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LUPA开源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文章 帖子 博客
LUPA开源社区 首页 IT综合资讯 查看内容

黑客暗战—黑帽、白帽、灰帽背后的隐秘世界

2014-10-11 09:49| 发布者: joejoe0332| 查看: 2062| 评论: 0|原作者: 南方周末|来自: 南方周末

摘要: QQ号、信用卡密码、企业核心数据库,在地下黑色产业链上,互联网上的一切信息都可能成为黑帽子黑客牟利的工具。处于防御姿态的白帽子黑客在与黑帽子黑客的较量中,赢一次不能算赢,输一次就永远输了。 ...

  QQ号、信用卡密码、企业核心数据库,在地下黑色产业链上,互联网上的一切信息都可能成为黑帽子黑客牟利的工具。处于防御姿态的白帽子黑客在与黑帽子黑客的较量中,赢一次不能算赢,输一次就永远输了。


  “世界上有三种人:一种是被黑过,一种是不知道自己被黑过,还有一种是不承认自己被黑过。”



  一位穿着灰衬衣黑长裤的年轻人在发表演讲。他中等个头、精瘦,略显紧张地单手插在口袋里。台下黑压压地坐着三百多人,大多是来自各地的黑客。听众们只知道这位年轻人的网名叫“猪猪侠”,他的身份是乌云社区的头号白帽子黑客。


  在黑客的世界中,黑帽子和白帽子的称呼分别代表两种对立的角色——以网络信息牟利的恶棍和保护网络安全的英雄。这种说法缘于美国早期西部片以白帽和黑帽区分正邪双方。


  这是在2014年9月12日乌云首届安全峰会上。峰会的主办者是国内著名第三方安全漏洞平台乌云网。乌云网由原百度安全专家方小顿在2010年创建,逐渐成为白帽子黑客的聚集地。他们相当于互联网的“啄木鸟”,随时监测各家网站漏洞,发出警告。


  “后来我又想到第四种,就是正在被黑。”“猪猪侠”继续用他的南方口音说道。他并非危言耸听,在讲台的另一侧,一个针对现场听众手机的攻击正在进行——至少有3个人的{敏感词}余额、1个人的股票买卖等隐私信息出现在大会投影屏幕上。


  在由信息流构成的网络世界中,这样的攻击几乎每时每刻都在发生。人们越离不开互联网,就越是身处险境。


  在黑客诞生那会儿,其实世界不是这个样子。“黑客(Hacker)”一词原指用斧头砍柴的工人,1960年代这个词汇才被引入计算机圈。据《黑客: 电脑时代的英雄》一书记载,这个群体起源于1950年代的麻省理工学院。一群学生认为,信息都是应该公开的,可以被平等地获取。于是,他们闯入了当局限制 使用的一个计算机系统。


  中国的黑客直到1990年代才露面。他们最初多是破解软件、用软盘复制小软件开始,第一次集体行动则颇具时代特色:在印尼排华事件后,向印尼政府网站的信箱中发送垃圾邮件。


  最初的理想主义逐渐被金钱的诱惑所取代。在黑帽子隐身的地下世界中,一条买卖信息的产业链业已形成,并给黑帽子们带来了巨大利益。乌云创始人方小顿 曾在接受采访时称,可能一个并不起眼的黑客,某一天你就会发现他住上了好房,开起了好车。“目前最强的黑帽子和白帽子的收入差距大概是日薪一万和月薪一万 的差距。”


  黑帽子的威胁使网络安全的市场需求激增。在《信息安全与通信保密》这份专业杂志的一份报告中称,2012年,中国网络安全产业规模达到216.40 亿元,同比增长20.9%。在A股上市公司中,涉及网络安全概念的至少达12家,这还不包括在美国上市、最高市值达100亿美元的奇虎360公司(纽交所 代码:QIHU)——这家公司自称拥有“东半球最强大的白帽子军团”。


