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cker 容器 是目前最热的容器技术之一,而 CoreOS 则是基于 Linux 的操作系统,主要用于大规模的服务器发布。CoreOS 使用 Docker 容器构建其服务,并对 Docker 项目做出巨大贡献。但今天该公司 宣布 正在开发自己的容器引擎,因为其不同意 Docker 的发展方向。 CoreOS 的 CEO Alex Polvi 在该新闻中写道:我们一直认为 Docker 应该成为一个简单的基础单元,但不幸的是事情并如我们期望的那样,Docker 正在构建一些工具用于发布云服务器、集群系统以及很多包括构建、运行、上传和下载映像的服务,甚至包括底层网络,并想将这些功能打包到一个单一的二进制包中运行到你的服务器之上。 Polvi 在 Docker 早期时候认为 Docker 在为开发人员提供一个标准的容器架构,简化了开发人员的日常工作。但今天 Docker 的使命已经扩张太多(特别是在它融到很多资金之后),Docker 现在在干很多围绕着其生态系统的其他公司干的事情。我们现在不是在谈论 Docker 容器,而是 Docker 平台。这并非我们想要的简单的组合。更多请大家关注本次专辑…… 由工信部软件服务业司、工信部软件与集成电路促进中心、中国开源软件推进联盟和中国智能终端操作系统产业联盟指导的,由中国电科普华基础软件股份有限公司主办的《“华梦2014”全国大学生开源软件技术创意大赛》自2014年8月启动以来,在全国开源界和教育界引起了较大反响,获得了广泛参与和普遍赞誉。 华梦2014大赛是由中国电科普华公司资助的大型全国公益科技教育活动,活动策划执行团队源自国内名噪一时的开源培训学院——红旗教育学院。自2014年开始,普华公司将继续推动基础软件/开源软件在高校和开源社区的技术普及工作。普华公司总经理赵晓亮表示,“我国基础软件产业发展除了技术和业务模式创新外,相关生态环境的建设和完善以及人才培养也是整个产业发展壮大的重要前提条件。普华希望通过支持举办华梦这样的技术竞赛能够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关注和参与基础软件研发、应用开发工作,也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积累到全国的开源软件后续力量,凝聚共识,共创未来。” 截至11月21日,本届大赛共吸引到100余所高校和开源社区,累计超过21000名选手参与比赛。大赛共收到各类开源软件作品共计91件,其中优秀作品21件,涉及范围Web开发、校园教学综合应用以及Linux桌面应用等领域。在众多优秀的参赛作品中,大赛评审委员会初步推选出10个作品进入最终决赛阶段(后附决赛入围名单和最终获奖名单)。更多内容我们将在本次专辑中为大家带来…… 来自国外博客的消息,一位 Canonical 开发人员 Mike Sheldon 已经开始为 Ubuntu Touch 移植 modRana 导航软件,Mike 为什么选择 modRana,那是因为 modRana 是开源的软件并且已经能够在 Jolla Sailfish OS 上使用,我们都知道 Jolla 是一款基于 Linux 的操作系统。 另外移植 modrana 的另一个很好理由是它也可以脱机使用,此功能在其他导航应用程序上也有,但对于 Ubuntu Touch 更重要的原因是免费。 目前 Canonical 已经在 Ubuntu Touch 上做了很多工作,包括开发媒体播放软件。另外 Ubuntu RTM 分支已经稳定,现在只接收错误修复,这是开发人员的重点工作,并努力使它能够在 2015 年初能够满足日常使用,还有魅族和BQ已经发布开发计划。现在,Ubuntu Touch RTM 正式支持 Nexus 4 和 Ubuntu 14.04 LTS,用户可使用代码库。更多内容大家可以关注本次专辑…… 0penStack巴黎峰会刚刚结束,部分参会者的感受是:各厂商互相看,没有多少用户。也有人在问:OpenStack到底靠不靠谱,有没有拿得出手的案例?本文中,UnitedStack创始人兼CEO程辉在巴黎峰会之后,对 OpenStack生态圈中的商业公司进行了盘点。程辉认为:“OpenStack已经过了过高期望的峰值,正经历泡沫化的底谷期,对于创业公司来说,这是最艰难的时间,这是最好的时间,因为除去泡沫,我们看到的更加真实的市场,整个行业,也即将迎来新一轮的发展。” 如同往届峰会一样,我会把几乎所有厂商走访一遍,本次赞助厂商近90家,这些公司组成了真实的OpenStack生态圈,由于参加均需要一笔不少的参展费,而且你还得起码有点货才来参展,因此基本上都是比较有诚意的OpenStack玩家,如果要分析整个全球OpenStack产业现状,这列表的公司不得不看,相比基金会主页里列出的几百家支持者公司要有价值得多。 UnitedStack作为创业公司,经常要回答一个问题:UnitedStack是做什么的?这时,我希望一句话能让对方明白,如果对方和我心里对于云计算或OpenStack服务模型都很清楚的话,我就可以一句说,“我们基于OpenStack提供了公有云和托管云 (Managed Private Cloud) 服务”,人家立马明白什么回事,因此沟通很容易。但在现实中国,由于云计算服务体系还不够成熟,相关的产业链也没有完整形成,很多厂商的心态就是,“反正客户不明白,我就随便吹就可以了”。 为了干干净净做生意,降低沟通成本,加速落地,我都希望让我的客户明白,我们提供什么类型的服务,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你能获得什么收益,与其他类型业务有什么差异等等。而为了达到这个目标,分类是第一步,列举和归类整个生态圈内的商业公司,通过细致分析与横向对比,有助于我们理解商业和服务的本质。更多内容大家可以关注本次专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