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LUPA开源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文章 帖子 博客
LUPA开源社区 首页 业界资讯 开源资讯 查看内容

全球最大的OpenStack集群背后:中国移动的开源之旅

2016-9-13 21:41| 发布者: joejoe0332| 查看: 918| 评论: 0|原作者: C114中国通信网|来自: C114中国通信网

摘要: 有句话叫“OpenStack一小步,中国开源一大步”,正是说明OpenStack在云计算未来发展的重要价值。作为一项启动于2010年的开源项目,OpenStack正凭借其开放先进的架构、高效的社区开发、灵活的部署模式,成为全球发展 ...

有句话叫“OpenStack一小步,中国开源一大步”,正是说明OpenStack在云计算未来发展的重要价值。作为一项启动于2010年的开源项目,OpenStack正凭借其开放先进的架构、高效的社区开发、灵活的部署模式,成为全球发展最快的云计算开源社区。

只不过与历史上很多开源技术不同,OpenStack不仅得到了草根和开发者的认可,也得到了一线IT厂商和明星用户们的青睐,正在成为云计算部署的事实行业标准。

在 OpenStack的众多拥趸中,有一家企业非常引人瞩目,那就是全球最大的电信运营商—中国移动。它不仅构建了全球最大的OpenStack公有云/私 有云生产环境;而且创建了很多独特的应用场景,验证和反哺了OpenStack的技术体系;同时,类似于中移动这样的超级用户的深度参与,也加速了 OpenStack产业链的进一步成熟。

长久以来,以中国移动为代表的运营商们,一直行走在相对封闭的电信世界中。是什么原因促使他们走向了开源世界,他们眼中的开源世界又有何不同,又将会选择一条什么样的开源之路,带着这些问题,C114编辑对中移(苏州)软件技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孙少陵进行了专访

中移(苏州)软件技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孙少陵

自研驱动:走向软件时代

据孙少陵介绍,作为中国移动研发体系改革的关键一环,集团公司三年前决定要在苏州成立研发中心(以下简称苏研),主要是从事云计算、大数据、IT支撑系统三个方面的研发工作。

与位于北京的,比较偏向于标准和前瞻性技术的中国移动研究院不同,苏研聚焦于做产品,去交付产品和解决方案,是中国移动内部产品开发的重要力量。

“按 照集团公司的要求,我们积极在锻造自己自主开发的能力,并且在云计算、大数据以及IT支撑系统方面积累自己的优势产品,并且帮助公司战略转型。苏研两年发 展迅速,到现在人数已经超过700人,研发人员占比超过85%。我们的愿景是成为国内一流、世界领先的IT服务商,在中国移动整个板块里,是希望能够帮助 公司从原来传统的运营商,转变成一个真正在IT方面有核心能力并且能够提供IT服务的数据化服务商。”孙少陵说。

而要实现这个目标,自我研发能力是不可或缺的。而排在苏研的三项主要工作之首的,就是要向公司内部提供核心的软件产品,其次则是实现IT支撑系统与外部服务提供技术支撑,希望通过自己的技术能力去帮助中国移动在开发、运营方面实现能力进化。

孙 少陵非常不认同业界关于运营商软件能力缺失的论断。“软件能力的问题,几乎是全世界所有运营商都面临的问题。我认为这个问题是在一定阶段,运营商所处的产 业环境造成的,而不是运营商天然就不支持开发能力。”孙少陵说。“像Linux操作系统最早是从运营商的实验室里走出来的。当然后来因为很多产业政策,对 于设备和运营的管制要求,客观造成了运营商在很长一段时间基本上是拿来主义,而行业标准组织的存在,设备商之间的产品可以非常完美的对接,运营商通过采购 可以解决成本和互联互通的问题,没有必要去做开发。”

但 现在情形已经完全不同,中国移动面临的竞争对手,不仅仅是原来的运营商,而是诸如腾讯、阿里这样的OTT。“在这种情况之下,运营商发现软件开发是我们的 ‘一碗饭’,这也是集团公司成立苏州、杭州两个研发中心的初衷,虽然在一些流程方面与互联网公司还是存在差异,但现在我们开发的东西可以迅速上线测试,如 果发现任何问题或者需求反馈,也可以及时提交给开发人员,研发和运营一体化之后,软件成熟的路径会越来越畅通。所以,我们对于运营商未来的软件开发是有充 分信心的。”

中国移动苏州研发中心

选择开源:要有勇气和决心

孙少陵说,中国移动在云计算方面起步非常早,可以说是产业早期的拓荒者。

“2007年,我们就开始做相关平台的研究工作,当时还没有云计算的概念,而是被称为大规模定制计算。因为我们已经意识到产业在转型,运营商原来集中式的单机架构已不适应未来技术的发展。软硬件一体化的ICT基础架构未来必然会被开放平台和软件定义所取代。”

在2009年,中国移动真正启动了IaaS技术的研发,当时对标了业界比较主流的几个开源项目,因为OpenStack刚刚建立,还非常不成熟,所以最开始是用OpenNebula;到了2013年,OpenStack成长的非常迅速,形成了很好的产业环境和商业化机会。