  在隐秘的战场上,白帽子和黑帽子的较量早就开始了。他们看不见对方,只能在一次次过招时才能感受到对方的存在。


“黑白”攻防战

  每一个“信”就像一头牛,剥皮,拆骨,切肉,到了早上7点,只剩一摊血污。

乌云联合创始人孟卓,他在乌云上的ID是“疯狗”。 (刘志毅/图)


  在黑客的世界中,黑帽子和白帽子的称呼分别代表两种对立的角色——以网络信息牟利的恶棍和保护网络安全的英雄。他们看不见对方,只能在一次次过招时才能感受到对方的存在。


  与想象中的魔法世界不同的是,黑白帽子的对抗常常不发生在同一时间。奇虎360公司攻防实验室副主任林伟对南方周末记者说,他们面对的往往是事前的漏洞挖掘,或是黑帽子在事后留下的犯罪现场。


  根据痕迹顺藤摸瓜修复漏洞,甚至找到攻击者是他们最经常的任务。白帽子同样可能使用攻击手段——在入侵者的网页中植入木马,当其试图操作时,定位入侵者。


  “漏洞”是双方攻防的焦点。所谓漏洞,即在网络系统中可以被利用的缺陷。黑帽子一旦发现漏洞,即可迅速展开攻击。


  以“信封号”(即被盗的QQ号)产业为例。31位曾在微软、百度、麦肯锡工作过的分析师组成了研究团队TOMsInsight,他们在一份报告中描 述了销赃的全过程:通过发现漏洞、植入木马或其他攻击手段获得的一组QQ用户名和密码称为一个“信”,一个信封就是一万个(或者一千个)信的集合,拿到这 些信息被称为“取信”。


  随后是“洗信”,将号内的Q币、游戏装备转移出售,挑出本身就比较值钱的“靓号”。洗过之后,这些“二手信”变成了推送各种消息的绝佳平台:群发广告、欺诈信息、QQ空间植入广告。最后,被榨净的QQ号还会卖给黑客用来编写密码字典。


  到了第二天天亮,被盗号的用户通常会发现QQ号被盗,从而修改密码或者采取安全保护,让信封中大量的号失效。所以整个销赃的过程都集中在晚上12点至早上7点之间。每一个“信”就像一头牛,剥皮,拆骨,切肉,到了早上7点,只剩一摊血污。


  黑客的攻击,常常是通过入侵网站,植入木马,给广告商做推广引流量;盗取QQ号等有价值的账号信息;在“黑链”中用SEO负面信息实行敲诈;更直接 的,通过破解厂商核心数据库,勒索或在网上售卖。企业的核心代码、金融信息和积累的巨量用户数据,这些商业价值巨大的信息也是黑帽子攻击的重点。


  所有人都清楚,没有系统是完美不可破的。大多数安防系统的思路是,提高黑客突破的时间和技术成本,从而迫使攻击者放弃。


  处于防御姿态的白帽子黑客在与黑帽子黑客的较量中,赢一次不能算赢,输一次就永远输了。“猪猪侠”说,“只要被黑一次,只要被黑客带走的信息足够多,下次他依然能够拿那些以往获取到的信息,再次黑进来”。


  在乌云社区,白帽子们几乎每时每刻都在搜索漏洞。“猪猪侠”自己制作了扫描器来搜索一切漏洞,比起辛辛苦苦一个个寻找漏洞,他已经实现了自动攻击, 在乌云社区Rank值(提交的漏洞评分总和)高居第一。“只需要输入一个域名,用扫描器扫,不费体力。范围现在是全世界。”他对南方周末记者说。



酷毙

雷人

鲜花

鸡蛋

漂亮
  • 快毕业了,没工作经验,
    找份工作好难啊?
    赶紧去人才芯片公司磨练吧!!

最新评论

关于LUPA|人才芯片工程|人才招聘|LUPA认证|LUPA教育|LUPA开源社区 ( 浙B2-20090187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06705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