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中使用预创建对象链表的简单算法发明于50多年前,它的作者是传说中的计算机科学家,约翰麦卡锡,正是他实现了最初的Lisp解释器。Lisp不仅是第一个函数式编程语言,并且包含了计算机科学中许多突破性的进展。其中之一便是通过垃圾回收机制自动管理内存。 标准版Ruby,也就是”Matz’s Ruby Interpreter”(MRI),使用了一种类似于约翰麦卡锡在1960年实现的Lisp的垃圾回收算法。就像Lisp一样,Ruby会预先创建对象并且在你创建对象或值的时候返回对象的引用。 在Python中分配对象内存 从上面我们可以看出,Ruby会预先创建对象,并且保存在空闲对象链表(free list)中。那么Python呢? 当然Python内部也会由于各种原因使用空闲对象链表(它使用链表循环确定对象),Python为对象和值分配内存的方式常常不同于Ruby。 假设我们创建一个Node对象使用Python: Python不同于Ruby,当你创建对象的时候,Python会立即向操作系统申请分配内存。(Python 事实上实现了自己的内存分配系统,它在操作系统内存堆上提供了另外一层抽象,但是今天没有事件深入探讨。 ) 当我们创建第二个对象时,Python将再次向操作系统申请更多的内存: 看起来相当简单,当我们创建Python对象的时刻,将花费事件申请内存。 Ruby将没有用的对象扔的到处都是,直到下一个垃圾回收过程 Ruby开发者生活在一个脏乱的房间 回到Ruby,由于我们分配越来越多的对象,Ruby将继续为我们从空闲对象链表(free list)获取预分配对象。因此,空闲对象链表将变得越来越短: 或者更短: 请注意,我将一个新的值赋给了n1,Ruby会遗留下旧的值。”ABC”, “JKL”和”MNO”等结点对象会依然保留在内存中。Ruby不会立即清理旧的对象尽管程序不再使用!作为一名Ruby开发者就像生活在一个脏乱的房 间,衣服随意的仍在地板上,厨房的水槽中堆满了脏盘子。作为一个Ruby开发者,你必须在一大堆垃圾对象中去工作。 当你的程序不在使用任何对象的时候,Python会立刻进行清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