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负面的方式扭曲现实 从近期来看,现实增强技术面临的最后一类威胁与这类设备的设计目的密切相关,这就是“现实增强”。这类设备的卖点在于,通过数字视角给现实生活提供更多功能,包括GPS导航、图片和声音识别、生物指标监控,以及向用户展示一个与实际有所不同的世界。 现在请想象一下,恶意软件运行在现实增强设备上,能利用所有这些功能。如果你使用现实增强设备来进行驾车导航,情况会是怎样?你或许会撞墙。而如果现实增强设备被用于提示用户在行车时变道,结果撞上了另一辆汽车,情况又会怎样? 根据现实增强技术的视觉范围,这样的可能性是无穷的:如果设备覆盖了用户的整个可视范围,那么可能会给用户带来误导,而类似谷歌眼镜的设备则可以吸引用户的注意力,给用户带来不便,甚至提供错误的信息。 结论 考虑到所有这些威胁的存在,我们是否应当放弃开发沉浸式技术或现实增强技术?完全不是这样。这类技术的优点远远超过了可能的威胁。而只有当开发者在工程开发过程中未能尽职地完成技术工作,这样的威胁才会出现。 根据以往经验,技术发展速度很快,通常也会带来一些不利的后果,包括信息安全漏洞和缺陷,从而被恶意软件利用。我们已经知道,许多人(包括我在内) 都对这类技术非常感兴趣,因此花一点时间,确保这类技术不会被滥用尤为重要。相对于因为恶意威胁而不使用Facebook,这类佩戴在面部的技术危险性更 大。 稿源:TechCrunch.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