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roid 3.0 “"Honeycomb”:古怪而短命的平板专用版本 与Android 2.0相似,3.0是谷歌专为摩托罗拉XOOM平板推出的专属系统,也意味着Android开始从手机进军平板领域。其实现在来看,3.0更像是4.0的“平板预览版”。当然,Android 3.0的改变还是十分大的,基本上奠定了4.0的风格: · 主色调更改为蓝色系。从3.0开始,Android告别了“小绿人”的绿色调风格,开始使用蓝色系的配色,包括小插件、虚拟按键、信号及电池图标中看出。 · 重新设计的主屏幕和小插件。由于是针对平板设计,Android 3.0的界面风格拥有明显变化,包括虚拟按键、状态栏移至下方、增大的小插件等项目,更符合平板操作习惯。 · 不再采用物理按键。3.0开始,物理按键已经不是必须设计了,这个特性也一直被4.X系列沿用。 · 改进的多任务处理。Android 3.0的多任务处理借鉴了Web OS的卡片式风格(Web OS设计师在3.0发布时受雇于谷歌),所以卡片式的多任务处理并不令人意外。 Android 4.0 “Ice Cream Sandwich”:变化巨大 Android 4.0随着三星的第二款Nexus手机——Galaxy Nexus一同推出,并带来了巨大变化。它延续了3.0的蓝色风格基调,并针对高分辨率率屏幕重新设计了字体,其他主要改进的部分还包括: · 主屏风格。主屏风格在4.0中进一步整体化,另外还支持文件夹功能,可以容纳更多的快捷图标。另外,底部Dock栏的应用也允许用户自定义。 · 面部解锁。这是4.0增加的一个趣味功能,可以通过前置摄像头拍摄用户面部进而解锁设备。 · Android Beam。此前NFC功能在2.3版本中的应用场景十分有限,所以谷歌在4.0中加入了“对对碰”传输的Android Beam功能,来实现更方便的操作。 · 数据使用分析。4.0还加入了数据使用分析功能,可以看到每一个应用产生的数据流量,从而让用户更好地控制流量使用。 Android 4.1 “Jelly Bean”:随Nexus 7推出 性能大幅增强 Android 4.1在2012年的I/O开发者大会上推出,同时还带来了新平板Nexus 7,预示着谷歌在XOOM失败后再一次挑战平板市场。从界面风格来看似乎与4.0差别不大,但内在的意义在于“Project Butter”概念的提出,旨在让Android系统拥有更好的性能、更好的稳定性,手指触碰屏幕后处理器立刻全速响应(提升操控流畅性)以及60fps的画面帧速表现等。可以说,这项底层的优化是时至今日Android平板整体销量超越iPad的基础之一。 另外,Google Now的加入也是极具意义的,通过上下文技术实现一些主动式的信息呈现,可以说是谷歌日后多种服务的核心。其他的小改进还包括字体更新、离线语音听写、文本联想以及集成可操作部件的通知中心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