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 籍华人科学家杨培东是进入名单的4名华人学者之一,现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任教。他的入选原因是对纳米光子学的贡献,包括研制出第一个纳米导线激光器。杨 培东祖籍江苏,1993年从中国科技大学毕业后赴美留学。1999年,年仅28岁的他便成为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助理教授,5年后被聘为终身教授。
杨培东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能入选这个预测名单“是一件好事”,但能不能得奖是另外一回事,很多人都是在做出成果很多年后才得奖,他对得奖并“没有特别的想法”。
预 测名单上还有一名出生在上海的美籍华人科学家张首晟,他的入选原因是对量子自旋霍尔效应与拓扑绝缘体的理论与实验研究。张首晟从复旦大学出国留学,目前任 教于斯坦福大学。美国新泽西州立大学教授赛翁希克曾对新华社记者说,拓扑绝缘体领域有很高的得奖几率,张首晟是这一领域的开创者之一。
2013年,张首晟与中国清华大学、中科院物理所的同事从实验中首次观测到量子反常霍尔效应,这项成果也被认为属于“诺奖级”。对此,张首晟曾表示:“大家要有点耐心,中国可能会做出更多这样的成果。”
名单上的另两位华人科学家都出生在香港,一位是美国知名医学研究机构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所长钱泽南,他是真核细胞转录因子的发现者,有可能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另一位是邓青云,目前任教于香港科技大学和美国罗切斯特大学,他发明了有机发光二极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