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Linux用户最不愿意看到的事情,莫过于在毫无警告的情况下发现硬盘崩溃了。诸如RAID的备份和存储技术可以在任何时候帮用户恢复数据,但为预防硬件突然崩溃造成数据丢失所花费的代价却是相当可观的,特别是在用户从来没有提前考虑过在这些情况下的应对措施时。 为了避免遇到这种困境,用户可以试用一款叫做smartmontools的软件包程序,它通过使用自我监控(Self-Monitoring)、分析(Analysis)和报告(Reporting)三种技术(缩写为S.M.A.R.T或SMART)来管理和监控存储硬件。如今大部分的ATA/SATA、SCSI/SAS和固态硬盘都搭载内置的SMART系统。SMART的目的是监控硬盘的可靠性、预测磁盘故障和执行各种类型的磁盘自检。smartmontools由smartctl和smartd两部分工具程序组成,它们一起为Linux平台提供对磁盘退化和故障的高级警告。 这篇文章会描述Linux上smartmontools的安装和配置方法。 安装Smartmontools由于smartmontools在大部分Linux发行版的基本软件库中都可用,所以安装很方便。 Debian和其衍生版:
基于Red Hat的发行版:
使用Smartctl检测硬盘的健康状况首先,使用下面的命令列出和系统相连的硬盘:
输出结果和下图类似: 其中sdX代表分配给机器上对应硬盘上的设备名。 如果想要显示出某个指定硬盘的信息(比如设备模式、S/N、固件版本、大小、ATA版本/修订号、SMART功能的可用性和状态),在运行smartctl命令时添加"--info"选项,并按如下所示指定硬盘的设备名。 在本例中,选择/dev/sda。
尽管最开始可能不会注意到ATA(译者注:硬盘接口技术)的版本信息,但当需要替换硬盘时它确实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每一代ATA版本都保持向下兼容。例如,老的ATA-1或ATA-2设备可以正常工作在ATA-6和ATA-7接口上,但反过来就不行了。在设备版本和接口版本两者不匹配的情况下,它们会按照两者中版本较小的规范来运行。也就是说,在这种情况下,需要替换硬盘时,ATA-7硬盘是最安全的选择。 可以通过这个命令来检测某个硬盘的健康状况:
在这个命令中,"-s on"标志开启指定设备上的SMART功能。如果/dev/sda上已开启SMART支持,那就省略它。 硬盘的SMART信息包含很多部分。其中,"READ SMART DATA"部分显示出硬盘的整体健康状况。
这个测试的结果是PASSED或FAILED。后者表示即将出现硬件故障,所以需要开始备份这块磁盘上的重要数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