在孙少陵看来,运营商喜欢标准化的产品,而标准化和开放化也是整个电信业的商业逻辑,“我们当时对OpenStack作了全面的评估,意识到它已经成为事实标准,最后我们做出了艰难的选择,将研发路径从OpenNebula切换到OpenStack平台。”

这是一个很艰难的过程,因为在2010、2011年的时候,中国移动在OpenNebula的贡献度已经是全球最多,中国移动投入了大量的技术研发,已经变成了OpenNebula的一个标杆。

在 完成了切换以后,中国移动开始了在OpenStack上蒙眼狂奔。在2013年,中国移动开始基于OpenStack的“大云”3.0版本的开发,并且在 2014和2015年分别发布了“大云“3.0和基于“大云”4.0的两个版本。目前,中国移动基于OpenStack Kilo版本的大云4.0的版本,已经有非常大规模的应用,目前整个部署规模超过了4000个节点。“之所以我们选择OpenStack,因为它有开放的 价值,行业事实的标准,具有平台无关性、分布式、标准化、以及持续交付的特性,这些都是我们认为对中国移动未来运营非常关键的特性。”孙少陵说。

言胜于行:在场景中做创新

不懈的投入终于换来了丰硕的成果,苏研目前在云计算的几个层面(IaaS/SaaS/PaaS)上,都形成了完整的解决方案。更难能可贵的是,苏研现在从操作系统层面就做到了自主定制开发。

“我们现在正在维护中国移动自主的Linux操作系统的发行版,今年部署规模预计会超过1万台,这样才能保证对未来整个产品体系架构的控制。”孙少陵说。

多 年的研发工作经验,使得孙少陵非常愿意用技术和案例来说明情况。在公有云方面,中国移动充分借鉴了OpenStack架构,在起步阶段就把整个网络搭建在 SDN基础之上。到现在为止,中国移动已经上线了各为1000个节点的北京和广州两个集群,今年还将再部署4000台服务器;预计到2016年年底,整个 公有云上会超过6000个节点,这将雄踞全球榜首。

不 仅仅是在公有云,在私有云方面,中国移动也在进行积极部署,“我们对于私有云的定位是要承载中国移动未来全部的IT支撑系统和内部业务系统,这应该是全球 业务最复杂、对于系统的可靠性、安全性要求最高,也是规模最大的私有云系统之一。”孙少陵说,“我们预计要在哈尔滨和呼和浩特各建设一个数据中心,总共规 模超过6000个节点。”

规 模只是一方面,在几年的部署过程中,中国移动对原生的OpenStack进行了大量应用开发和测试工作,积累了大量的经验,也突破了很多困难。公有云方 面,中国移动实现了OpenStack和OpenNebula两大集群的统一管理;在私有云方面,中国移动OpenStack平台也是构建在SDN网络 上,既要管理物理机,也要管理虚拟机,这个在全球也是没有先例的,“我们通过引入Ironic技术,实现了对4500台裸机的管理。”

而 另外一个很大的创新工作则在于OpenStack大规模系统测试,中国移动做了很多的重要测试,其实就是考验OpenStack到底能做到多好。“这里我 想着重提两个案例:第一,2000个并发创建虚机去考验Nova性能到底能达到怎样的水平,原生的系统部署上以后测试结果不理想,我们和英特尔一起做了大 量的优化工作,最后将它提升到99.9%;第二,Nova性能达标之后,去考验一下OpenStack对外部请求的处理能力,最开始原生系统也只能达到每 秒1.78个请求,我们经过优化以后提升了3倍,达到每秒5.49个请求。”孙少陵说。

作 为中国移动在OpenStack上的紧密合作伙伴,英特尔相关技术专家也告诉C114,英特尔和中国移动在OpenStack领域的很多想法都是不谋而 合。“英特尔在2012年就提出了自己对于云计算的愿景,那就是互联互通、自动化以及终端自适应。作为一家提供底层硬件和上游社区代码的公司,英特尔也非 常乐于和中国移动这样的合作伙伴合作,这不但体现了OpenStack在企业级市场的逐步成熟,另外也创造了更多的应用场景,共同推动了全球云计算和开源 社区的发展和成熟。”

当 然,对于任何一个开源组织和社区而言,生命力要想长久,就必须要得到参与者们的积极贡献。中国移动在OpenStack不仅仅是使用者、受益者,实际上也 在积极反馈经验给社区,“我们现在排名全球的第34位,在奥斯丁和巴塞罗那OpenStack峰会上,我们都做了很多的发言和经验分享。目前,我们正在牵 头OpenStack千节点工作组。”孙少陵说。


酷毙

雷人

鲜花

鸡蛋

漂亮
  • 快毕业了,没工作经验,
    找份工作好难啊?
    赶紧去人才芯片公司磨练吧!!

最新评论

关于LUPA|人才芯片工程|人才招聘|LUPA认证|LUPA教育|LUPA开源社区 ( 浙B2-20090187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06705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