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每谈到技术,美国谐星Louis C.K.的那句“一切都不可思议,然而却无人在意( everything’s amazing and nobody’s happy)”似乎道出了真谛。不过媒体对iPhone 6s/6s Plus的新功能3D Touch热度不减,着实出乎意料。 新一代iPhone推出后没几天,关于产品性能和全新3D Touch的好评就占据了大部分评论区,用户们对此后苹果应用生态圈的新动向也满怀期待。 对3D Touch研究和把玩了一番,我着实被惊艳到了。就像当初iOS 7在通知中心里添加了 “Today”组件一样,所有人几乎是本能地觉得3D Touch很有用,只是还不知道如何将其发挥到极致,所以不断尝试和摸索。 当然有时会事与愿违,比如iOS 8从通知中心移除了计算器组件(还好 现在已经添加了回来)——但没有试错,又怎么知道什么是对的,又怎么发挥出iPhone的最大潜能呢? 3D Touch的未来又如何?今天就来聊聊这个话题。本文除了介绍一些较为出彩的3D Touch应用之外,还会探讨其未来发展的可能性。 WHERE WE ARE——今日的3D TOUCH首先简单介绍一下3D Touch。它是iPhone 6 s/6s Plus添加的全新功能,特点是屏幕可对不同感压力度的触控作出反应,共轻度、中度和重度三个级别的设置。 3D Touch支持诸多新交互,苹果官方定义为两类:
苹果官方的《人机界面指南》对操作设计大体 指明了方向:可便捷地处理“高价值任务”,可现实生动的内容预览——开发者有很大的发挥空间。一般来说,Quick Actions是指主屏上的快速操作,而Peek和Pop则是应用内的操作。 刚开始琢磨3D Touch时,我意识到:采用不同的视角很重要,在了解操作主旨的基础上,我们可以获得诸多3D Touch未来发展的新灵感。 牢记这一点,我们可以把3D Touch操作根据感压力度分为两类:Shortcut Actions(快捷操作)和Dynamic Actions(动态操作)。 Shortcut Actions用3D Touch代替了“click(类似于鼠标右键点击)”,跳过了很多不必要的步骤即可完成操作。比如在Instagram里用Peek来预览某用户的资料,直接选择是否“关注”;在Dropbox里用户可以预览文件,直接快速共享公共链接或设置离线文件浏览;Tweetbot则允许用户直接在主屏上分享最近浏览的图片;而Messages可直接跳入最近联系人的对话框。 在Instagram中使用Peek Shortcut Actions还有其他用法。3D Touch可以将iOS键盘直接变成触控板;还能让Mobile Safari浏览器更方便地选择文本。这些操作大大节省了时间,完全有理由成为其他应用的参考“模范”。 Dynamic Actions虽然还不足以成为“模范”,但未来比Shortcut Actions走得更远也未可知。Dynamic和Shortcut主要是执行不同操作时感压力有差别。 很多第三方应用已经添加了Dynamic Actions: Magic Piano上感压力的大小能决定音符音量大小;儿童游戏 Endless Alphabet中感压力度能决定不同字母的反应。根据 Topp网站的说法,Dynamic Actions还可用于调节音量等操作,很有意思。 Synaptics Demo – Designing for Force Touch,作者:Topp,来自Vimeo 目前相关技术还处于初期发展阶段,但未来数周、数月有望见证更大的创新。 WHERE WE’RE GOING——未来的3D TOUCH刚刚概括了3D Touch迄今为止的发展,那么再以后呢?我当然不是唯一一个展望3D Touch未来的人,关于这一方面的有趣设想并不少见,大多是关Shortcut Actions的,接下来会在文章中提及。尝试从不同角度来看3D Touch,未来的风景真让人脑洞大开呢。 如果将3D Touch分解成如上所示的四个象限,它便不再是割裂开来的操作,而是有望大大提升用户体验的有机组合。 1. HOME SHORTCUT ACTIONS 比较常见的一个提议是将快捷操作放入iOS控制中心。Ran Avni在这一设想的基础上设计出了相当优秀的原型:其中Wi-Fi或Bluetooth图标触发3D Touch后,会出现连接网络或主设备的选项,轻松选择即可(点击链接观看YouTube视频,需自备梯子)。 Brenden Mulligan在Twitter公布了他为Orientation Lock(重力感应程序)添加的新功能:视频播放时阻止屏幕改变方向——真让人忍俊不禁,也值得赞赏。 除了在应用里进入链接,这一功能的强大之处还体现在它能从操作系统别处获取数据,用于发布新动态等标准应用操作上,避开了应用内繁琐的步骤,大大节省了时间。比如Day One的“Last Photo(最近一张照片)”可以在用户最新拍摄的照片上直接创建新日记;同样我们还可以将剪贴板的文字发在Twitter上;在地图上最近浏览的地点上创建“开会”提醒等等。 2. IN-APP SHORTCUT ACTIONS 如上所示的象限图再清晰明了不过了。Peek的卓越之处在于预览链接、地址或名称时,不必忍受繁琐的过程,有望成为未来应用内使用3D Touch的主要途径。 Home Shortcut Actions主要为Peek提供数据来支持显示预览内容。iOS的Mail应用是最好的例子:使用Peek时会出现一小块日历,用户可直接在上面添加事件。Home Shortcut Actions可以演化为更多样的操作,比如对关键词直接进行Google搜索,给亲近的联系人发送邮件分享图片等。 3. IN-APP DYNAMIC ACTIONS 关于Dynamic Actions的设想比较少,但发展潜力不容低估。迄今为止,Victor Baro在文章《3D Force Touch:beyond peek & pop》中对触控感压力的创新设想是最靠谱的。我个人很喜欢那个使用感压力放大图片的设想。(点击链接观看YouTube视频) 同样值得注意的是,Ryan McLeod甚至设想将iPhone变成一个小小的电子秤,但他的应用没能通过苹果的审核。只需改变一下视角,就能赋予应用内Dynamic Actions巨大的发挥空间。简而言之,传统UI上任何“滑块(slider)”元素都能用Dynamic Action感压力进行调整——音量、飞机乘客人数、圆半径(想想Foursquare或Yelp中的Dynamic Search)等等。 4. DYNAMIC HOME ACTIONS:主界面的3D TOUCH 在上面,右上角的象限值得一提,我称之为Dynamic Home Actions——这是孕育奇迹的摇篮。最近功能分类、传统UI的退出等具体话题(见文章Notification: the push and the pull和Mobile is not a neutral platform)就与它有关。 如果3D Touch变成应用的主界面呢?如果应用仅用Shortcut Actions和Dynamic Actions来操作呢?我还有一些新想法可以充实上面的四个象限。
3D Touch看似简单,发展潜力却不容小觑。现在四象限的内容更加丰富了: 真是让人迫不及待了。关于3D Touch你有什么创意想法吗?欢迎告诉我们。作为3D Touch话题的扩展,以下几篇文章也值得一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