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之父与关系型数据库之父 8.互联网之父  Tim Berners-Lee
Tim Berners-Lee 蒂姆·伯纳斯·李 出生国家:英国 出生日期:1955年6月8日 成名原因:万维网的发明人,互联网之父。2004年,英女皇伊丽莎白二世向伯纳斯-李颁发大英帝国爵级司令勋章。2009年4月,他获选为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在2012年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幕典礼上,他获得了“万维网发明者”的美誉。伯纳斯-李本人也参与了开幕典礼,在一台NeXT计算机前工作。他在Twitter上发表消息说:“这是给所有人的”,体育馆内的LCD光管随即显示出文字来。
9.关系型数据库之父  Edgar F.Codd
Edgar F.Codd 埃德加·科德 出生国家:英国 出生日期:1923年8月19日 卒于:2003年4月18日 成名原因:关系数据库之父,因为在数据库管理系统的理论和实践方面的杰出贡献于1981年获图灵奖。1970年,科德发表题为“大型共享数据库的关系模型”的论文,文中首次提出了数据库的关系模型。由于关系模型简单明了、具有坚实的数学理论基础,所以一经推出就受到了学术界和产业界的高度重视和广泛响应,并很快成为数据库市场的主流。20世纪80年代以来,计算机厂商推出的数据库管理系统几乎都支持关系模型,数据库领域当前的研究工作大都以关系模型为基础。
Unix之父 C语言之父 Unix之父 C语言之父  Ken Thompson
Ken Thompson 肯·汤普森 出生国家:美国 出生日期:1943年2月4日 成名原因:Ken Thompson,C语言前身B语言的作者,Unix的发明人之一。1969年还是计算机史前时代,普通人都认为只有大型机才能运行通用的操作系统,小型机只有高山仰止的份儿。至于用高级语言来写操作系统,更是笑谈。 关于Ken与Unix有个非有意思的事情。装了UNIX的PDP-11最早被安装在Bell Lab里供大家日常使用。很快大家就发现Ken总能进入他们的帐户,获得最高权限。贝尔实验室是个高手如云的地方,不少高手纷纷跳出来分析Unix的代码,并且真的找到了后门,然后重新编译了Unix。当大家觉得整个世界清静了的时候,Ken依然可以轻松的获取大家的账户权限。 直到Ken获得了图灵奖之后,Ken亲自指出了在C编译器中的代码漏洞,整个贝尔实验室的人才明白。  Keb Thompson(左)与Dennis M.Ritchie(右)
说道Keb Thompson就一定要说他的好战友,Dennis M.Ritchie 丹尼斯·里奇。 Dennis M.Ritchie 丹尼斯·里奇  Dennis M.Ritchie
出生国家:美国 出生日期:1941年9月9日 出名原因:与Ken一同创造了Unix与C语言。 C++的开发者和设计师、里奇在贝尔实验室的同事比雅尼·斯特劳斯特鲁普说:“假如里奇决 定在那十年里将他的精力花费在稀奇古怪的数学上,那么Unix将胎死腹中。” 事实上,丹尼斯·里奇与肯·汤普逊两人发展了C语言,同时发展了Unix操作系统,在电脑工业史上占有重要的席位。至今为止C语言在发展软件和操作系统时依然是一个非常常用的电脑语言,它对许多现代的编程语言如C++、C#、Objective-C、Java和JavaScript拥有极大的影响。 在操作系统方面Unix也具有极大的影响:今天市场上有许多不同的Unix版本如AIX、Solaris、Mac OS X和BSD等,以及与Unix非常相似的系统如Minix和非常普及的Linux操作系统。甚至其Microsoft Windows操作系统与Unix相竞争的微软为他们的用户和开发者提供了与Unix相容的工具和C语言编译器。里奇还参加发展了Unix和C语言的两个后继软件:Plan 9和Inferno操作系统以及Limbo语言。两者均是基于他以前的工作上发展的。 |