在业内以富于创新而闻名,上世纪90年代,麦克里尼就提出了“网络计算机”的概念,这也是如今大热的云计算的前身。Sun公司一直扮演着“技术的巨人,商业的矮子”的角色。在上个世纪90年代取得辉煌成功之后,网络泡沫破灭后Sun元气大伤,没有及时向中低端及新兴市场转型扩张,Sun开始沉陷于亏损中难以自拔,过去的8年里有5年出现亏损。该公司最近一次财报显示,其去年第四季度巨亏16亿美元。Unix市场份额也正被IBM、惠普逐渐蚕食。Sun的大部分客户集中在华尔街,让Sun成为这轮危机中受影响最大的硅谷巨人。 在资本市场上,Sun的股价也由高峰期的每股60多美元一路下跌。最低股价为2.60美元,公司市值仅为30亿美元,如此廉价,自然成为虎视眈眈投资者眼中的猎物。 尽管巨额亏损,但在业务层面上,这家科技巨人并没有到非卖不可的地步。“连续20年技术积累,手握30亿美金的现金,以及Sun的收入比高于竞争对手,这些事实已经说明了也许IBM与惠普没有跟客户分享的事实。”麦克里尼曾向本报澄清。 但资本意志下,Sun还能为自己赢得多少时间呢?投资公司South-easternAssetManagement去年中在累计获得Sun1/5股份后,就已经开始暗示,无论其董事会愿不愿意,都将寻找愿意收购Sun的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