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LUPA开源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文章 帖子 博客
LUPA开源社区 首页 IT综合资讯 查看内容

2015人工智能图谱

2015-3-23 22:16| 发布者: joejoe0332| 查看: 2532| 评论: 0|原作者: 马颖君|来自: 机器之心

摘要: 时至2015,科技界的气氛与往年大不一样:似乎影片《超能陆战队》、《星际迷航》、《机械公敌》中,那些遥远的科技场景都将走进我们的生活。因为,人工智能时代真的来临了。2015年作为起点,以下生活场景将陆续变成现 ...


2、生活中的人工智能

1)了不起的沃森和医用机器人

  2011年,Watson在《Jeopardy!》问答节目中完胜对手,随后,这个超级计算机被应用到了医疗等领域。现在沃森不仅能研究蛋白质结构,还能寻找某些药物的替代成分。除此之外,沃森还会自行学习大量文献,通过“假设自动生成”来完成诊断。美国最大的医疗保险公司Wellpoint预测,沃森甚至可以很大程度上帮助缩短辨别癌症的时间。

 

  沃森如此出色,但这并不意味着把一切都交给沃森,人类只需要等待一个结果。就像IBM 在宣传片中所说,“你不是在运行Watson,你是在和它一起工作。Watson 和你都会学得更快”。沃森的意义不在于全权处理各种问题,它的意义在于通过“半人半AI”的方式,帮助人类更好地学习。我们可以预见,参与到“半人半AI”中的Watson能帮助医生、老师和科学家们提高专业水平和科研能力,成为推动不同行业的发展的强大助力。


  事实上,沃森并不是第一个被用在医疗领域的机器人,已经有很多“前辈”的身影出现在医院里了。在运送和搞卫生的机器人之外,医院里面还有来自日本Riken和SumitomoRiko公司的“大白”机器人护士Robear,以及来自美国达芬奇公司的协助或者部分代替医生做手术的机器人。早在2013年,InTouch和Bedford公司联合开发的机器人获得了美国FDA的批文,这一里程碑式的事件标志着机器人被正式认可有了给人看病的能力。这款机器人将被用于资源相对匮乏的乡镇医院,来诊断使用者是否中风。它的出现对改善患者转归、减少医护成本起到了很大作用。除此之外,荷兰埃因霍温大学的RoboEarth项目同样值得关注。该项目的四个机器人在模拟医院的环境中相互协作来照顾病人,它们通过与云端服务器的交互来进行信息共享和互相学习,也就是说,一个机器人学会的知识和技能,通过云端分享,瞬间可以“教”会其他机器人,这个技术一旦成熟,一系列智能高效的护理机器人将被迅速复制出来。护理机器人在中国也许将有比较大的市场需求,随着人口红利的逐渐消失和老龄化的进程加快,以后我们很可能面临着病人老人无人照顾的问题,彼时,能代替很多人力的护理机器人就将大有作为了。


  2014年末,IBM参与到“登月计划”中,该项目通过沃森来整合临床医生和研究人员的知识,采用IBM沃森技术来消除癌症,同时越来越多的成熟的机器人也将能够走进医院,提供给医生和病人更好的帮助和更优质的护理。近日,IBM斥资10亿美元成立沃森部门,并集中精力帮助外围开发者以及其他公司为Watson开发应用。一向高冷的IBM开始变得开放,我们可以预见,沃森将给各行各业带来不可思议的变化。


2)可预期的自动驾驶汽车

  2014年智能汽车方面热度非比寻常,互联网公司或忙着和汽车公司联姻,或迅速收购、入股地图导航公司,或积极推出车联网解决方案。各大公司争先恐后抢滩智能汽车,我们产生了这样的错觉:看他们这样热情,智能汽车似乎呼之欲出了吧?

 

  然而智能汽车的实现至少需要以下几个条件:稳定可靠的车联网平台,高精度的地图,操作流畅的汽车“第四块屏幕”,各部件性能、状态数据的及时反馈,嘈杂环境中高精度的车载语音识别系统。当这些条件完全具备时,才能实现人工智能在汽车操控中的应用。而这种应用恐怕也是以人机交互来为主要表现形式的,也就是说,让汽车能听懂理解人的指令,并能给出正确的反馈。不过春节期间网络上风传的山东大汉对着“安吉星”怒吼,反应出来在使汽车实现人工智能的之前,首先还需跨越人机交互这个重要的槛儿。如何能实现人和汽车良好的交互,是研究智能汽车中的一个重要课题。据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透露,科大讯飞和宝马等豪车品牌以及国内的汽车厂商,已经通过严格测试达成关于智能语音操控技术的合作并且今年会有产品上市,如果真是这样,那么汽车朝智能化算是迈进了一大步。

  然而,在“让汽车变得更智能”的众多课题中,人机交互是比较基础的一个。2015年,Google自动驾驶汽车延续着我们的期待,但是,说让自动驾驶汽车真正上路,恐怕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3)智能可穿戴设备和智能家居

