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月,因担忧更多 Spectre 变种漏洞,OpenBSD 宣布了禁用英特尔 CPU 的超线程支持的计划。8月23日,OpenBSD 创始人 Theo de Raadt 在邮件列表上宣布,OpenBSD -current(6.4) 将正式停用英特尔处理器的超线程功能。 Theo de Raadt 称,英特尔处理器最近爆出了两个硬件 Bug:TLBleed 和 T1TF (aka Foreshadow),解决这些漏洞需要更新微码,外加软件方面的权益方案,以及关闭超线程。因在两个 CPU 实例之间共享资源和缺乏安全保障,超线程在基础上就存在缺陷。 他预计未来会爆出更多与超线程相关的 Bug,所以他决定在 OpenBSD 6.4 中默认停用超线程,并鼓励 6.2 和 6.3 的用户在机器的 BIOS 中关闭超线程。超线程是同时多线程技术的英特尔私有实现,允许处理器在 CPU 的不同核心执行并发操作。英特尔处理器从 2002 年起加入了这项功能,并默认启用,芯片巨人称它能提升性能。 Digital Content Next 和范德比尔特大学的研究人员发表了一份报告(PDF),称 Google 收集的数据远超 Facebook,用户很难避开 Google,除非丢掉手机,不上网,用纸质地图,否则 Google 肯定能收集到你的数据。 Google 旗下包括了市场占有率最高的搜索引擎、桌面和移动浏览器,以及移动操作系统,这些产品每天被数十亿人使用。除此之外,Google 还有 Gmail、YouTube 和 Nest 等非常受欢迎的产品和服务。研究人员拦截了 Android 手机向 Google 服务器传送的数据,分析了 Google 通过导出工具提供给用户的信息,认为用户在网上的几乎所有活动都被 Google 收集和整理。 利用这些信息,Google 能精准的确定用户的兴趣。Google 对此回应称,报告是一家华盛顿专业游说组织委托并由甲骨文与 Google 版权诉讼的一名证人撰写,因此并不奇怪其中包括误导性的信息。 更多本周开源资讯,本次专辑将为您一一呈现…… 倪光南再谈核心技术自主可控:将替代Wintel体系 为期三天的智博会昨日在重庆开幕,在智能时代信息安全高端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倪光南围绕我国网信领域的创新发表演讲,再次提到技术方面国产自研的重要性,并介绍四项国产化替代方案。今年4月中兴事件以来,长久淡出公众视野的倪光南开始频频发言,强调核心技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需要自主可控。在论坛上,倪光南表示,核心技术受制于人不仅会带来供应链风险,同样会带来安全风险,后者与前者同样严重。 老罗自掏腰包为开源社区捐款,并表示锤子将自己编写OS 在8月20日晚举办的锤子新品发布会上,锤子科技 CEO 罗永浩宣布,此次发布会的门票收入为 49.33 万元。除了按照以往的惯例将发布会的门票收入全部捐赠给开源组织以外,罗永浩本人亦亲自补充 50 多万,为开源组织 OpenSSL、OpenBSD 捐款,合计 100 万元人民币。 从红芯事件看开源软件的生存现状 红芯浏览器有没有创新,答应是肯定的;红芯浏览器是如何创新的呢?是基于谷歌的开源框架,并非红芯浏览器官方宣传的自主可控!那么中国为什么就没有类似安卓系统、Linux、Unix、谷歌浏览器内核等的开源核心框架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