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星公司近日宣布,成为中宣部信息安全项目的供应商,将向其提供瑞星企业信息安全管理系统软件(以下简称:瑞星ESM)和Linux信息安全软件,并提供 其后的技术支持及每月一次的安全巡检服务。瑞星相关负责人表示,瑞星凭借强大的技术实力和对Linux系统的完美兼容,在众多安全厂商中脱颖而出,得到了 用户的认可。目前,交通部、民政部、水利部、国土资源部等数十个国家部委及军队、能源、通讯、金融、医疗、教育等重点行业重点企业,都在使用瑞星的软硬件 产品,瑞星企业信息安全市场占有率稳居第一。 据了解,中宣部的内网中存在多个国产Linux操作系统,因此对信息安全系统的兼容性和适应性要求非常严格。此外,中宣部属于信息安保级别较高的单位,对 病毒防范和应急响应的要求极高,因此在信息安全系统搭建完成之后,必须有专业的技术支持密切跟进。在与多家厂商进行沟通、测试以后,中宣部选择了瑞星为其 搭建内网安全系统。 瑞星安全专家介绍,根据用户的内网特点和管理需求,瑞星的专家团队在经过充分实际调研和实验室模拟测试后,决定向中宣部推荐使用瑞星ESM。瑞星ESM将 防病毒、IT资产管理、行为审计、漏洞扫描等模块有机地结合在了一起,组成一个联动的系统,帮助网络运维人员快速建立一套有效的内网防护机制,将内网的防 护和控管落到实处。 此外,瑞星还是拥有完整自主知识产权的信息安全厂商,也是国内唯一一家拥有Linux平台杀毒技术的信息安全企业。经过十余年的经验积累、数以万计的重大 项目考验,瑞星的售后服务与技术支持已处于国内顶尖水平。此前,瑞星已为国税、海关、公检法系统、银行等多个政府部门及大型企事业单位提供过信息安全巡 检,并已持续十余年为所有用户提供7x24小时的应急响应服务。更多具体内容大家可以关注本次专辑…… 刚看到Ruby语言的开发者松本行弘(Matz,全名是Yukihiro Matsumoto)又启动了一门新语言,名叫Streem,还处在非常原始的阶段,只有三个文件,代码在GitHub上。 松本一直在日本杂志《Software Design》上写专栏,Streem的想法就出自其中一篇文章。看Matz自己的说明,Streem是一种基于流的并发脚本语言,类似于shell,但语法更为丰富,主要受Ruby、Erlang和其他函数式语言的启发。 用Streem可以这么写一个简单的cat程序:STDIN | STDOUT 无论这个语言最后是否能成气候,乃至得到广泛应用,能看着松本这样的语言设计高手怎么从头设计一门语言,还是人生之大幸。 GitHub上这个项目已经有10位贡献者,除了Matz和Ruby社区的Nobuyoshi Nakada、Yutaka Hara之外,一个来自Google,一个是Godfrey Chan,住在温哥华的新加坡华人,一个来自伦敦Gitter团队,一个来自葡萄牙,贡献第二多的是乌克兰的博士生Danyil Bohdan。 我记得科学松鼠会的姬十三曾在一篇文章中写到,开始干一件好事情就像拿着锣一敲,然后志同道合的人就从四面八方赶来。开源之美,仅在于此。更多介绍大家可以关注本次专辑…… 回想起1978年,那时的共享条件很好,非常容易区分开源软件和商业软件。但渐渐的黑暗时代就降临了,商业环境下“开源”成了“开放内核”的代名词。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开源所取得的进步已不是三寸金莲的步伐了! 2014可以标记为“因我而改变”的开源年。这一年的开源并没有改变的太多或太快,但是7月的时候我发现今天的开源并非我曾想象的那个样子。不管怎样,开源是件好事。 回溯到2001年,我开始全职投入开源工作,只是想创造一些免费软件。回想起1978年我得到第一台电脑(TRS-80型号),当时是一个有许许多多代码可以共享的环境,非常容易区分开源软件和商业软件,想着用更好、免费、可选的软件代替那些价高、私有且封闭的代码的软件。但是我们一直从商业前景来考虑探索一种发展模式。 接着黑暗时代就降临了,那种商业环境下“开源”成了“开放内核”的代名词(我更喜欢说“伪开源”)。