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又将如何? 所以,此时必然会出现其他一些不甘寂寞的巨头浮出水面,给出答案。那就是,尝试重造足够好的轻量级WebCore,用于满足同时具有原生性能及体验,并也具有Web开发效率的全新技术。 关于这一点,我觉得React Native偏离得有些远,Facebook最初更多的只是为了解决自己内部的需求,现在是想借ReactJS吸引更多的开发者来重造一个“通天塔”。 自然,时间长了会出现两种结果,一种是Web与Native融合,另一种则是Web与Native分裂。而分裂的结果是,Facebook强行撕裂一些W3C身上对自己有利的肉,翻炒之后做成React这道菜。对于企业来说,全面换用React Native的时机还不够成熟,至少在Android版本推出后再看。笔者本人也看过React Native iOS的实现代码还有待改善。 取精华去糟粕,Samurai-Native框架与React Native有哪些不同? 最后,再说说我所开发的Native App框架Samurai-Native。与React-Native相反,Samurai-Native的理念是使Native开发者可以使用标准Web技术(HTML+CSS)解决跨平台UI开发的问题,已在Github上开源。 Samurai-Native架构图 Samurai-Native与React Native相比有着诸多不同,后者在Native部分拥有着很多已经让人无力吐槽的实现:
Samurai-Native的UI HTML示例代码 因此,在开发Samurai-Native的过程中,笔者专门针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改善,取React Native精华,让它们成为Samurai-Native中的优势:
为什么选择HTML+CSS的组合,而不再使用类似于React-Native或BeeFramework的XML?主要原因是不想再造轮子。HTML经过20年的时间检验,已经足够成熟,是最好的复杂UI布局的描述语言。 Samurai-Native工作流程图 那么总结起来,Samurai-Native的终极目标是想做成一个标准的Web浏览器内核,来为开发者们提供一款W3C标准WebCore的跨平台UI解决方案,既能渲染Web页面,又能生成原生View树。通过私有浏览器内核技术(Objective-C编写)将HTML+CSS解析渲染成为Native View树,从而既有Web开发体验,又有不错的用户体验。 (责编/唐小引) 作者简介: 郭虹宇(@老郭为人民服务),有着近十年的移动App开发及架构经验。曾在腾讯无线部门做研发Leader,目前经营开源工作室Geek-Zoo Studi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