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的发展过程是否一帆风顺?根据上面所列举的这几个国外的操作系统来看,基本上都是以 Linux 为铺垫的,换句话说都是在开源平台上添砖加瓦、修修改改,最大化的符合本土化使用习惯。难道这样就可以和微软的 Windows 操作系统相抗衡了?无非是以卵击石。记得之前有报道说,经过16年的研发,Tmax Window 看上去就像是微软 “Windows” 的山寨品,要想像 TmaxSoft 总裁 Park Dae-hyeon 说的那样,在3年内获得全球10%的市场份额,未免有点太乐观了。 再来看看 Skolelinux 操作系统,其项目启动于挪威,最初主要服务于学校中6-16 岁年龄段的使用者。尽管这款操作系统的性能稳定,维护费用低廉,但目前还没有广泛进入工厂、办公、企业等大型市场,如果要实现这一步,至少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其他几个国家的操作系统也都是表面工作,不仅在功能、实用性、易用性、UI设计,还是在UX上,都没法和微软操作系统相提并论。所以,这里的总结话就是,没有长时间的积累、改良、创新,是不可能很快超越前辈的,毕竟这不是“冬练三九夏练三伏”就能完成的事情。 从国内外的操作系统发展比较中能看出什么?不管是和国外自主研发的操作系统相比较,还是本国的操作系统相互比较,其实都是没多大意义的,真正要做的就是拿出让国人点头称赞的作品。就发展时间上来看,韩国稍微提早了一些,但直至目前也没有听说韩国的 Tmax Window 操作系统在国内占到多少比重,估计应该是没达到预期的计划吧。另外几个国家也倒还是在摸爬滚打中,但以后会不会后来者居上就不好下结论了。 总的来说,有危机感、使命感的国家都在自主研发操作系统。在规避使用外来产品危险性的同时还可以将本国的系统销售到别国的好事情何乐而不为呢。操作系统竞赛的结果,也许过几年就能见分晓。 国产OS能够闯过“炼狱”这一关吗?“炼狱”一词来自拉丁文,有精炼之意。在基督教会的传统中,炼狱是指人死后精炼的过程,是将人身上的罪污加以净化,是一种人体经过死亡而达到圆满境界过程中被净炼的体验。当然,这里说的意思是指,国产操作系统如何在如今这个“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时机突出重围,赢得一席之地。纵观国内现在的操作系统大环境,要想在国内市场竖起自己的旗帜,且不说如何消除微软的影响力,就如何做出“微软没有,我有”的事情而言,我们该做些什么呢?
要想一口吃个胖子是不可能的事。微软成立于1975年,距今将近有40年的历史,它在1985年开始发行 Microsoft Windows1.0,这也是 Windows 系列的第一个产品。想想看,只有15年历史的国产操作系统这根细胳膊怎么可能拧得过有着40年历史的微软这条大腿呢?好在我们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开始的,借鉴别人的成果,只要能够把握住机会、团结一致还是有希望战胜对手的! 我们如何吸取经验进入“天堂”?从目前的状况来看,政府在国产操作系统市场上的引领作用非常明显。可国产OS迎来发展机遇的同时,并不是我们洋洋得意的时候,如何利用自己的技术和产品打破垄断夺取自己的市场,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但是我想这一定是一个持久战。 在IT软件行业流传着这样一句告诫:“永远不要去做微软想做的事情”。但是手机行业之前也曾流传着这样的告诫:“永远不要去做诺基亚想做的事情。”可是结果呢?不管诺基亚是因为什么样的原因而落寞,但结果就在那里。或许我们都该问:难道我们的国产操作系统就没有可能像逆袭传统市场的 Android 那样,逆袭操作系统市场吗?我们都应该祈祷这一天来的不要太晚。 原文: http://code.csdn.net/news/2822327 作者: 薛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