  可穿戴设备的概念在近两年越炒越热,但是雷声大雨点小的GoogleGlass 已经停产,定位在消息通知中心的Moto+360也略显小众,中国市场涌现的各种可穿戴设备在一哄而上之后,难有几款被记住名字。目前,市场上仍是缺少一款获得巨大成功的产品,苹果会不会打破这一僵局呢?对于苹果,用户期待更多,希望它不仅能查看信息,还能够实现更多的交互和功能。刚刚发布的AppleWatch不负众望,它搭载了很多新花样,包括健康监测、无卡支付、涂鸦信息传递和腕部触摸。然而AppleWatch是否能被广大消费者认可,还有待市场的验证。


  2014、2015年CES上展出的智能家居着实让人眼界和脑洞同时大开:智能烤炉,帮你减肥的冰箱,能显示新闻的桌子……这些展品让梦想照进现实,文章开篇描述的生活着实指日可待了。


 

  那么各大巨头在推动这样的生活成为现实的进程中,分别有着什么举动呢?财大气粗的Google,一年内豪掷数十亿美元完成了对于Nest Labs等家智能家居公司的一系列收购。紧接着推出开发者计划,发布API,走开源路线,打造智能家居平台。相比之下苹果逊色很多,它也试图打造HomeKit智能家居平台,似乎欲以“苹果”这个金字招牌吸引众多家电公司众流归海,然而一个产品都没发布的苹果似乎难以和心态更开放的Google抗衡。在国内智能家居领域,各路公司也一哄而上:海尔打造U+智慧生活开放平台,随后Smartcare产品落地;小米高调联手美的,在家居领域再深跨一步……然而,目前摆在众企业面前的问题是:如何让非刚需的智能家居真正的走入市场,被消费者认可?品牌先行也许会成为智能家居打破“极客专属”这样尴尬局面的一个方法。谁将会是智能家居这片蓝海中,第一个强大的品牌塑造者呢?


3、人工智能的未来

  随着计算速度的越来越快,数据越来越丰富,新的算法不断被开发,人工智能的未来让人充满了想象。


  人工智能思想家NickBostrom描述了三种超人工智能可能的工作模式:能够准确回答几乎所有困难问题的先知模式,能够执行任何高级指令的精灵模式和能执行开放式任务、拥有自由意志和自由活动能力的独立意识模式。

Nick Bostrom在TED演讲

  第一种模式已经大部分实现,第二种模式正在通过深度学习不断逼近。至于第三种,自从1920年科幻舞台剧《罗素的万能工人》上演之后就一直没有停止过对“拥有独立意识机器人是否会毁灭人类”的争论。老生常谈的最近一场争论是以盖茨、霍金和穆斯克为代表的悲观阵营认为人工智能有潜在的危险,甚至可能毁灭人类。这场争论与之前的略显不同,因为人们没有料到三个科技界巨头,本应是“疯狂科学家”的人,竟然站在了悲观者的立场上。


  不过,反讽的是,连声音都很难发出的霍金,正是靠着人工智能设备才能向世界表达出这一观点。看来还是哲学家们说得对:机器越趋近于人,人类就会越惊慌失措。


  “你希望机器人拥有人格吗”——必须承认,这其实是一个严肃的问题。因为人类是极为聪慧的,而和智商配套的是人类与生俱来必须面对的那些悖论以及道德选择,这些悖论和道德选择让人类的聪慧不至于毁灭地球。机器人很聪慧以后,是否也会配套地产生相应的悖论和道德意识呢?既然有了自我意识,那么机器人还会遵守阿西莫夫著名的“三大法则”吗?


  没有人知道答案。目前我们也只能从《2001太空漫游》、《人工智能》和《超能查派》这些隶属于三个不同人工智能时代的代表电影中获得些启发。


  回到现实。从目前科技的发展水平来看,出现像《三体》中智子那样的集各项特工素质为一身、可能毁灭人类的机器人,着实还有一段漫长的路要走。既然连更危险的克隆技术都没捅出什么大篓子,那么在机器人毁灭人类之前,我们还是让人工智能先解决人类的一些燃眉之急吧!


  我们现在就预见的美丽新世界是:在不久的将来,机器人能理解我们的语言、懂得我们的情感,能让我们的生活质量提高;我们更期待机器人可以代替人类做一些危险工作,希望沃森能够尽早帮助医生找到治疗癌症的有效方法。


  在2015年,这些美丽的愿景中,有的已经可以实现。

转自 http://www.leiphone.com/news/201503/pbU681vyFZeFAxnf.html


酷毙

雷人

鲜花

鸡蛋

漂亮
  • 快毕业了,没工作经验,
    找份工作好难啊?
    赶紧去人才芯片公司磨练吧!!

最新评论

关于LUPA|人才芯片工程|人才招聘|LUPA认证|LUPA教育|LUPA开源社区 ( 浙B2-20090187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06705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