这种商业模式中部分代码遵守开源许可证出版,但是如果你需要完整的软件功能,你必须付款并遵守闭源许可证。最后,像 Gartner 员工 BrianPrenlice 一样的人们带领整个市场拒绝了这种模式,并称之为“皇帝的新衣”。 可是,就在这十年的开始部分,情况开始转变。随着高速网络的不断接入,宿主应用程序开始普及。原来不支持开源的大公司成为变成了开源软件的支持者。由单纯的使用开源,变为积极地做出贡献。 价值在1000美元以下的无人机(UAV)是可以买到的,而且是建立在 Linux 平台上的,但是同等配置的 Linux 平台上的机器人似乎还没有。不过我们正在朝着这个方向努力。像去年的 robot slide show 一样,今年的前10名并不是导购单的哦!但是,它也能从另一方面说明 Linux 能够实现在地面机器人,无人飞机和自主水下航行器中的新功能。 今年,我们选择的机器人都要拥有一定的自主能力,即使是地面机器人能够通过障碍,或者无人机在返回基站的时候根据自己的情况降落。这就排除了那些完全依赖人工控制的机器人,例如1000美元以下的低端 Beam+ 版本的 Unbounded Robotics' Beam telepresence bot。此外,机器人还必须做到能够移动,即使他们只有一个或两个手臂。 这些机器人大部分都能够在买到,虽然一些需要花费上万块钱。其他的也能够在2015年年初之前进行预定。从 Softbank 出售的 ALdeberan's Pepper 情感敏感机器人(设计用于销售和陪伴)到类似于Sciots A5的监控机器人,这次都有涉及。如果你担心最近 Stephen Hawking 和 ELon Musk 提出的关于人工智能很危险的警告,可以选择 SaviOne 的服务机器人。它不仅为您的酒店提供毛巾,也承诺你不会觉得自己在机器人工作营被奴役。 Linux 很有可能在工业机器人领域发挥重要作用。这里包括 UBR-1,它提供一个智能机器人手臂,可以和人类一起合作完成灵巧的工作,就像是两个武装的 Baxter。值得一提的是,UBR-1 在去年的榜单中也曾出现。不幸的是,今年的榜单中基于 Linux 的 Butler Gold 喂牛机器人并没有再次出现。 更多本周开源资讯,本次专辑将为您一一呈现…… Linux Journal杂志2014读者选择奖揭晓 又到了Linux Journal杂志刊发2014读者选择奖的时候了!鉴于去年的形式好评如潮,因此我们仍沿续旧年格式,让你的意见再次得到回响。虽然有些地方我们会稍加评论,不过基本上还是以报道结果为主。以下敬请欣赏本年度读者选择奖名单! OpenSource.com评出2014年十佳开源软件 每年 Opensource.com 都会收集最佳的十个开源软件,今年也不例外,废话不多说,直接进入主题。“你开始了解大量集群空间信息的一个项目肯定是 Kubernetes,是 Google 内部容器组开发的。Kubernetes 致力于提供类似高可用性和复制,服务发现和服务聚合的功能” —Gordon Haff,Open source accelerating the pace of software。 Linux 3.18新内核带来了什么新东西? 新的一月意味着新的稳定版Linux内核的发布,前一段时间,Linus Torvalds宣布Linux 3.18 很快就会发布了.Torvalds在Linux内核邮件列表中解释到,由于在3.17中还存在几个令一小部分用户烦心的问题,但是‘绝不可以在一些人积极解决老问题时其他人无所事事。’ 倪光南院士建议将Windows应用移植到国产操作系统 中国工程院院士倪光南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信息技术设备大量采用进口,不能自主可控,存在重大安全风险。国产化产品和服务一般容易满足自主可控的要求,因此,我国必须推进国产化战略,在对网络安全起重大作用的信息基础设施和信息关键核心技术等方面,实行国产化替代。其中,智能终端操作系统就是一个重要方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