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布式系统与集中式系统之争,恐怕可以算得上是计算机发展史上延续时间最长的纷争了。然而,如恐龙一般古老的大型机和曾经是革新技术代表的PC机,都没有终止这场纷争。相反,这场纷争有望在近一时期内愈演愈烈,而此次纷争的发起者则是Sun研发部首席技术官兼执行副总裁Greg Papadopoulos。曾担任麻省理工学院电气工程与计算机科学系副教授的Papadopoulos在IT业界绝对是个重量级人物,他曾入选“全球 IT业最具影响力100人”榜单。 10月8日,Greg Papadopoulos现身北京,给中国IT业带来了挑起此次纷争的武器——红移理论。记者对他进行了采访。 解密红移理论 在天文学里,一个天体的光谱向红色波长移动则称为红移,红移天体意味着它正在快速远离地球。这个听起来十分晦涩的词原本来自天文学中的一种现象,描述一种光谱移动的现象。而在Papadopoulos看来,红移理论却可以归入经济学的范畴,并且由于供与需之间的矛盾,才造就了红移理论。 Papadopoulos介绍说:“企业信息化中的核心应用所需的计算力,低于摩尔定律主导的计算力增加,但互联网却可能扮演一个放大器的角色,从而使得企业需要的总的计算力大大高于摩尔定律主导的计算力增加。举例来说,为了方便客户参与,银行会开办网上银行,网上银行所需的IT系统的计算力并不是特别大,但当网上银行承揽股票网上交易这样的业务时,当股市状况特别好时,却可能使得网上银行的IT系统不堪重负,造成系统缓慢甚至瘫痪。这样,高于摩尔定律主导的计算力增长的需求可以定义为红移,而低于摩尔定律主导的计算力增长的需求则定义为蓝移。” 尽管红移理论是现在才提出的,但造成红移现象的因素却已存在多年了。Papadopoulos举例说:“整个计算领域需求在增长,而导致这种增长的原因有三个:一是互联网推动了带宽的需求,第二是高性能计算,第三则是将软件做为一种服务来提供。而这三个因素都经历了相当长的发展历程。” IT业界的红移 红移与蓝移分别代表了用户的两种消费倾向。居于蓝移区域的客户需求,居于蓝移区域的客户更关心单个系统的性能,类似于虚拟化这样的技术在这个区域中受到普遍的欢迎。而居于红移区域的用户则与此相反,他们不会特别注重单个系统的性能,而更关注效能。 红移理论已使业界产生了一些变化,Papadopoulos介绍说:“我们发现,客户正在朝两极分化。一方面,注重高性能计算的大型客户对性能要求越来越高;另一方面,在互联网时代,许多新兴公司不断浮现,它们更注重产品的性价比,即在能够接受的成本范围内,也希望使用如同大型机品质的服务。” 当摩尔定律的增长不能为用户提供足够的计算能力时,就意味着系统的数量必须增加。于是我们看到了系统的规模从百台到千台,甚至发展到百万台的规模。但如此一来,用户又随之面临一个新问题,这就是他们是否有足够的产品能够为他们管理这些系统。 同用户一样,红移理论还将提供技术、服务和产品的IT厂商也区分成了红移阵营和蓝移阵营。对此,Papadopoulos做出了预言:“未来几年红移公司将会继续享受到生意的指数级增长,而需求没有出现爆炸性增长情况的蓝移(Blue-shift)公司,其增长速度会与GDP增长相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