桌面Linux操作系统能否得到救赎? Johnson表示,拯救Linux操作系统命运的最佳实例就是Chrome OS,这是一套一体式笔记本与台式机产品,目前LG(其产品为Chromebase一体机)与三星Chromebook 2都已经向普通消费者推出了实际产品。终端用户与其特异的文件系统完全隔绝(虽然大家还是可以通过正确的浏览器命令加以访问),而且不必学习如何让复杂的开源应用像其Windows版本表亲那样正常运行。此外,这类方案还能够轻松接受来自IT部门的支持与管理。(事实上,最新推出的谷歌Chromebox for Meetings每年只需要250美元,而且由谷歌负责提供技术支持。) 真正的问题在于,Chrome OS与Android并不属于Linux操作系统在桌面环境下的直接体现——它们更像是一种回炉重造。目前这些平台上仍然缺乏可与Windows相比肩的生产力应用程序,而且没有专门针对键盘与鼠标设计的知识型员工应用方案。即使是Linux桌面系统阵营中安装量最大的发行版供应商Canonical,也完全没有对Android或者Chrome的发展作出任何贡献——相反,他们选择了自主进军智能手机领域。 “我们要表达的意见是:将Linux操作系统卖给桌面PC用户根本无法带来经济收益。要推动Linux的普及,厂商需要彻底改变人们的固有工作方式,我认为这并不是Canonical的价值定位所在,”Johnson解释道。“目前向戴尔或者惠普等企业提供商用型Linux桌面方案可以说是死路一条。他们根本没法借此扩大硬件产品的销售利润,而支持该操作系统的成本却又相当高昂——其中包括驱动程序开发、测试与技术支持等等。” 所有分析专家拥有这样的共识——Windows在企业用户领域赢得了第一场比拼的胜利。Mac OS最近在份额上有所提升,但相比之下Linux以笔记本设备为跳板获得用户肯定的可能性已经彻底消亡了。Linux的活动空间已经被牢牢限制在工作站市场上,其受众除了开发人员之外就只有平板设备与智能手机。总结来说,企业需要痛下决心、宣布Linux在商务笔记本领域已经最终迎来了命运的终结——是的,一切挣扎都该结束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