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助组织开源软件社区相关活动是一件很享受的事情 黄俊宏(Max Huang)是 GNOME.Asia Committee、openSUSE Member、Study Area 酷学园成员以及鸟哥私房菜的工作成员,同时也是台湾国家高速网路中心的工程師。平时的社区任务就是协助组织开源软件社区相关活动。用他的话来说就是很享受这个过程,从中可以结实很多年轻人,获得活动组织经验。 黄俊宏(Max Huang) Max Huang说,他一直以来都活跃在这几个社区活动的,主要是以 GNOME 为主: 1. GNOME——GNOME.Asia Committee,GNOME travel Committee,负责组织活动,推广开源理念以及发起开源社区的年会活动。 台湾活跃的社区其实有很多,Firefox,Ubuntu,COSCUP,他个人就比较喜欢在这些社区之间做一些接触和响应工作。日常当中接触较多的社区就是“酷学园 Study Area (SA)”,讨论区地址是:http://phorum.study-area.org/,简介可以看看这里http://www.study-area.org/intro.htm。 海峡两岸的开源社区气氛没太大差别 在一些大陆举办的开源社区活动中,如 GNOME.Asia 2014 等经常看到黄俊宏的身影,从他的观察来说,大陆与台湾当地的开源社区气氛上其实并没有多大差别。 大体上来看,气氛上的确有些不同,两边切入的点有些不一样,台湾这边在高校方面切入的比较多。这可能跟两岸开源历史的发展长短有区别,在历史上,台湾方面发展的比较早,接触到国外的开源信息较多,相对来说更加开放一些,从高校入手,更能深入的将开源理念植入到整个软件开源的过程当中。但是内地这边则是在商业公司上切入的点比较多,可能是需要赞助的原因吧。不过两边的发展模式还是可以彼此交流参考的。 此外,还有人问这样一个问题,大陆与台湾在部分开源技术用语上会有差异,在交流活动中会不会造成障碍。黄俊宏的回答是: 其实不会,用语上面目前都还算习惯。毕竟现在两边的交流机会不断的增多,接触到彼此的频率也很多,对对方的了解也更加深入。业余时间也能通过网站浏览大陆的技术网站,相互有些了解。总的来说,架在我们之间的桥梁比围墙要多得多。 ezgo 项目的开发与推广工作关于 ezgo 的设计理念,这里可以给大家介绍一下: ezgo 的设计理念聚焦在窗口环境下的自由软件应用,相信不管是哪一套 Linux,都会有 X Window 窗口作业环境,而现在比较常见的桌面环境 GNOME 和 KDE 等也都是以 X Window 为基础所建构而成的,然而不管是 GNOME、KDE 或其它桌面环境,相信一般的使用习惯,一定还是以系统下的应用软件为主,在微软 Windows下,您会透过“开始菜单”的选单按钮来启动应用软件,而在 Linux 下也有类似“开始菜单”的选单按钮,它的名称叫作“应用程序”,您 可以透过“应用程序”选单按钮,开始体验自由软件中丰富多元的应用软件,而 ezgo 就是着眼于“应用程序”选单的整理,包含在软件名称的前面加上分类标签 或批注! ezgo 并不是在创造一个新的 Linux,而是一个将多元的自由软件单纯化的自由软件应用推广光盘,因为 Linux 已经够多了,不需要再多一套 ezgo Linux 来凑热闹,我们只希望可以因为 ezgo 而让大家更轻松的体验自由软件,享用全世界的智慧结晶。 黄俊宏说,目前,ezgo 主要是着重在教育软件这方面,然后以应用与教育结合的角度切入高校。目前台湾这边有高校老师组成的团对在共同开发。 社区胜于代码,避免无本之木“有了代码,没有社区,则无人知晓。有了社区,推广代码,则人尽皆知。”黄俊宏如是说。 对社区而言,一切都是围绕代码而生,无代码则社区不复存在。然而,在代码之上,则是如何做事、如何待人、如何决策的理念体现。一个健康的社区远比优秀的代码重要——如果代码奇烂无比,社区可以重写,但社区有了毛病,代码最终也会付之东流。为何社区如此重要?如果一个程序员,代码写得好,文档测试也是棒棒的,但觉得除了自己别人都是白痴,结果如何?要么众人弃之,要么从之,但前者可能性更大。如果众人从之,那么这个项目成了混蛋聚集的地方,再也没人愿意加入进来,项目就不可能获得更加持续的发展,“独行快,众行远”是也。 从另一个角度说,健康、令人尊敬的社区比迷幻的感觉更加务实,只有健康、多样和包容(或友好)的社区才能推动项目可持续发展,甚至获得商业上的成功。 转自:http://code.csdn.net/news/282419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